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管在学什么东西,如果你学习的门径不对,不管你学习有多么用功,都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的。——是自己对诗的好坏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能知道什么样的诗是好诗,什么样的诗是不够好的诗。没有入门的爱好者,与其说是看诗,不如说他是在看作者。如果给他一首不出名的且无标明作者的诗让他辨别优劣,他就无所适从。没有入门的爱好者基本上都是这个状态的。已经入门的爱好者则不然,他不但能找出不知名的优秀作品,甚至还能发现破诗中出彩的句子。不仅如此,他还能够准确地指出名篇里的瑕疵,不被名篇或不被作者的名气所迷惑。如果你不具备准确地判断诗词好坏的能力,你就只能在原地打转,永远都不可能有进步。很多人改诗都是越改越破,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哪些地方需要改,毫无目标,一通瞎改。有朋友会问,现在的诗词入门不都是讲平仄、对仗、押韵之类的“格律知识”吗?掌握了这些知识难道不算入门吗?先纠正一个错误的说法。现在大多数人口中的“诗词格律”,其实只是诗词声律而已。王昌龄在《诗格》中说:“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四声、平仄、律句、粘对只是诗里的“声”的部分,和诗里的“意”没有任何关系。合乎近体声律的东西不一定都是诗,道理很简单,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挑几十个字按照近体声律规则来排列组合。这样组合出来的东西虽然完全符合这套声律规则,但它不一定是诗。能分别四声、平仄,不过是辨音而已,在有拼音和音标的今天并不是什么难事;归根到底,这些东西都在“声”上打转,并不涉及对“意”的讲究。你想下象棋,不管是下得好坏,除了知道棋子的走法之外,还得知道赢棋的规则。一盘棋怎么算赢都不知道,光知道棋子的走法又有什么用呢?但你也不能说棋子的走法不重要。因为,只要是下象棋,就必须遵守这套棋子的走法。写诗也一样,只要你写的是近体诗,就必须要遵守这套声律规则。归根结底,这套声律规则只是一套规定,它并不会对作品的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诗是有不可违背的艺术规律的,比如:语言要准确、细节要生动、立意要高妙等等。唐朝以诗赋取士,如果诗的好坏没有硬标准,那还怎么通过诗来选拔人才?由此可见,诗的好坏必然是有硬标准的。读《哈姆雷特》,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并不能证明“文学作品的好坏没有标准”相反,这句话已经把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标准告诉了你: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能够经得起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挖掘。这句话是说:《哈姆雷特》本身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如果说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诗就一定好的话,那最悲伤的诗一定就是哭丧时的那些无意识的呻吟。这些呻吟大多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真情流露,痛彻肺腑。我们把这些无意识的呻吟全都记录下来,就成了最悲伤的诗句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对他人丧亲之痛的切肤之感,并不是来源于他们哭嚎的词句,而是因为看到了他的表情、动作;听到了他悲戚的声调;甚至是感慨于他的生平遭遇。《文心雕龙·练字》篇把这个问题说的很明白。刘勰说:“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讽诵则绩在宫商,临文则能归字形矣。是以缀字属篇,必须练择。”这句话是说:我们的心声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语言又必须通过文字来保存流传。在诵读时,作者心声的展现有赖于音调的高低起伏;而写作时,想要展现自己的心声,就只能通过文字了。因此,在写诗作文之时,必须重视炼字、择字。文学创作是一个由情思到言语再到文字的过程。我们的内心所想必要通过文字来表现。所以,古往今来的诗人为了让文字能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都强调要择字、炼字。炼字之前,其实还有择字功夫:——你要知道哪些字能用,哪些字不用,哪些字是活泼泼的字,哪些字是没有生命的字。我们经常说驱遣词汇,试问没有词汇你驱遣什么?没有词汇又拿什么来表达?因此,对初学者来说,一味强调情感真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想把握住自己的情感并且很好的表现出来,词汇的积累和拣择是第一步。大家真想在诗上有所提升的话,平时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词汇。这比费尽心机,耗尽心力地去寻找打动自己的事、打动自己的景色要快速得多,也有效得多。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写诗的诗法,是为了让作者能够更有保障的写出一首好诗。好诗既然有标准,诗法也就随着这个标准自然而然的产生。诗法对每个学诗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它是在告诉你,诗的语言要怎样组织;要怎么做才能把写出来的东西变成诗。天赋当然也是重要的,但现在总有人喜欢强调天赋,事实上,强调天赋无太多意义。就算你对这个世界非常敏感,每天都有东西能打动你,都有东西能勾起你的情绪。但是,你没有经过有效的文字训练,就没有办法把这些情感用文字很好地表现出来。老天给了你十分的天赋,你却只能表现出两分,最后写到诗里的,也就只有两分。而另一个人是普通人,他对这个世界并不这么敏感,十天八天才有一件事能打动他,但是他接受过有效的文字训练,他有能力把这仅有的一次感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天只给了他五分的天赋,但是他能把这五分的天赋全部发挥出来,写进诗里。天赋虽然只有五分的普通人,写出来的诗却能比天赋有十分写诗只能表现两分的你要强三分。我们大多数学写诗词者都有相对的文学功底,只要我们选对了学诗的门径,经过个人有效的文字训练,诗词入门是不在话下的。
作者简介:陈星,1951年出生,退休于厦门人民银行。写有格律诗词近千首,曾在某微刊担任诗词专辑编辑,有诗词入选《第三、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诗词》报等;在全国诗词联大赛中获过奖。写诗有感而发,拒无病呻吟,追求诗味和文采,力求文字表达精准、意脉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