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一神枪狙击手,用没有瞄准镜的步枪,击毙214名敌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1479期)

一般认为,狙击手是一种特种兵,是在特种部队中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的人。他们带的武器也是特有的,与普通士兵的枪支不一样,具有超远的射程,而且要有精准的瞄准镜。在战场上,狙击手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用狙击手毙掉对方的指挥官,必将陷对方于被动之中。所以,在战场上,往往会有狙击手的存在。

今天讲到的这个狙击手,是位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当时比较困难的条件下,用一把非专业的,没有瞄准镜的步枪,击毙了214名敌人,立下赫赫战功,堪称抗美援朝第一神枪狙击手,端的厉害。那么此人是谁?究竟有何传奇故事?本期解读。

(一)三大“温柔”杀手

“狙击”的本意是,埋伏起来,伺机而动,突然袭击。所以狙击手在某种意义上跟杀手很类似。

也许是一种巧合吧,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位“相似”的具有杀手色彩的人物。他们的相似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水平高,行刺或者袭击敌人十分成功,出手稳准狠,很少失误;第二是,同他们令人恐怖的职业相反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很温柔的名字,尤其令人吃惊的是,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桃花的“桃”字。

第一个是古代十六国时期的刺客,他叫桃仁,他成功刺杀了后燕的末代皇帝慕容云;第二个是号称南北朝第一御用杀手的北齐刺客刘桃枝,此人曾成功袭杀过8位王侯将相级别的人物;第三位便是今天的主人公,即朝鲜战场上袭杀214名敌人的大神级狙击手,他也有个更加温柔的带“桃”字的名字,叫张桃芳。这让人想到美国一部电影的名字叫《温柔地杀我》。不错,若一个杀手起了个温柔的名字,那肯定是高手了,呵呵。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二)吃了三个大烧饼的新兵蛋子

张桃芳是江苏兴化人,1931年出生。自古英雄出少年,张桃芳很小的时候就以勇敢著称,15岁时曾经当过儿童团团长。

1951年3月,不满20岁的张桃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年9月,他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被分在驻防在朝鲜战略要地元山的24军、72师第214团。

张桃芳所在的部队到达前线时,抗美援朝已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当时的敌军凭着其先进的装备,时常炮轰我前沿阵地,根本不把我军将士放在眼里,十分嚣张。于是上级指示,组织特等狙击手展开狙击战,杀杀敌人的威风。

于是想当一名合格狙击手的张桃芳开始了紧张的射击训练。尽管他入伍已经一年多了,但他之前只经过两个月的射击训练,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被人认为是个新兵蛋子。他也没有什么正规的狙击武器,只领到一支苏联在二战期间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这种步枪绰号“水连珠”,尽管射程也比较远,但是它枪膛短,后座力大,关键没有正规狙击枪的瞄准镜,只有普通的缺口准星,用起来很难瞄准远处的目标。

张桃芳之前一直行军赶路,根本没有时间练枪,对这把新枪不熟悉,没有感觉。第一次练习时,他接连三发子弹脱靶,就是连靶都没打着。被连长骂了一顿,说张桃芳是“吃了三个大烧饼”,并罚他到伙房烧火去。当时对士兵的惩罚有一项就是到伙房去,有的是烧火,有的是挑水,或者去喂猪、喂马。

(三)刻苦训练,成为神枪手

张桃芳不服,于是开始刻苦训练。首先是练习举枪动作。他像着了魔一样,天天端着空枪,瞄准远处的东西,不停地扣动扳机寻找感觉。他还用两个破床单制成两个沙袋,挂在胳膊上练习臂力。到最后,他两臂悬着十几公斤的沙袋仍能不差分毫地扣动扳机。他练枪十分吃苦,即便是在夜间,也对着晃动的油灯练习瞄准。

最终在班长的推荐下,张桃芳开始了自己的狙击生涯。那时候并没有专业的狙击训练,训练员把他们带到前沿阵地,现场教他们怎样测量距离,怎样定标尺等。张桃芳也是个天才人物,几个月的训练下来,他竟成了闻名军中的神枪手。

(四)初出茅庐

不过张桃芳第一次真正的实战却失败了。1953年1月,张桃芳终于上了前沿阵地。这个阵地还是世界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上甘岭。此时,钢铁战神黄继光铁胸堵抢眼的壮举刚过去三个月。在上甘岭阵地的前沿——597.9高地,张桃芳发出了他狙击生涯的第一枪。

然而,他哑火了。后来张桃芳回忆说,“射击台最近处离敌人不到100米,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眼睛是蓝的还是黄的,我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这让第一次参加实战的张桃芳心情十分激动。这时他看到两个敌人从不到100米的地方窜了出来。打!小张狠狠地扣动了扳机。但子弹像没有长眼睛一样,从敌人身边飞了过去。接着再开火,还是没中。他一连开了十几枪,全部是浪费子弹。这还不说,他暴露了自己的目标,于是不得不撤离狙击点。

首战空手而返。张桃芳气得受不了。于是老狙击手告诉了他窍门:敌人在对面山上时就瞄准他的脑袋;下山时就瞄准他的脚。

第二天,他再到阵地上,他仔细观察地形,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将敌人出没的路径摸索清楚,目测出距离(他的眼力非常厉害,估测出的距离极为准确),然后在战壕中寻找到理想的射击点,平静地埋伏起来。

他不再着急了,耐心地等待猎物。

敌人终于出现了,三个人。小心地瞄准。他的枪没有瞄准镜,不怕,就当是一把平常的步枪,老子照样干掉你。要打你鼻子,就决不让你的眼睛瞎掉;同样,想打你嘴巴,也不会让你流鼻血。

可他还是太兴奋了。他瞄准第一个敌人,扣动扳机。

“啪——”第一颗子弹飞了出去!

但第一个敌人逃掉了。不过幸运的是,第二个敌人正好赶上那颗子弹,终于被张桃芳击中,应声而倒。

第二次执行任务终于有了收获。自此,张桃芳信心大增,继续加紧训练,枪法越来越精。在之后的伏击中,他大发神威,出来一个,干掉一个!出来一个,干掉一个!充分显出了他的狙击天才。

这天,张桃芳刚到阵地,准备上狙击台,突然敌方一梭子子弹打了过来。他急忙趴在交通战壕里,顺手拿起一顶破钢盔,用步枪顶着在战壕外晃着,想迷惑对方。可他晃了老半天,对方并不上当,一枪也没有打来。

这下他恼火了,你不打我打。于是他突然从战壕里窜出来,几个箭步穿过一片空地,向另一个狙击点冲去。结果引来对面的一阵机枪扫射,子弹在张桃芳的脚边的地上噗噗乱响。他镇定自若,身子一斜,像中枪一样,顺势倒在掩体里。这个假摔终于骗过了对方,敌人停止了射击。

有来无往非礼也。你停火了,开始俺老张发威了,嘿嘿!这次张桃芳收获颇丰。

仅在2月10日这天,他就毙掉7名敌人,且只用了9发子弹,超出了所有老狙击手的命中率,实在恐怖。一旦打顺了,便一发不可收,在此后的十多天里,他用240发子弹,击毙了71个敌人。平均3枪半干掉一个脑袋,这对于初出茅庐的狙击手来说,已经是很厉害的战绩了。要知道,整个二战中,平均打死一个人,就需要2万颗子弹呢。

(四)上甘岭狙神

张桃芳在上甘岭597.9阵地共有五处伏击位置,距敌人100米到400米不等,每处射击点以交通壕沟衔接。其中1、2、3、4号阵地是名点,属地表阵地;5号位是暗点,在坑道内。他在这几个位置轮换上演杀敌好戏。不久以后,张桃芳便成为全连头号狙击手,被称为“第一神枪手”和“上甘岭狙神”。他从初出茅庐到“封神”,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这节奏。

张桃芳让对方阵地的敌人吃尽了苦头,他们吓得白天不敢出来,连小便都要用罐头瓶装了远远地扔出来。

阵地上陷入了沉寂。狙击手们没有了目标,都很苦闷。于是张桃芳被调开阵地,进行了一个月的集训。

可当他再回阵地时,上甘岭上发生了一件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据一个叫吕生堂的班长反映,对面西南无名高地上增加了一个地堡,经常有几个人神秘地出入。张桃芳判断出,这可能是对方增加的炮兵观察员,这是很危险的。

第二天清晨,张桃芳悄悄来到1号狙击台,想摸清对方的情况。经过他仔细巡查,看到对方拿着望远镜,果然是观察员!张桃芳很警惕,这意味着,己方阵地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对方的炮火轰击。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那天傍晚时分,班长吕生堂在阵地上烧火做饭,腾起了炊烟。张桃芳连忙回来制止,但吕生堂不听。张桃芳不好再说了,因为他们不是一个连的,于是他无奈地回到了主坑道休息了。可不一会儿,他便听到了一阵炮声。一个战士过来告诉他,班长吕生堂已经牺牲了。

张桃芳气坏了,他知道肯定是敌人那些炮兵观察员摸清了我方情况,导致对我阵地开炮的。他决定干掉这些观察员。

第二天凌晨,张桃芳早早地到了1号狙击台,等待猎物。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仔细的等待和观察,终于干掉了对方三个炮兵观察员,一个也没留!

张桃芳的神枪名号不胫而走,传到了24军军长皮定钧耳朵里。身经百战的皮将军大为吃惊,这小子真有那么厉害?还真有点不相信。于是问师长,师长说确实是真的。他就告诉一个参谋说,“你去见证一下。”他还拿出了一双自己舍不得穿的新皮靴,说,“如果张桃芳真的那么神,就把这双皮靴奖给他!如果不是那回事,还把皮靴给我拿回来!”

于是作战参谋就带着皮靴到了前沿阵地。结果他大开眼界,张桃芳一枪一个准!他就把军长的皮靴奖给了张桃芳。张桃芳兴奋之余,把他积攒的击中敌人的子弹壳一起装在这双靴子里,数了数,共211枚。于是他背着这双大靴子去见军长。

当皮定钧将军见到张桃芳这一靴子弹壳后,大为兴奋,于是鼓励张桃芳说,“你既然是214团的,你再去击毙三个敌人,凑够214这个数!”

于是张桃芳二话不说,回到阵地。当时他霸道地占了战友吕长青的狙击地,又用三发子弹,连毙三个敌人。这样,他便创造了一个记录,32天时间内,用442发子弹毙敌214人,创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被誉为“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等。

也许你会说,这会不会作弊啊,比如他没有打中敌人,也把弹壳收起来统计了。这不会,一是做为一名狙击手,都是有职业道德素养的,不会弄虚作假;其二,战场上专门有对狙击手的观察员,他们带着望远镜,对狙击手打中目标进行观察和统计。这个是容易做到的,因为狙击手不像普通的机枪手,一梭子下去,可能对方死一大片,没法统计。狙击手是远程射击,伺机而动,有时候半天都开不了一枪的。

1953年6月20日,张桃芳得到了他一生最大荣耀,他被邀请到北京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当毛主席跟他握手时,他竟激动得不知伸那只手好了。他发誓再回战场上立功。

但当张桃芳再回到朝鲜战场时,抗美援朝已经接近尾声。1953年7月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大败以美国人为主的联军。7月27日,战争结束。就这样,张桃芳的狙击记录永远地停留在了“214”这个数字。战后,张桃芳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记了特等功,并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常委会也授予其“一级国旗勋章”。

不过,属于张桃芳的传奇还没有完。抗美援朝结束后,1954年张桃芳又成为志愿军战斗机飞行员,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歼击机战斗机飞行员。

张桃芳为革命贡献了一生,于2007年在山东潍坊去世,享年77岁,一段传奇终于落幕。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首诗:

痛苦如此持久

像蜗牛一样

充满耐心地移动

快乐如此短暂

像兔子的尾巴

掠过秋天的草原……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志愿军狙击之王——张桃芳》《狙神是怎样炼成的》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