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曾有个盛极一时的私家园林,至今都鲜少有人知晓!

来源:火狐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江记忆》专辑

原标题:临江芗林往事   

清江记忆专辑是由樟树本土文化学者陈怀生老师倡导,自媒体人黄琼、青年作家吴国林老师和乡村创业者杨胜羽联合发起成立的,旨在发掘、整理、传播樟树本土(原清江县)的优秀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向的公益性文化宣传栏目。诚邀大家积极投稿,将更多的关于樟树美图、美文传递给更多樟树人;投稿请加微信号:bv0795

故乡樟树市临江镇,历史上曾是军、路、府、县治所在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沉淀,当地政府正致力打造“千年古府,醉美临江” 4A古府景区 ,发掘了诸多历史人文古韵。今抛砖引玉,拂去历史尘埃,查阅地方文史资料,寻找芗林遗迹,略记此临江芗林往事。

临江府

徜徉在古镇的老街旧巷,轻踏青石板路,穿越千年,来到南宋建炎初。此时北方女真南侵,靖康蒙难后,中原豪门贵族纷纷南渡避乱,偏安于江南。几经战事,疆界逐渐稳定,北伐复国无望后,他们渐渐无奈定居下来。

位于江右的临江军也迎来不少北方名人仕族,这些社会精英的融入,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北方豪门贵族们的高雅精致生活也随之流行。他们怀念中原故国家园,于是在当地依照昔日中原园林风格,精心修建私家园林,种上梅竹兰卉,约上同僚好友,畅游饮酒,吟诗作词,暂把清江作汴州,激荡北伐复国之志,寄托明月思乡之情。

临江府

临江私家园林建设此时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涌现了芗林、盘园、西园等当世名园。南宋名臣向子湮也于绍兴间致仕,退居清江五柳坊百花洲,筑芗林读书,在临江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古镇小巷

向子諲(1085年—1152年),百度显示说是临江人。其本开封人,居清江(临江),丞相向敏中五世孙,宪肃皇后(神宗皇后)再从侄也,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宋史》有向子諲传。向子諲出生名门世家,幼时就表现天资聪颖,“自少年已负隽声,五岁诵书,日记数百言,七岁通书数。”成年后更是识达才高,辅以文雅,不仅在为官治理上颇具才干,且能诗画,善作词,其书迹传世,人多宝之。著有《芗林集》、《酒边词》、《芗林家规》等,现仅词集《酒边词》存世,该词集以南渡为界分为江北旧词和江南新词二卷,文学界声望颇高,被称作“步趋苏堂,以枯木之心幻出芳华,酌元酒之尊弃置醇味。”为历代词家研究推崇。

向子諲《酒边词》

元符初,向子諲以恩泽补官,三迁知开封府咸平县,期间嫉恶如仇,不畏豪强,秉公执法,清正廉明,颇具政声,政和五年,遭豪强报复弹劾罢官。宣和间,复起任江淮发运司属官,因功绩迁淮南转运判官。靖康元年钦宗任命他为开封府尹,惶恐称谢,固辞。后改除直龙图阁兼淮南荆湖制置发运副使。靖康之变,金国入侵,他率兵勤王,坚持抗金,建炎三年(1129年)知潭州期间,率军民抵抗强大的金兵,直至城破巷战,侥幸得以身免。后官至户部侍郎、徽猷阁直学士。因上章反对与金使议和,忤秦桧意,被迫辞职,退居临江。

古府文化建筑

靖康之变是宋朝的转折点,向子諲也从达则兼济天下做一能臣干臣的理想和士大夫安定富足的生活中警醒,卷入动荡的历史旋涡,毅然投笔从戎,投身于山河破碎血与火的抗争之中,表现了当时士大夫爱国不屈的应有气节。在无法扭转的历史潮流面前,不愿与秦桧等投降派同流合污,被迫退隐清江。

师姑井与东门庄

归隐后的向子諲醉心山林,在芗林美景中回归自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盛,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莲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虽然远离了官场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但仍然忘不了故国家园,渴望重返中原。“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拼却长年,不改当年观,忍问神京安在?”带着深深的遗憾,向子諲终老芗林。

待修复的接官亭

出身名门的向子諲非常注重家族门风,重视后代教育。隐居清江十五年,积累致仕俸银捐入郡痒建经史阁,又以监书数千百卷充入之。为临江郡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并专门著《芗林家规》教育勉励后代。经史阁又名尊经阁,后为六贤祠,供奉宋临江军本土二刘三孔和向子諲六位先贤。后人为纪念向公,在芗林遗址旁建芗林书院。

文化长廊 向子諲

另据史料载:宋高宗书芗林二字赐其臣向子諲,字大径尺,龙文龟画,妙绝一时。群公在廷惊顾动色,於乎盛哉,未曾有也。子湮奢上之赐,移书孙兴公请铭并序刻碑为纪。序曰:两浙转运使右朝请议大夫秘阁修撰向子諲,博极群书,尚友千载,治一室,手植众香草环之,而读离骚其中,自号芗林居士。建炎末,崎岖兵乱,转徙江汉间,年四十余,上书谢事。徘徊玉笥之下,淦水之滨,登高择胜,筑室居焉,艺兰九畹,采芝三秀,千葩万卉,罗生堂户,真得所谓芗林者。

临江家风

芗林碑旧在郡东门外道旁,明永乐中,郡守刘翼南移置郡痒,并跋其后曰:郡东门去道凡百步许,有石碑屹立于荒烟蔓草中,余下马磨苍藓而读之,乃宋高宗书芗林二字赐其臣向子諲者.......余善子湮富贵而知所务,又嘉父老不遗其迹也,乃移置于学宫。明万历二十二年明伦堂右建明德堂,余屋以储各碑记,宋高宗御书“芗林”、宋刻“朱子像”诸碑在焉,后撤其屋,而诸碑露立风雨中矣。清嘉庆二十二年,移置章山书院,碑残,损失一“芗”字,惟“林”字及铭词犹存于石。咸丰五年,章山书院毁于兵,芗林碑亦遂失。

子諲曾自叙:“芗林居士卜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所谓百花洲者,因苏东坡而得名。”当时百花洲地理环境清幽雅致,所以向子諲相中筑庐卜居。“本负郭平地,旧亦人家阡陇,故多古木修兰。”子諲归隐之后,在此因地乘便,造了芗林,其建造极天工之能事,亭台楼榭,皆可赏玩;樾荫所泊,森然以寒;宅傍入圃,步步巧妙,最有思致。除了梅花之外,又广植桃李海棠、木槿兰花等奇葩佳木,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为当时园林之极品。当时临江著名私家园林有芗林、盘园、西园等,以向子湮之芗林和任子严之盘园最盛,名满江南,是士大夫念念不忘、心心向往之所在。而芗林主人向子湮出身名门,在朝庭上受君王重用,盛年之时却挂冠归隐,功成名退,令人钦羡。同时向公又是一上马能杀敌,提笔能诗词,辛弃疾一样文武全才、气节清高之人,更是令广大士林钦佩敬仰。加上宋高宗手书芗林碑这个金字招牌,一时名遍江南。人们纷纷慕名前来拜访参观,题诗赋词。

吟香书屋

时枢密使左丞相周必大在《跋临江军任诏盘园高风堂记》中曾描述:“清江,江西一支郡耳,而士大夫未至者必问向氏芗林如何?任氏盘园如何?其至则未有不朝芗林而夕盘园也。”可见芗林、盘园之盛名。

淳熙十四年,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为临江另一园林“盘园”建成而作的《水龙吟.断崖千孤松》前有小序中,也不忘盛赞芗林。“盘园任帅子严,挂冠得请,取执政书中语以“高风’名其堂,来索词为赋《水龙吟》。芗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书所赐名也,与盘园相并云。”相似的经历,稼轩不禁发出:“叹息芗林旧隐,恨当年九老,图中忘却,画盘园路。”的叹息。为盘园赋词,辛弃疾却在词中把“芗林”与“盘园”并提,说明“芗林”在当时园林中的名气之高,也反应了对园林主人向子諲品德气节和文学造诣的尊崇。

清江户局

向子諲仲子向浯,字伯源,尝从理学大家胡宏讲学,静重端恪,绰有典刑,谢事归居乡里,又与朱熹友善从游,《临江府志》载:“朱子尝寓芗林讲学,盖屡过而且止焉。”朱子于芗林开堂讲学,作“芗林”诗赠之,并应向浯之请为《向芗林集》作序。其题芗林诗云:
东皋溅寒水,西崦饶清阴。
南埭奎壁丽,北垞静且深。
入门流绿波,竹树何箾椮。
积石象云壑,高堂杳沉沉。
左通云水区,右径梅杏林。
......
怀旧复惆怅,命酒聊同斟。
饮罢我当去,握手清江浔。
数十年后,杨万里过临江军,慕名拜访子湮孙向虎,得以同游芗林,感叹芗林之盛景作芗林咏50首,详尽的描写当时芗林景置,五十咏分别是:《芗林》《百花洲》《虎川》《企疎堂》《 丛桂》《 兰畹》《海棠洞》《 北垞》《桃李蹊》《 醉石》《 东皋》《鹅篆滩》《槐阴墿》《 梨花原》《通幽径》《 玉井》《竹斋》《 寓斋》《 南埭》《 过花桥》《 碧梧垷》《 墨坳》《岁寒亭》《 读书堂》《 归来桥》《幂翠庭》《 菊坡》《有山堂》《 泛宅》《听水亭》《驾月桥》《山斋》《 三老亭》《折蔬亭》《 退斋》《 文杏坞》《 雪台》《 柑子园》《放鱼矶》《 连辉观》《碧芦潨》《无热轩》《 柔桑陌》《 药栏》《芙蓉沜》《 西崦》《 瓜田》《 白鹤亭》《松湖》《 梅坡》 。      从诗名就可以看出芗林景点众多,景置及建设规模宏大。今摘二首:

百花洲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草。
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百花洲,在城北距芗林里许,相传晋陶侃读书处,有百花寺。)

虎川

居士欹黄帽,曾来照晚晴。

至今虢虢虢,犹学咏诗声。

(虎川,在郡治东南,唐鲁季文庐父母墓,每患汲江水稍远,忽一虎于庐前跑地得泉,人以为孝感。)

乾道九年(1173)诗人范成大过临江,慕芗林之名,冒雨前往游览,对其中的景置亦有所描述。“子諲殁后,诸子修葺墙后院池, 搴芳诸亭,亦不草草......出芗林,对门有荒园,甚广,未及葺。中有严桂大数围江乡无双者。伯恭欲为堂,亦不果。”并提到,芗林布局有图本行世,可惜图本今已不见。此时向子諲已去世20余年,在向子諲后人修葺下芗林景物与结构仍保持旧貌。

千年以后,盛极一时的芗林和它主人早已随历史湮没,芗林遗址如今也只能从地方志和相关史籍中考证。

宋临江军城图

明洪武临江府城图

从历代地方志及郡城图可见百花洲芗林应在城内东北,即城内东门至北门间。宋郡城图(明洪武刊)、洪武、弘历、隆庆府志刊郡城图都标志芗林在城内东北。而县志记载却有分歧,最早县志明崇祯志载:百花洲,在郡城内,县治北,宝寿寺右,宋侍郎向子諲致仕居寺左,植花卉于其上,今废,旁有塘池一区,尙有洲渚之意。但该志又云:芗林在城东门外,宋侍郎向子諲致仕别墅。清乾隆县志载:芗林,《名胜志》在县东门外。又载:郡城内县治北百花洲为芗林故地,朱子芗林诗可考信也,今据《范石湖集》又以为在东门外,姑两存之。道光志记载也与乾隆志相同。而后清同治县志却载:百花洲,在郡城内县治北,宋侍郎向子諲芗林故地也,朱子芗林诗可考信也,而曹氏名胜志以为在东门外者,误矣。认为应该在城内。可见百花洲芗林在郡城东门外,还是在城内存在争议,古人观点也不一致。

明隆庆临江图

清同治临江图

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后,我有一种假设,造成这种分歧是古人把百花洲和芗林当做了同一地点,因芗林近百花洲而误。从宋郡城图看百花洲确在城内东北,而五柳坊和虎川这两处芗林重要参照地以虎川更近百花洲,五柳坊在城东又稍远。
向子諲居清江五柳坊说明芗林应在城东或东门外。所以最早崇祯县志就注明百花洲在城内;芗林在城东门外,宋侍郎向子諲致仕别墅。但又说向子諲致仕居城内百花洲宝寿寺左,令人不解。至于明清方志郡城图芗林碑都标志在城内东北,很可能是因为明永乐间将芗林碑由东门外移置城内所致。
与向子諲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范成大亲自游历过芗林,并在《范石湖集》中明确记载芗林在城东门外,应该准确无疑,故《名胜志》采用其观点。诸多史料也记载芗林碑旧在东门外,至于碑为何立在城外,还是立碑处本就是芗林遗址,只能是千古之谜,留待后人考证了。

百花洲遗址

如今在荣军医院后东门庄至北门恒富雅苑一带有一静僻道路叫芗林路,临江人大多不知其名,唯有一小小路标静静立在路旁,与周边的田畈、村社、水塘、房屋诉说着千年前的繁荣。

芗林遗址与东城门遗址

历史上的名胜,或久经风霜侵蚀,残败不堪;或几经更代动荡,毁于战火;经受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后,能保留其原有风貌的微乎其微,留下的只有残缺遗憾和回忆。昔杜牧游石崇金谷园遗址叹息“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但先贤不畏权贵,爱国不屈,孤洁清高,耕读传家的精神值得敬仰传承,芗林文化也为临江留下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故略记此芗林逸事以为纪。2021年元月,临江胡氏记。

作者简介:胡毅坚,笔名火狐,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临江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