“或植杖而耘耔”释义辨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①,以杖荷莜②。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③,孰为夫子?”植④其杖而芸⑤。子路拱而立。止⑥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⑦之,见⑧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⑨见之。至,则用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①丈人:老人,与长沮、桀溺等一样为隐士。②以杖荷莜:杖,拐杖;莜,锄草的农具。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即手脚四肢;四肢不劳动,五谷也不能分辨。这是老人责备孔子的话。④植:插立。⑤芸:同“耘”,除草。⑥止:留。⑦食(si):给人吃。⑧见(xian):使见。这句说老人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⑨反:同 “返”。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周游,有一天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扛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说完便把拐杖插在地上,锄起草来。子路恭敬地拱手站在一边。于是老人便留下子路住宿,杀鸡做饭款待他食用,还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来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一行,并把自己昨天的经历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再拜见他。子路返回去时,老人却己离家出走。子路只好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不做官是不合乎道义的。长幼之间的关系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可以废弃呢?一个人想洁身自好却搞乱了最重要的伦常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推行道义。至于理想的主张难以实行,那是我们早已知道的了。”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科书(2006年11月第2版)选编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其中对“或植杖而耘耔”一句中的“植”字注释为“植,立,扶着”,整句注释是“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
读后,笔者颇为怀疑,“扶着拐杖除草培苗”,太不符合生活常情了吧。难道是年龄大,抑或是体弱多病?回看一下前面的序文,得知本文写于“乙巳年(405年)十一月”,而此时陶渊明应该是41岁(其生于约365年,去世于427年),正值壮年。再看一下原文中“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等语句,可知此时作者的身体倍棒。是什么原因使他“扶着拐杖除草培苗”呢?
笔者又急忙查找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4月第2版),很快找到了此句的译文:“或者放下手杖去除草培苗。”一个“扶着”,一个“放下”,意义相差很远,究竟哪一个解释是正确的呢?笔者很倾向于教师用书上的说法,但这样理解究竟对不对呢?带着疑问,我查阅了有关资料。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词典中“植”的释义:
《辞海》中“植”的释义共有8项,其中作动词使用的有3项,分别是:
①栽种。如:植树;移植。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引申为培养、扶植。《新唐书·李逊传》:“逊于为政,抑强植弱,贫富均一,所至有绩可纪。”
②树立。《周礼·夏官·田仆》:“令获者植旌。”
⑧通“置”。放置。《书·金縢》:“植璧秉珪。”孔颖达疏引郑玄曰:“植,古置字。”
《古代汉语词典》中“植”的释义共有6项,其中作动词使用的有2项:
②栽种;种植。柳宗元《牛赋》:“~乃禾黍。”
③树立。《周礼·夏官·田仆》:“令获者~旌。”《论衡·吉难》:“有一木杖~其门侧,好善异于众。”
《古汉语字典》中“植”的释义共有4项,其中作动词使用的有2项:
②栽种。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
④竖立;树立;插。《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其中《古汉语字典》中的第④个义项及举例与“或植杖而耘耔”的句式、释义最为接近;且这几本辞书均无“扶着”的意思,笔者又查阅了《中华古汉语大辞典》等辞书,也没有找到“扶着”的释义(包括引申、转注等)。因此,“植”在此句中应是“竖立;插”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教科书的释义是错误的。
接着,笔者又查阅了“植杖”一词的释义。“植杖”,《古文鉴赏辞典》注释为“把手杖插在田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释为“把杖树立在地上”,《古代汉语》注释为“把拐杖插在地上”。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古文鉴赏辞典》对此词的释义最为准确、具体。至此,笔者心中的疑问也就释然了。但随即,我又注意到,教科书和教参的译文还有两处不同。一是“或”,教科书译为“有时”,教参译为“或者”;二是“杖”,教科书和《古代汉语》译为“拐杖”,教参和《古文鉴赏辞典》译为“手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究竟哪一个译得更为准确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或”的释义。“或”在作“有时”讲时,是副词,“表示动作或情况的偶然发生”;解释为“或者”一意时,是连词,“在两个词、短语或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选择关系”。联系上文“怀良辰以孤往(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前往)”,此处把“或”译为“或者”或“有时”都能讲得通,但如果联系下文“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便可看出端倪。笔者认为,“怀良辰以孤往”与以下三句,从句意上看应是总分关系,虽然课文在中间使用了句号(“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把它们分开了,但我们知道,这个标点是今人加的,原文中是没有的。标点如果这样加: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或)登东皋以舒啸,(或)临清流而赋诗。
句意关系就非常清楚了。因此,此处的“或”笔者认为应和后面两句构成并列关系,故译为“有时”比较妥当,课本的翻译是准确的。
其次,再看一下“拐杖”和“手杖”。这两个词在古代有时是可以通用的,比如《中华古汉语大辞典》在解释“拐”字时,第一个义项是这样解释的:“①<柺><名>手杖。《新五代史·汉高祖纪》:'赐以木柺一。’”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可以互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我们就很难辨别出他手中拄的到底是“手杖”还是“拐杖”。即使是今天,二者的分别也不是很明显。但是,仔细区分一下,这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
拐杖:拐棍,走路时拄的棍子,手拿的一头多是弯曲的。
手杖:走路时拄的棍子,手拿的一头有柄。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对比一下,很容易看出二者的区别:虽然都是“走路时拄的棍子”,但“拐杖”“手拿的一头多是弯曲的”,而“手杖”“手拿的一头有柄”,并没有强调形状。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拐杖”是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多为老年人或病、残人使用;“手杖”则不然,它除了辅助行走的功能外,还具有美观的作用,有时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唐代名将李靖,因年老有足疾,上表恳请引退。贞观八年,唐太宗特下优诏,加授“特进”,且亲授“灵寿杖”,以“助足疾也”。此“灵寿杖”无疑就是“手杖”,因它高过头顶二三尺。
古代文人雅士常寄意于杖,多有带手杖的习俗,从以下诗文中也可略见一斑: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苏轼《定风波》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明·程馞《西江月·秋兴》
联系诗文内容及作者当时的年龄,“王维当时不足五十岁,本不需拐杖,而诗中写到'依杖’,主要是标明隐者的身份了。”再看苏轼,他写作此词时46岁,被贬黄州已经三年了。借这首词,他想表达一种“退隐于江湖”的思想。至于程馞,也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品性。如果把三人手中的“杖”理解为“手杖”,那么,其追求隐逸生活的情趣就更加明显了。纵观一下这三人当时的遭际,再联系一下当时的陶渊明,此四公的情感应该有互通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这四句诗词中的“杖”应为“手杖”,是他们寄托情怀的一种道具,标明身份的一种象征。
把“杖”理解为“手杖”,理由还有一点。“手杖”又名“扶老”。《中华古汉语大辞典》有“扶老”一词的释义:
1.<动>扶持老人。《战国策·齐》:“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2.<名>手杖。陶渊明《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息,时矫首而遐观。”
《辞海》中也有“扶老”的释义,共3项,其中第2 项解释为“手杖的别名。陶潜《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息。”《古代汉语词典》对“扶老”的释义也是“手杖”。由此可以看出,“或植杖而耘耔”一句中的“杖”应该就是原文中的“扶老”。因此,“杖”作“手杖”解释比较合适。
因此,笔者建议,再次修订教科书时,对“或植杖而耘耔”一句应这样注释:“植,竖立,插。耘,除草。耔,在苗根培土。整句的意思是,或者把手杖插在田边(然后)去除草培苗。”
写此文后两日,我又有幸拜读到陈林森老师的一篇文章《“或植杖而耘耔”辨》,他认为:“植杖”是“倚着手杖”的意思,反映的是南方许多地方水田除草的一种方式——“足芸”。作者从史料、现实和亲身经历等方面对此加以说明:“农人足芸时手上不持'耘田器’,而是直接用脚耘,当一只脚用力耘田时(按:虽然双脚都要参加劳作,但一次自然只能动用一只脚),身体容易失去均衡,再加上水田泥滑,故需一手拄着手杖(实际上是一根木棍),以保持身体平衡。”此说确有一定道理,因此,把“植”释为“树立,插”,引申为“倚着”,也不失为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