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虎头兰,光强对兰科植物的影响
西藏虎头兰(Cymbidium tracyanum)来自于兰科,兰属。Cymbidium,兰属,kymbe小舟+eidos相似,指唇瓣舟形。
关于兰科植物其实蛮难写的,他们家族种类多。其中很多以颜值出名,关于她的研究,功效什么的很少有记载。也好,就做花瓶也不错。
关于这西藏虎头兰,第二次看见他了。能确定的是,他肯定是多年生植物,这次看到的和去年同一个位置。感觉有生命的东西,让他不改变,似乎除了塑封起来和外界完全隔离,就只能通过周而复始的更替了。
和小鹤讨论笛卡尔的我们的肉体仅仅是一堆没有生命的血肉而已,只有在灵魂入住以后,才会真的活动起来。我们睡着的时候就是灵魂暂时离开身体,而在一个人死亡的时候——其实他并不是真的死了,而只是灵魂厌倦了肉体,离开它而已。和寄居蟹在一只贝壳里住腻了,离开它另找一只更舒适的贝壳是同一个道理。
他回我,这样的想法我也有过,但被自己否定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喜怒哀乐我的记忆都和我的大脑密切相关,而不储存在灵魂里。
好有思想的一个人,他的每句话,我都想记在笔记本里。所以那周而复始的虎头兰是不是去年的虎头兰呢?大概不是了,可是他们那么像。我想,在历史的时空里肯定也出现过一个和我很像的人,就像这一朵花像去年的那一朵。
找到一个关于兰科生理方面的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是大二时候学的。所以现在借这篇文献零零星星的复习一下,积累一些碎片知识。
兰属植物一般生长于疏林中或林缘地带,主要接受散射阳光,极少面对阳光直射。但兰属中有一些种类作为附生植物长在树干或者林冠,国产兰属植物中60%以上的种类为附生或兼性附生。
兰科植物的生活型经历了由地生到附生的进化历程。有研究认为,植物生长在林冠的好处之一是增加对光的获取。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物质和固定的能量几乎驱动了整个地球上的生命活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既与植物自身有关,也受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大气CO,浓度以及营养等)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的光合反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提供同化力形成所需的能量、活化参与光合作用的一些酶和促使气孔开放以及调节光合机构的发育。
但是当植物叶片吸收的光能超过其利用能力时就会产生过剩光,这将会造成光合机构活性的下降,发生光抑制,尤其是光系统Ⅱ的光抑制。
由于光系统Ⅱ的损伤速率与光强成正相关,所以生长在强光下的植物能通过增加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来减低光系统Ⅱ的损伤速率。
自由基的产生主要和过剩光能相关,生长在强光下的植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热耗散能力,能将过剩光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从而减少自由基的产生。
高光照强度所引起的气孔导度和碳同化能力的下降会使得光系统I受体端过度还原,从而导致光系统I的光抑制。
由于引起光系统I受体端过度还原的羟基自由基是由光系统Ⅱ传来的活性电子所生成的,因此光系统I的光抑制可以通过阻断线性电子传递得到缓解。
此外,光系统I受体端的氧化还原态还受环式电子传递的调控,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可以避免光系统I受体端的过度还原。
兰属植物大多生长在光照较弱的林下,而附生兰属植物西藏虎头兰能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生长良好。通常在附生环境中,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供应,水分的医乏会限制叶片气孔的打开,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是影响附生植物生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强光容易引起叶片过度失水,进而引起气孔关闭,加剧光抑制的发生。
环式电子传递和热耗散活性的提高或激发是植物在干旱和强光胁迫下耗散过剩光能、减少光抑制发生的重要策略。
附生植物被种植在高光下时,可以通过增加热耗散来消耗吸收的过剩光能。目前关于光系统I活性在光保护中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木本植物。
对于附生兰属植物如何适应高光,尤其是环式电子传递在附生植物适应光胁迫中的作用所知甚少。
根据前面分析,我们推测附生兰属植物西藏虎头兰在强光下可能通过增加环式电子传递和热耗散能力来进行光保护,从而使其能适应更强的光环境。
西藏虎头兰的介绍先到这里吧,对植物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待兰科植物,给与太多光照,不好。想起了学校那株叶子被烈日筛焦的扇脉杓兰。
参考文献:
(1)西藏虎头兰和墨兰对强光的生理响应匡美龄,张石宝(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