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小恙随感 //郭秀江
小 恙 随 感
文//郭秀江
眩晕是我的老毛病,近两年,特别是今年,发作得频繁了,最近一次是几天前的夜里。
本来已经睡下了,就觉得头不对劲。一晕上来,天旋地转,别说走动,挺都挺不起身来。就是躺着,也难受得要命。胃里一阵阵翻江倒海,吐得七荤八素,直至胃粘膜。
我的痛感神经敏感,怕疼怕得要死。曾说过:只要不疼,啥都能挺住。其实不然,晕也是挺不住的,啥病都够呛!
这时,就管不了许多了,什么窝不窝囊,利不利索全然不顾。看来人的这讲究那习惯,都是健康撑着的,没了健康,啥都讲究不起。
这时,老先生再累,再不耐烦,也做不到视而不见。水啊、药啊、盆啊,也得张罗着。至于动作的轻重,口气的冷热,就计较不得了。
此刻要不起什么自尊,什么志气,有志气别用人。
难怪一些病残老人,活得忍声吞气。
我真心实意地感谢现代医学,一粒“奥力保克”,在胃吐空后服下去,就慢慢入睡了,眩晕也缓解了。早晨起来,头还有些沉却不再晕了。再服一粒,凭以往经验,虽然一个白天都会有些睡意,但应该可以坚持份内工作的。尽管早晨抱起小孙子时,觉得他比平日重得多。
不巧的是老先生白天有事得出去,儿子上班时,说他中午回来。虽然我表态说没有问题,儿子中午还是大老远开车赶了回来,并点了外卖。老先生下午也急急忙忙往回跑。
傍晚时分,头就清楚如常了。
一位在医院专和药品打交道的朋友告诫我说:奥力保克副作用不小,常服会诱发老年痴呆。我哪敢常服,都是“临时抱佛脚”,顶多服过两粒就奏效,也就是个浅尝辄止。
事后,家人的总结是这样的:
媳妇说,据她观察,犯的几次眩晕都是看我穿的衣服少,估计着了凉。
有道理,着凉梗锥可不就“缩”,脑供血自然添了障碍。
儿子皱着眉头,口气有埋怨又无奈:“妈,能不能不那么晚睡!”
几年前犯病时,他曾划给我一道线:就寝时间不超过晚十点。天地良心,这道线基本是遵守的。
老先生就只有埋怨了:“说你吧,就是不听,整天弄那电脑,看手机,有啥用,死犟。”
说实在的,我用电脑的时间真是少而又少,多少天才能打出一篇文章来。偶尔抽空打开,就像地下工作者在敌占区发报似的。
我那刚刚一岁半的小孙子,看我打开的笔记本电脑,比见妈都亲。扑上来两只小手在键盘上又拍又打。就是想上电脑,哪里就有多少空。
至于看手机,就早早晚晚那点时间,白天得防着孙子,也就见缝插针看几眼,跟特务似的,哪来的”整天”!
对家人的分析总结,我一概未加反驳。本来嘛,有病连累了家人就乏了底气。让我很为自己身体的不争气愧疚,哪里还能反驳。再说他们的说法也有些道理,借鉴吧!
但心里还是不完全服气的:大家说的全是我的主观问题,主观问题说破天,也就是个发病的诱因。硬件的问题,才应该是病患的实质所在。如果真全是我的主观所致,如上云云,那不啻是我的福音。
人啊,没病时不知道健康的可贵,没老时不知老的艰难,不亲临其境很难做到将心比心。可真的亲临其境了,很多事都来不及了,最多也就是个“亡羊补牢”。
如果我年轻时体会到这些,重视一下身体的养护,也许现在会好很多。这不说回来了,归根结底还是我的主观问题。
2018年4月24日
作者简介
郭秀江 生于辽宁省抚顺市,在山区插过队,在工厂倒过班,由单位推荐上过大学,后从事技术管理。现为大庆市作协成员,黑龙江省老年书画研究会成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老年报》、中国石油报《金秋周刊》、《老同志之友》、《大庆作家》、《大庆晚报》、《大庆石化报》、《热土》等报刊杂志,近年作品见于辽东网。
画者,行者,在路上…...
——杨咏墨
关注 “百荷书房”,阅读全本小说和作者文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