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沟(之二)

我是七O年生人,家住贺兰山脚下乌兰毛道嘎查,我小的时侯十几岁,放羊常进麻黄沟,那时侯的麻黄沟真称得上水草丰美。说来也怪,贺兰山以东有众多沟坎,唯麻黄沟遍生麻黄草,其它沟也有,但稀少又矮,高不盈尺,而麻黄沟满沟麻黄草,都是齐腰。有几处泉水日夜不停潺潺流动,经常有野兔、野鸡、野獾、野狐狸出没,特别是蛇多的很。那时侯的野山羊一群就有二、三百只,出没这麻黄沟及贺兰山山脚下。这野山羊跑起来速度快,肉质鲜美。就是放养的家羊,常吃麻黄草,肉质同样鲜美。

我讲一个我们嘎查常年流传的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由于麻黄沟的麻黄草生长旺盛,是一处天然牧场,沟内又有山泉,这麻黄草不仅是名贵中草药,也是羊最爱吃的草,一日,上界的天羊闻听麻黄沟麻黄草的美味,经不起草香诱惑,很想下凡间饱食此草,于是结成群下凡间品食,并贪恋美味,不愿回天界,打算长久弥留凡间。后被值星官发觉,禀报玉皇大帝,帝不悅,大怒,随命太白金星下凡收其归回天庭,不料与群羊发生争执,太白金星无奈,挥动拂尘,对群羊口呼“定”字,一群天羊变成一片白玉无瑕的石头,落定凡间。从此满滩的白石头落定尘埃,于是就有了一个地名叫“落石滩”。这“落石滩”就在麻黄沟南不远处。

时间到了八十年代,由于天旱无雨,三几年内,泉水干枯,麻黄沟满沟的麻黄草旱死净尽,如今的麻黄沟偶有一两株麻黄草,也是弱不禁风,

这麻黄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小灌木,开黄花、红花,花大如豆,开在幼枝顶端或枝腋下。它的生活习性常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大面积单纯群落,喜凉爽干燥气侯,耐寒,喜砂质土壤和低洼地。径直立或伏地而生,干燥草质茎,小枝对生或轮生,夏绿色,秋淡黄,冬为枯黄色。来年春夏返嫩绿色,圆筒状,我们家房后现在有一片,我一会儿领你们看去。

麻黄草是名贵中草药,晒干,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效,利水肿,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浮肿,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

从我爷爷辈我们家就在黄河边讨生活,我家祖籍宁夏平罗人,父亲随爷爷当时辗转住过马堡店及马堡店以北,巴音木仁以南的三转地。

我父亲常讲,他小时侯是兵荒马乱年月,遭罪的是老百姓。他记事起,千里包宁公路就没停过战事,五、六岁就知道过兵了,有时侯包宁公路一过兵就是五、六天,也有汽车,也有马拉迫击炮车。部队象走马灯一样来回过,特别是一九三三年,那时侯我父亲已十多岁,听说是孙殿英的部队,那年冬天,一部分部队从包宁公路过的,还有从冰上过的,冰上铺上草和红柳枝防滑。马子和汽车一般都走包宁公路。从冰上过的部队都是步兵。过河从马堡店、老磴口和牛渠桥进入包宁公路。

他讲的这一段故事我查到肖海星先生编的《乌达这事》里有详细记述。指的是“四马驱孙”战事。一九三三年冬,孙殿英以奉命入青海屯垦为名,率四十一军部队进攻宁夏,想一举吞并占据大西北。当时占据西北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的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等军阀,恐被各个击破,地盘难保,于是共同联合驱孙。同时,蒋介石也希望孙殿英军阀与马家军相互攻伐撕杀,两败俱伤,为自已全面掌控西北做铺垫。当时“四马联军”约四万人,孙殿英兵力约七万人,经过四个月激战,最后以孙殿英遭毁灭性打击而告失败。

其实,蒋介石调孙殿英“西北屯垦”用意很深,名义上调其去西北开发,落实西北政策,实质上是看冯玉祥在察哈尔号召抗日的势力过于强大,孙殿英又是冯的一员猛将,将其分离,达到削弱之目的。再者马步芳、马步青也不是省油的灯,决不容许孙殿英染指青海,肯定是一场龙虎斗,待两败俱伤时,蒋也就可以轻易出兵消灭掉他们。而孙殿英也有自已的盘算,他的部队一直受制于人,没有固定地盘,这回正好天賜良机,如果攻下西北,自已就可以雄霸一方。

杨玉忠指着麻黄沟南侧,说:“麻黄沟南侧那里有一条宽十米,深两米至三米的壕沟,就是“四马”为阻止孙殿英部队而挖筑的工事。该工事东起黄河,蜿蜒曲折至贺兰山脚下,“四马”为了各自目的,暂时放弃了内部之间的矛盾,很快组成“四马联盟”,共同抵御孙殿英。但孙殿英为夺取西北,进行了四个多月准备,趁黄河冰封凌冻,分兵两路,一路从乌达河拐子起兵佯攻,逼近麻黄沟,一路涉冰过河強行军四十里从石嘴山涉冰过河形成合围之势,“四马”防线轻易攻破,壕沟工事形同虚设。“四马”溃退至平罗、银Ⅲ一线继续死防,当时“四马拒孙”联盟六万余人,孙殿英也六万余人,双方旗鼓相当。由于平罗城虽小且坚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民众空前团结,军队和老百姓融为一体,战斗力超強,平罗始终未失守,孙殿英只能望城兴叹,其作战计划受到影响。同样,孙殿英攻银川城一月余也始终未攻下,此时孙殿英见自已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九日被迫下令退兵。至此四个月的“四马拒孙”战争,以孙殿英惨遭毁灭性打击而告终。但,留下的那条战壕,也留下累累白骨,尽管岁月摧残至今,七、八十年仍未平复,壕沟依旧。这次战役,宁夏地区,乌达地区饱受兵灾之苦,无数家庭流离失所,草场荒废,老百姓失去生命,战争创伤是无法弥补的。

最后杨玉忠又讲起一件事,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无意中在战壕北侧靠黄河边发现十几发诐遗弃的八二迫击炮的炮弹,还完好无损,他拉回家将一枚弹的顶端引信拧下,试图卖废铜换钱,谁知砸尾部底火时,弹药火苗从弹口喷出,刹那间烟雾弥漫,幸亏将弹头引信拧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想起来至今还心有余悸。后来告知父亲,父亲是当兵出身,说这东西不能留,太危险,父子俩连夜推到河边,抛进黄河。(待续)

(0)

相关推荐

  • 孙殿英盗宝时,为何脱掉慈禧裤子,还敲掉乾隆牙齿?实情令人愤怒

    过去与现在截然不同,尤其是在乱世,混混也能平地起高楼,成为人人害怕的当权者,比如说以盗墓著称的孙殿英. 孙殿英出生于1889年,彼时孙殿英还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混混,终日与市井游侠为伍. 在那个时代,人的 ...

  • 西北作家 || 高军:民国旧事 (节选)/四爷传奇

    民国旧事 (节选) 一  四爷传奇 文/高军 1641年,随着移民大潮,老祖宗被朝廷押解到义州县白水川,从此就在此荒僻野乡扎下根.生活虽然不甚富裕,却也算是小康之家.一眨眼几百年,到了民国,家境依旧丰 ...

  • “老婆峪”里忆乡愁(下)

    (三)武王保与陈义信 古有守城戍边的忠勇将士,今有报国杀敌的"人民功臣",他们的所作所为,凝聚成了一股股传承的力量. "农妇垦荒"故事中的女主人自立自强,最后感 ...

  • 马石山“十勇士”,生死关头不离不弃村民,突围集体牺牲

    作者:忘情 1942年,是胶东抗日根据地最为艰难的一年.这年11月19日,驻青岛的日军独立混成第5旅团主力,以及驻济南第59师团.驻张店独立混成第6旅团.驻惠民独立混成第7旅团各一部,共1.5万日军, ...

  • “东陵大盗”孙殿英遗臭万年,他的后人却为何如此受人敬仰?

    盗墓者的行径向来为人所不齿,而孙殿英盗东陵更是一度引起轩然大波.用孙殿英自己的话来说:满清杀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 孙殿英自称是明末孙承宗的后裔.孙承宗是明末的军事家,曾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负 ...

  • 孙殿英被俘,寸步不离两只普通木箱,里面是盗墓得来的稀世珍宝

    汤阴是豫北重镇,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里,是拥有千年历史的英雄之城.在新中国的革命史上,汤阴又是一个解放相对比较早的县城,在河南应该能名列前茅,甚至名列三甲. 那是1947年的春天,刘邓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 ...

  • 蓟县郭家沟温馨二姐四合院民宿,临近景区吉姆乐园,附近有果园!

    天津蓟县郭家沟吉姆乐园温馨二姐四合院民宿,位于蓟县下营镇白滩村,建于2015年,地理位置优越,郭家沟门口西侧,九山顶对面,距离车神架风景区三分钟,吉姆乐园五分钟,郭家沟五分钟,九山顶梨木台黄崖关在十五 ...

  • 卢沟谣 二声部 童声合唱 合唱谱 简谱+钢琴伴奏谱 改编

    卢沟谣 二声部 童声合唱 合唱谱 简谱+钢琴伴奏谱 改编 原唱欣赏:点这里 进入微店:点这里 为了创作这首歌,他听取了孩子们的意见.在创作的第一稿时,歌词第一句是"永定河,出西山,冲出平原北 ...

  • 焦作首条太行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老丁沟(二)

    前些天,听去老丁沟回来的朋友说:杏花林的杏树开花了,那一团团,一簇簇,粉白色的花,美的让人窒息,美的让人心醉. 为了弥补上次的遗憾,我忙里偷闲又来到老丁沟,这次去了炮楼和杏花林南边的步道,顺便看看杏花 ...

  • 冬天王汉沟(二)

    我们小声聊着天,颇有担心自己的俗音惊扰了村庄的这份宁静.继续向前走着,却看见慢悠悠走过来一只老狗,摇摇晃晃看看我们这些外来客,毫不惊奇甚至有些熟视无睹的样子,从我们面前走入小巷:一会儿,又看见几只鸡在 ...

  • 秋染五台豆村麻黄沟

     请点击上方"五台人"加入,投稿爆料请加微信:wutairen888 今天,我和刘同学给张同学送聚会相册 这是我第二次走近(豆村)麻黄沟,这里虽然如世外桃源般泉水潺潺,小鸟啾啾, ...

  • 喜马拉雅四大名沟~陈塘沟(二)

    陈塘沟,位于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是喜马拉雅山四大名沟之一."陈"意为运输,"塘"意为路,合并之意为运输的路,陈塘得名于修建萨迦寺时,大量木料从陈塘运输而 ...

  • 记游松坪沟(二):2001年景区条件有限,住藏民家,如此简陋的民宿

     星光下的木屋  车到白腊寨,天色如漆.汽车前行的过程中,能够感觉这灯火晦暗的山村呈狭长的腊肠状.司机帮我问沿途的住宿点,都说客满.于是心慌气紧,若没有地方歇息,只好露宿山林.一群从宾馆出来的年轻人裹 ...

  • 长沟方言二

    长沟方言二

  • 闲话麻黄沟(之一)

    二十多年前,读过花冠宇先生写的散文<麻黄沟记>,记忆颇深. 麻黄沟是宁夏与内蒙古的划界沟,沟之中心线即交界线.散文祥尽描述了六.七十年代的麻黄沟之美丽.使我耿耿于心,难以释怀,因此,几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