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年 | 丧 葬 习 俗 与 程 序(二)
总第1231期
版权©️归原作者
“三天”事宜
丧事到了第三天,可谓是逝者的首个忌日,很多事情都要从这一天开始做起。
1.哭路。由逝者的已婚闺女来进行。或闺女侄女同时进行。没有闺女侄女的由孙女或其他人进行。进行的方法是:早上,哭路者手执哀杖,披麻戴孝且一路哭声。先前是骑牲口,后来是坐车。哭路的意思是告诉婆家人,娘家有丧事了,以便礼尚往来。婆家方面就会有所准备,按时参加葬礼活动。孝子还要给有白事来往的娘家族人上门磕头,如不需要参加葬礼的主家也会给些纸钱,以示哀悼。
2.街门上贴方形白纸。倘若有配偶健在,贴纸稍带斜度。
3.把原来系在孝子头上的孝布改做成孝帽。男的高近一尺,女的孝帽叠二寸高左右。
4.穿裱鞋。根据孝子们的角色不同,裱鞋有所区别:儿、女、媳,裱鞋的白色部分面积最大;其他次之。到了孙辈,仅为前边的一小块白布而已,还有把白布上点缀一小块红布。
5.三天起,灵前一定要有孝子守灵。朋友,儿媳娘家等随时可能有人前来吊丧。孝子要予以跪谢。另外,如果有应该守灵的晚辈已经去世的,还要给他(她)做一个灵牌,插于灵前,以示守孝。
6.竖铭旌楼(纸扎)于灵前;设供桌,摆供礼,燃香蜡。供桌前面围蓝色或白色桌裙,(如需仪式,详叙于后)
7.从第三天起,孝子们在礼仪场合要穿孝衣,戴孝帽。女孝子在孝帽外面还要头顶大帽(大帽是一条长白布,布的一头盖于脸部,另一头拖于后背腰间,白腰带束上)。
8.丧事期间,为了给逝者积德,孝子们的社会地位就卑微到了极致。严格说,走在大街上,无论对方辈分大小,一律下跪叩头,甚至有见了狗都要叩头的夸张说法;走路不能走马路中间,要靠墙边走;穿的裱鞋后跟不能提上,要趿踏着走路;有凳子也不能坐,要蹲着。等等。
9.这第三天还有一个风俗,就是通过如下做法,可以看到逝者的一些影像,即:
把头一天给逝者洗身后留下的那盆水,放到棺材下面的中间位置,棺盖上面的两头各放一面镜子,镜面相对。中间立一个平时筛面粉的箩。看影像的人站在棺木小头,眼睛看着棺木大头的镜子里。因为两面镜子对着照,显现出的情况犹如“隧道”一样。再往着“隧道”尽头看,已经是恍恍惚惚了。这恍恍惚惚中,有时候能看出逝者的某个形象。
多数的人看到的是逝者躺在棺材里的形象。也有人看见的是逝者日常生活中的某个习惯表情、动作等。持续时间约在三五秒左右。
也并不是人人都能看见。据说是某个孝子或比较亲近的人可以看到。若某个人想看到而没有看到的话,可以跪到地上叩个头,或烧点纸,“愿意”一下,也就是说上几句求情的话,效果会明显好些。
这个祖祖辈辈得以继承并沿用至今的民间做法,也许是一种幻觉,一种意念,属于心有所思,目有所见;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它的科学道理目前还没有诠释出来,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罢了。到底是迷信还是科学,尚不能一概而论。
葬礼前的准备工作
1.开筹备会。内容包括:
预算葬礼当天的全部参加人数。只要吃饭就计算在内;
席桌的标准。应具体到饭,菜,汤的质量和数量上;
所需用的米、面、菜、肉、油以及其他必需品,要提前备足交于库房;
拟定用人名单。原则是由近及远,即从家族的某个辈分为基准,按一家出几个人安排。如家族人员不够再邀请外院人甚至朋友亲戚。
拟定执事单。执事单是襄工从事职责的告示。要在前一天公布,以便有关人提早知道,好做安排。执事单内容包括:总理、库房、礼桌、大厨、小厨、帮伙、烧火、掌盘、“摆折”、拾馍、担水、洗刷、男照应、女照应、拆棚、赶车、抬重、背板凳(有多副棺材的,抬重人要具体到哪副棺木;离墓地特别路远的,每副棺木需要配两班人)
收礼标准。如有响器(鼓乐队),要比一般标准多收一点。切记给担篮儿的少收一个馍。一般是全大官(带二十个礼馍的)礼收四个馍;大官礼(带十个礼馍的)收两个馍;果礼、礼金或布账全收。
筹备会是对这场丧事的全面部署。不仅要考虑周全,还要落实到位。
2.对所有襄工,都要登门邀请。邀请时,由总理领着孝子(一般是一个),孝子穿孝衣,执哀杖,立于襄工家门口,无论襄工年岁大小,辈份高低,襄工都要先叩头,再邀请。邀请时,还要提前制作一个“贴子”,类似于现在的“聘书”,即:一寸多宽,四五寸长,上半部分用红纸,写:叩请???;下半部分用白纸,写:带(工具或用具)农历?月?日到。
3.葬礼的前一天,大厨要负责对各类菜品进行择,洗,焯,切。准备晚饭。小伙厨师处理各种肉类,进行煎,炸,烹,煮。
4.葬礼的前一天上午,就要把灵棚搭好,保证下午用。下午要把这次要安葬的棺木全部移灵到灵棚里。
移灵时,男丧要事先通知老舅家代表到场;女丧则事先通知娘家代表到场。
襄工移动棺木之前先由孝子烧纸,愿意。
移灵时,要先移干丧,再移褒丧。
5.灵棚下的棺木排序是:由东至西,由北至南,由大排小,夫妻相邻。
如果之前夫(或妻)已经去世并埋葬的,就要提前一天到坟上烧纸,还要请一个灵牌(上写例如:先父 周氏讳名恩来之灵位)。以示夫妻共同位于灵堂之上,接受着祭典。
6.灵棚前设供桌(必要时两个供桌前后并列),挂竹帘,竖库(铭旌楼),桌前绑桌裙(桌裙的颜色仅限白色或蓝色),桌上摆照片,供品,香炉,蜡台。
7.招待娘家人或老舅家人吃饭。
灵棚下开饭。襄工开饭。
宣布明天上工时间。
晚间复查
作为一桩丧事的总理,肩负着主家的重托,同时也接受着众人的监督。一旦出现瑕疵或偏差,家人及亲朋免不了会评头论足。这就要求总理要细心,用心和专心。力争十分满意。
1.检查大小伙是否完成工作。如没有完成,要连夜加班。
2.确定明早大伙做饭人员的上工时间,保证按时开早饭。
3.落实灵棚下执夜守灵孝子。
4.如遇影响到丧事办理的问题、矛盾等。要“快刀斩乱麻”,无条件尽快解决。一切给顺利办好丧事让路。
库房责任
库房责任人到场后,需要腾出一间房子,做到独立使用。从此,丧事所需的一切物品,要全部入库记账。主家就不再参与物品的管理。
1.各类物品要心中有数,全力服务好总理。如遇缺少,及时安排购买。
2.订礼账,写谢贴,备礼篮上飞条,写出菜批条。
3.撕布块给大小伙,用于洗碗下菜等,便于洗刷。
4.和主家商量留礼标准,告诉“摆折”。
5.孝布。按预计的亲戚准备(可适当少些),避免浪费。
6.管理好食品烟酒,防止随意乱拿而造成短缺,影响使用。
7.及时入库灵棚下的大馍和礼果。
8.葬礼结束后,礼桌负责人会将全部礼金礼账合计一致,交于库房。库房全部物品的进库、支出和库存,要账货一致,全部交付主家。并说明情况。
招待亲戚事宜
1.及时看客入座,人数够一桌,即出菜开席。出菜前,厨师申请总理发批条(即记载席桌数量的证明条)。厨师见条出菜。
2.掌握亲戚多少,检查馍菜数量。
3.重点招待娘家(或老舅家)。孝子看孝,看菜。重席。
4.有生亲(即孩子没有结婚的亲家),有吊丧者,会只行礼,不跪不哭。孝子不哭不谢。招待生亲的蒸馍也要打红点。给生亲毛巾,不给孝布。
葬礼早晨
1.督促烧火做早饭人员按时上工;
2.安排借桌凳;
3.安排借大绳,抬杆,老杆,遛子;
4.安排往坟地送砖或谷草(封窑门用);
5.落实打墓是否完工和检查质量;
6.留意土工吃饭;
7.孝子向厨师、做饭人、襄工等所有帮忙人员叩头。
8.全体开早饭;
9.早饭后,各路亲友都会陆续到场吊丧,灵棚底下男女孝子就位,准备哭丧谢客。襄工则按执事单所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直至开中饭,起殡。之后,则按抬重安排执事。
10.起殡的前一天晚上或是起殡的当天上午,还有一个“出纸”的程序:男孝子着孝衣孝帽,手执哀杖,列队。由总理提着马灯并领路,游走于附近的主要街道;遇十字路口,要下跪烧纸;到达庙宇或曾经是庙宇的地方,长跪烧纸。然后,再从另一条路线回来。家里要安排女孝子在路口迎接。接上头之后,烧纸。一并回灵棚。
11.起殡前,全体人员有一顿中午饭。由于人数太多,条件受限,包括亲戚和襄工只能陆续吃饭。只要人数够一桌,即上菜上饭。这叫做“流水席”。待亲戚到齐,准备起殡时,也仅剩余孝子和个别人没有吃饭。孝子因为守灵,需要襄工送饭菜到灵棚。
起殡要事
1.孝子给大小伙厨师、掌盘叩头;
2..给主要女送殡人员咬牙馍;
3.安排搀孝子人员:逝者为男的,由老舅家派员搀;逝者为女的,由舅家派员搀;儿媳由儿媳娘家派员搀。逝者的姑娘不搀。
4.落实提食瓶罐人员:逝者的大姑娘提饭罐,大儿媳提水罐;以此类推。
5.指定拿震物篮人员。
6..指定提香米茶人员。
7.指定抬铭旌楼、纸库、花圈人员(一般为孙子,外孙抬铭旌楼走前面,其他拿纸扎者随其后)。
8.如果有祭文(或悼词)仪式的,需要在这个时候进行。
9.孝子由总理引见,宣布所有襄工、送殡亲们:“孝子叩头,感了”!准备起殡。回灵棚。
10.由总理主持:全体孝子,亲戚朋友“烧纸了”!孝子谢客。谢客后,不再回灵棚,要跪到距灵棚较远点的地上,以留足空间捆绑棺材。孝子面向棺材,大哭。
11.主孝子由总理带领到库房,请幡。
12.襄工撤去灵棚摆设,按执事单指示,各自捆绑棺木。注意:抬棺木出灵棚时,要把烧纸用的瓦盆和插香用的粮食碗踢翻或摔碎,以示永不再用。
13.全体送殡人员烧纸。
14.抬重的襄工各就各位,在有经验者的指挥下按程式捆绑棺木。然后大家把抬杆放肩上试试,确保没有问题。
15.起殡。
纸扎类、男孝子、抬重、女孝子,一字排开(如有车辆送孝子的也按此序)。抬重中途需要休息时,招呼前面男孝子等人停步,并转身面向棺木,下跪,继续痛哭。
16.安排回灵席(主要是招待襄工,土工)。
17.落实水,刀,盆。就是街门口放一水盆,水中放一菜刀,。送殡人回来进门时,先简单洗手,再动一下刀,表示金盆洗手,与丧事一刀两断。
18.安排拆棚人员,拆灵棚,送家具用具,打扫卫生。
下葬步骤
1.棺木抬到墓地后,放到长条板凳上,稍事休息。
2.由一个孝子脱掉孝衣孝帽,代表家人下到墓穴里,察看为逝者准备的“新家”是否满意。然后,将窑里四角的土,用手各捏一小撮,手巾包上带回家,放于街门背后,或水道窑里让水流走。
3.下葬。这是一个技术高,难度大,体力强,而且带有一定危险性的一项关键工程。
墓穴的深浅取决于土质的“脉气”。也就是见到“五花土”便为深度标准。浅的约三米,深的有五六米深。
较浅的墓穴,棺木下葬时,襄工把棺木绑上,众襄工站在墓筒两边,合力将棺木架于墓筒之上,拉紧大绳,由富有经验的“行家”指挥,慢慢地放长大绳,就可以将棺木落到墓底。
然后,两边襄工提起大绳,一起往窑门方向用力,这样,至少可以把棺木送进窑里三分之一左右。
为了棺木进窑时光滑省力,窑里的地上会预埋一个“遛子”(长扁担之类)。棺木进窑时,就已经上了遛子,以减少阻力。
剩余的三分之二,因为两边狭窄,不能站人,无法用力,只能靠后边的一个人用背扛着棺木,双脚蹬墙,或者两个人脚蹬脚。打着口号,一起用力,直至把棺木推放到位。
4.如果墓穴较深,这个办法是无法将棺木下到墓底的。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往棺木上绑一个“老杆”(檩木代替)。长度超过墓筒,将棺木两头的大绳骑着老杆拧到一起。这样,当棺木下到与地面相平时,老杆就可以担到墓筒两头,然后再一点一点将绳松劲,利用这个摩擦力来控制棺木下行速度。
棺木落底后,其他做法如前。
5.一个墓穴如果多个棺木,他的排列是有严格规矩的。男的蹬堂门,妻子则为:原配在男的身边,其次按二房三房依次排列。如男的在中间,两边排妻子,则为“夹丧”,为历来丧葬之大忌!
6.棺木到位后,有铭旌的,将铭旌放棺木上面,展开放好。
7.接着,就要封墓门了。封墓门一般有两种材料可选。一是用砖块。墙的厚度就是一个竖砖,干砖斜插。二是用谷草与黄土参合着封堵。
墓门封过一半时,将饭罐,水罐,油灯,震物等按规矩放于窑内。油灯要点着。
8.封完窑门,让亲们烧纸,再宣布七数动亲情况。除了主要亲戚和孝子以外,其他人都可以返回了。
9.接着就是往墓筒里封土了。完全由襄工来干。但襄工动土之前,则由一个孝子先往墓筒里倒三锨土,然后由襄工全体封墓。
10.墓穴挖了一个窑洞,因此多余出来的那一部分土,正好封一个“冢”。这个冢的形状是上边大,下边小,俗称“老坟”。
11.把水瓶罐里的葱取出来,载到坟前。
12.把幡插到坟顶上。
13.把香米茶围着老坟洒一圈。多余部分浇到坟前的葱里。
14.全体烧纸(哭)。烧纸扎。
15.孝子向亲们和襄工们叩头致谢。预示安葬仪式结束。(返回)。
16.返回路上,手里拿“咬牙馍”的女孝子,要把馍扔到地上,让路边的孩子拾起吃了。说是吃后晚上睡觉不咬牙。
17.招呼襄工吃回灵席。
18.将手里的哀杖放于家门背后。(第二天,第三天去坟上烧纸时带上。第三天烧完纸将哀杖插于坟前)。
19.给邻居送大馍牙儿。根据邻居范围和家户,估算出所需大馍牙儿的数量。将大馍十字切开,给街坊邻居每家送一牙儿,以表谢意。
下期待续:埋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