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诗录(二)
听音乐,抄写2016年写的短句,大致比较了一下,确实不如2015年的。
今天家里人鼓励了我,说我应该赶紧出本书,家里不容易能出个诗人,我差点就钻到桌子底下,我一直说聊点别的吧。其实完全是爱好而已……
而且之前已经被y批评的一无是处了,一直强调我不要走徐志摩的路子,要多了解当代诗歌,他说你不了解他们诗歌的好与坏,就很难提升自己,我作为编辑应该知道没有新意,就很难给人想读的欲望。我还是觉得他批评我太狠了,他说敲钟要敞亮。
可是,往前走一步确实不容易。近来读了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和绝望的歌。有些句子,模仿的写,感觉还是缺少什么。
昨天看微博廖伟棠提到说,我们要从什么画面里找写诗的灵感,唤起诗性。
我想到的不是画面感这个东西,如果这个画面感存在,可能也只是为数不多的,而大多是冷色调的,比如一个人的背影,我反复比较过这个背影,在你陌生和熟知之后,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是你匆匆一瞥看到的这个背影更深刻,还是当你对这个人物投入感情后再想到这个背影更深刻。
在我这里,答案应该是第一个。所以我不太赞同所谓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你最初见到她,你在完全不了解她。怎么会莫名产生一种美好?任何面貌,说话方式等等,都只是一个模糊的表象。
我虽然不记得当时她穿的衣服的颜色,应该不明丽,但风格会刻下痕迹,比如长款外套,这是根据她往常穿衣搭配再填补的一种记忆,再比如走路的节奏,这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当时,季节大概是初冬,杨树也只剩清晰的枝干,生命的脉络清晰,附近车辆很少,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是我未曾熟知的路线,只是知道她要去目的地。
上上周,我特意去了一趟那个目的地QH校园,但是没有走那条她走的街道,所以这个是无法在画面感中再次填补的。还有,你可能也无法再记得当时她是从道路旁的左侧还是右侧走到前方的。
因此,这样的画面感给人的灵感是有局限性的,很难再用时间填补这个空缺,不可能让现在的她重走一遍当年的那条路,用同样的步调,穿同样的衣服,保持同样的高冷,难以写成一首诗。
色彩(明亮的),梦境,复杂的情绪,灵感,或是记忆,更有可能唤起诗性,即兴作诗可能会更好。
PS: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成为永远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