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博物馆镇馆之宝!白缎刺绣阳伞:本想出国赚洋人的银子
灶物者说
上个月去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展厅中,老远就看到一把白色带流苏的伞静静安置在一个独立展柜里,形状很“现代”,马上就反应过来,这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白缎刺绣人物太阳伞。
这把伞细节什么样?是什么特别的原因让它在一众精美丝织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镇馆之宝呢?
本期,灶物者带您走近一点,好好瞧瞧这把伞,再说说它背后的故事~
展柜中的阳伞
一把白色的阳伞
这把伞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柔和的奶白色,富有光泽。这与它的材质有关——缎。
现在看古装剧,很多街道上卖布的牌匾都写 “XX绸缎庄”,“绸缎”二字是现在人们对所有丝绸品种的总称。 “绸”代指除缎以外的几十种丝织品,而“缎”单独出现,可见它的重要程度和受欢迎程度。
缎这种丝织物相较于其它品种,出现的比较晚。它最早出现于宋代,那时候叫做苎丝。缎不仅是一种丝织物名称,也是一种织造方式。
缎纹织物和其它两种织造方式的区别
和其它织造方式相比,缎虽然也是用经纬线相交成型,但因为经纬线相交的次数少(至少隔两根才交织一次),更多的线能露在外面(浮长线长),所以光泽度比其它种类的丝绸都好。
而且,因为经纬丝线的交织方式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
比如说,这块地方隔四根相交一次,那块地方隔三根相交一次,这样做出来的丝绸,虽然颜色一样,因为结构不一样,就会出现暗花,非常漂亮。所以喜爱穿“一色质孙服”的元代人,把它发扬光大,明清时期,缎就成了高级丝织品的代名词。
清代交给内务府的缎子
这把伞有8根伞骨,将整把伞分成了八个部分,每一部分下面,靠近伞沿的部分都有一幅主题画。分别是:庭院教子、忽得任命、升官发财、灵猴献瑞、猎虎有功、仕途升迁、官至一品和荫庇三代。都是中国民间装饰的常见图案。
伞上的人物画
在这八个主题画的周围还有花草、蝴蝶等飞鸟的纹饰,让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在这八幅主题画的上面还有一些图案,有具有江南风情的亭台楼阁;有画着牌匾的牌坊,还有一些装饰漂亮的屋舍。
伞上的纹饰
看这把伞,有一个部位,你一定忽视不了,就是它的伞柄。这个伞柄可厉害了,整个伞柄用象牙制成,象牙被镂空雕刻树叶、花卉等各种纹饰,非常非常精致。
伞柄
同样使用了象牙的还有伞顶,被雕刻成一个人物的样子。
我刚看到这个人物的时候,看到脚底的束腰型仰覆莲座,第一反应:这是个菩萨啊,但仔细一看,发现问题并不简单。这个女子形象,浓眉大眼,很像外国人的五官,穿着中式阔袖的衣服,但衣领是18、19世纪西方流行的款式,最好玩的是她手里还拿着一把道教的浮尘,非常混搭~
伞顶部的“混搭”人物
为何如此乱?下一个标题就是答案!
打算去国外换银子
不知道为何这把伞留在了中国,但最初设计、制作它的人,是想用它赚外国人的银子。所以这把伞属于我们打造的外销品。
其实这个还是很好判断的。首先从颜色来说,中国古代,就算白色缎子再好看,家里人要都健在,是绝不会使用白色的。其次,从形制来说,中国古代也用伞,但形制和这种不一样。我们的伞都是从古代的“盖”这种东西而来,是平顶的。
莫奈 《散步,撑阳伞的女人》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副油画,莫奈的《散步,撑阳伞的女人》。画上面女子手里的伞和这把特别像。还有雷诺阿的《撑伞的女人》、莫里索的《撑伞的女人坐在树下》等画上面,女子也拿着同样的阳伞。
巧的是这些画的创作时间都是19世纪中后期,和丝绸博物馆的这把阳伞的制作时间差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19世纪,城市中央公园文化在西方国家流行起来,穿着华美衣裙、带着精致下午茶、撑起一把漂亮阳伞去公园聚会、散步成为那个时期西方名媛的重要活动。
莫里索 《撑伞的女人坐在树下》
这种阳伞个头并不大,拿丝绸博物馆的这件来说,我站在它旁边,感觉要是撑起来都不足以为我整个身体遮阳,要是打的不正,脸可能都要被晒上半边。可见,名媛出行的这种仪式感远远大于实用性,尤其是这么漂亮的一把伞。
我和阳伞
丝绸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向外输出的重要商品,也是西方最喜欢的中国商品之一。西方人想要蚕种的强烈愿望被刻在新疆丹丹乌里克遗址出土的“传丝公主”版画上;我们把对外交流的路线分别命名为: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新疆丹丹乌里克遗址出土的“传丝公主”版画
工业革命的发生、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原本的交流格局,虽然我们是被迫接受,但交流往来更为密切的这个事实不容忽视。
1497 年(15世纪末期),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出发,沿非洲海岸向南行驶,绕过好望角,随后他们经过印度洋,开辟了一条通往东方的航线。这使中国这个在欧洲人眼中富有传奇和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家真切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16世纪以后,荷兰、英国等国家先后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一批批欧洲人不远万里来中国做生意。越来越多的丝绸、瓷器等精美物品进入欧洲,在欧洲上层社会掀起了一阵“中国风”。西方的商人,带着金主的需求,在广州聚集、拿货,广州港繁华异常。
外销瓷器
迎来送往的广州港
广州南边就是广阔的南海洋面,亚热带季风气候,让港口四季不冻,有序变换的风向,有助于船只往来。广东省境内,河流纵横,连接周边各个省份,以广州为基点,连接内外水运,有助于商品运输至此。
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广东自古就成为中国海路对外交流的重要起始点、中转站。
唐《往五天竺国传》:“常于西海泛舶,入南海….亦泛舶汉地,直至广州,取绫绢丝绵”。
感受一下伞面密密麻麻的刺绣
唐以后,历代都非常重视广州港在贸易往来中的地位,公元1755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广州“一口通商”制度,一时间广州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海外贸易,风头无量。
清《广东新语》:“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从广州港出口的丝绸制品,有像丝绸博物馆这件太阳伞一样的成品;有还未进行加工成型的丝绸;还有那种未经过处理的原材料——生丝。
广东虽然桑树遍地,丝绸生产规模也不小,但很多质量上乘的丝织品,还得从江浙一带采办。像这件太阳伞,极有可能就是江浙来的丝绸运到这里,当地的匠人再按照订货需求进行加工。
阳伞局部
伞上面的图案全部都是广绣。广绣属于四大名绣——粤绣的一部分,所以具有粤绣那种画面丰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等特点。这件伞上的广绣还用了不同的针法,来表现不同的描述对象,比如说为了表现椰子树的叶子在光照下呈现的不同色泽,而用了抢针的手法,做出渐变等。
华丽的粤绣——女子衣服局部
除了刺绣,广州这里可以聚集了各种各样的匠人,来满足源源不断、稀奇古怪的海外订单。
英国人威廉·希克(William·Hickey)1768年到达广州,参观了十三行附近的店铺之后,他在游记中说到 “这里有玻璃画工、制扇工匠、象牙工匠、漆器匠人、宝石匠及各种各样的手艺人”。
那个时候,我们的文化就是通过这些手艺人及外销品输出国外。
伞上面有一个蓝色的、挂满风铃的尖塔,这个形象是位于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在不少外销品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伞上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17世纪一个叫尼霍夫荷兰人游历中国,把所见所闻都写在自己的《尼霍夫游记》里,书里面还有不少他自己画的画。他书中对大报恩寺的描写和图画,使大报恩寺成为18、19世纪很多外国人心中的“白月光”,是可以代表中国的符号。
首都博物馆《回望大明》展览中南京大报恩寺琉璃构建复原
灶物者再说
白缎刺绣人物太阳伞,本是一把根据西方主顾需求,订制生产的外销伞,却因为某种原因,未曾远渡重洋。
若当时哪位广州的人,看到这样的阳伞形制,可能会想象大洋彼岸的名媛是怎么去公园用这把伞的;若当时哪位西方姑娘拿到伞,上面的刺绣、文化元素也许会让她对万里之遥的东方古国遐想不已。
200多年过去,这把伞,将一切融为一体,呈现在观众面前,它是当时繁华的对外贸易的见证,也是文化交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