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杜甫的诗秋兴八首其五全诗赏析

时间:2019-02-17 20:52:49    来源:古诗文网    作者:未知    点击: 146 次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翻译

  蓬莱宫正门遥望的就是终南山,大殿很高,殿上接露水的盘子放在直上霄汉的金铜铸就的大柱子上。

  这宫殿金碧辉煌比得过昆仑山瑶池,气象祥瑞比得过紫气中的函谷关。

  彩云中宫娥撑开了雉尾的宫扇,旭日照在金丝龙鳞上使皇帝看起来更加容光焕发。

  忽然间惊醒,我已在这沧江上病卧了快一年,曾几何时我不也在那气派的大殿上参与过朝政么。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唐代诗人秋杜甫于唐大历元年(766)秋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此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赏析

  《秋兴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全诗感物伤怀,借深秋衰惨冷寂之景抒写人之暮年,知交零落,漂泊无依,空怀抱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

  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穿插着轻快欢乐的抒情。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

  《秋兴八首·其五》(即本诗)诗人杜甫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说实在的我自认这首诗主要写了宫廷的气派,和秋天的联系只在诗人最后的一句里,即“一卧沧江惊岁晚”里,天气已是岁晚,即秋天时节,“我”的境况为病卧沧江,越是凄切,就越发想起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前面几乎夸张的描写其实都是为了突出诗人现在悲剧性的处境而已。

  前面的“蓬莱”,“霄汉”,“瑶池”,“东来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这些都将帝王神化了,可是最后一句一下回到平凡的生活中,曾经殿上议政的诗人,已是久病不起漂泊在江湖中了,神化一下就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变得让人失望起来。可以说诗人在这里越是将朝廷描绘得如何辉煌如何风光,越会让人们看到朝廷虚有其表的一面。诗人用自己的失意对国家的风雨飘摇进行了揭露,也对国家迷茫的前途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诗人使用对比这种修辞方法时,可以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是将对比作为了全诗的点睛之笔,即一下子切题又将观点一挥而就。在理解这首诗的时候只注意写宫廷和只注意写诗人自己的境遇都是不对的,少了谁诗人的主题都不会被完整地理解。

  有人说过把诗写的充满浪漫首推李白的夸张。其实这首《秋兴八首》里也有浪漫和夸张。这里杜甫的夸张用得比李白少些飘逸,但却比李白多了几分质朴。想把夸张用得朴素,文字上似乎不可能,但是在条理或者说逻辑顺序上用点心也是可以做到的。这首诗告诉我写文章不要随意捡来写华丽的词汇堆在那里就算了,而是要言之有物,言之可信,言而有理。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锁点朝班”,这两句是回忆从前曾在宫中与众大臣一起朝见皇帝,如今沧海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了他的忧国之情。悲壮苍凉,意境深远。

  「后人评诗

  《唐诗品汇》:刘云:律句有此,自觉雄浑(“西望瑶池”二句下)。

  《唐诗评选》:无起无转无叙无收,平点生色。八风自从,律而不奸,真以古诗作律。后人不审此制,半为皎然老髡所误。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常吉曰:以下几诗,但追忆秦中之事,而故宫离黍之感,因寓其中:“蓬莱宫阙”,言明皇之事神仙;“瞿塘峡口”(见“其六”),言明皇之事游乐;“昆明池水”(见“其七”),言明皇之事边功,而末但寓感慨之意。吴山民曰:起联皇居之壮。蒋一癸曰:因开宫扇,故识圣颜,有映带法。周明辅曰:只就实事赋出,沉壮温厚无不有。梅鼎祚曰:八首皆有大声响,余得“玉露”、“蓬莱”、“昆明”尔。

  《杜臆》:极言玄宗当年丰亨豫大之时,享安富尊荣之盛。不言致乱,而乱萌于此。语若赞颂,而刺在言外。……家有丰考功《秋兴帖》写“蓬莱宫阙”诗,尾自注:“仙”(阙)误作“宫”,……盖下有“宫扇”,字复,宜作“仙”。

  《唱经堂杜诗解》:“点”字妙。先生此时之在朝班,只如密雨中之一点耳,虽欲谏议,亦复何从(“几回青琐点朝班”句下)。

  《钱注杜诗》:此诗追思长安全盛,叙述其宫阙崇丽,朝省尊严,而伤感则见于末句。

  《杜诗详注》:陈泽州注:此诗前六句,是明皇时事;“一卧沧江”,是代宗时事;“青琐”“朝班”,是肃宗时事。前言天宝之盛,陡然截住,陡接末联。他人为此,中间当有几许繁絮矣。……此章用对结,末二章亦然。卢德水疑上四用宫殿字太多。五、六,似早朝诗语。今按赋长安景事,自当以宫殿为首,所谓“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也。公以布衣召见,感荷主知,故追忆入朝觐君之事,没齿不忘。若必全首俱说秋景,则笔下有“秋”,意中无“兴”矣。此章下六句,俱有一虚字、二实字于句尾,如:“降王母”、“满函关”、“开宫扇”、“识圣颜”、“惊岁晚”、“点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叠足”之病矣。

  《围炉诗话》:此诗前六句皆是兴,结以赋出正意,与《吹笛》篇同体,不可以起承转合之法求之也。

  《唐诗成法》:此思昔日之得觐天颜也。七开笔说今日,八合,方是追昔。

  《网师园唐诗笺》:上半盛写宫阙之壮丽,三、四句写朝省之尊严。

  《唐诗别裁》:前对南山,西眺瑶池,东接函关,极言宫阙气象之盛,无讥刺意(“蓬莱宫阙”四句下)。追思长安全盛时,宫阙壮丽,朝省尊严,而末叹己之久违朝宁也。

  《读杜心解》:五章以后,分写“望京华”。此溯宫阙朝仪之盛,首帝居也,而意却重在曾列朝班,是为“所思”之一。“沧江”带“夔”。“岁晚”本言“身老”,亦带映“秋”。

  《杜诗集评》:吴农祥云:极刺时事而雄浑不觉。徐士新云:“蓬莱宫阙”言明皇之事,神仙不若指贵妃为当。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杜公“蓬莱宫阙对南山”,六句开,两句合;太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三句开,一句合,皆是律绝中创调。

  《杜诗镜铨》:此思长安宫阙之盛,而叹朝宁久违也。前六句直下,皆言昔之盛,第七,一句打转,笔力超劲。陈秋田云:下四首不用句面呼吸,一片神光动荡,几于允迹可寻。吴瞻泰云:此处指拾遗移官事,只用虚括,他人当用几许繁絮矣。

(0)

相关推荐

  •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第A11版:月光城·文学

    仇媛媛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当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可我们只知道他在政治变革上的拗劲,很少知道他在赏景审美上的细腻. 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 ...

  •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赏析

    一君木子 秋兴八首·其五 唐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评析 <秋兴八首> ...

  • 四月读书记

    四月读书记

  • 杜诗七律赏(98)杜甫·秋兴八首其五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蓬莱宫殿遥遥对着壮丽的终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承露铜柱高二十丈直冲霄汉之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西望曾有瑶池王母降临过长安, 东来紫气满函关.东看紫气祥云也曾来自函 ...

  • 千家诗(一百二十三)——秋兴八首之五

    秋兴八首之五 杜  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律诗部 ...

  • 一卧沧江惊岁晚

    入秋之后,气温一天天降低,眼底的风景也变了格调,尤其是过了霜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免不了会生出些伤秋岁晚的迁逝感. 物逐情移 楚辞<九辩>里,宋玉伤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 ...

  • 赵孟頫28岁时作品《杜甫秋兴八首》,笔圆墨润,筋丰骨健!

    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八首>,此卷书杜甫秋兴八首.款署:"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也.子昂重题.至治二年(1322)正月十七日."据此知该卷书于元初至元 ...

  • 赵孟頫28岁行书《杜甫秋兴八首》

    赵孟頫行书欣赏<杜甫秋兴八首长卷>之四首 纵23.5厘米 横261.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沈同樾捐赠) 此卷书杜甫秋兴八首.款署:"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也. ...

  • 赵孟頫28岁《杜甫秋兴八首》欣赏

    宋朝宗室出了很多书法高手,看看宋徽宗赵佶24岁写的千字文,你就得相信天才的存在:而看完赵孟頫28岁写的字,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有些人真是为书法而生的. [终] 书法字帖·企业二维码

  • 「愙斋书法」赵孟頫28岁时曾写下《杜甫秋兴八首》68岁时重跋此文

    「愙斋书法」赵孟頫28岁时曾写下《杜甫秋兴八首》68岁时重跋此文

  • UC头条:「愙斋书法」赵孟頫28岁时曾写下《杜甫秋兴八首》68岁时重跋此文

    那那代珊教书法09-15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 ...

  • 董其昌80岁作楷书《田家杂兴八首》

    董其昌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万钟并列. 他17岁开始学习书法时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22岁学习绘画时师法黄公望,以后又遍学诸家 ...

  • 董其昌80岁楷书《田家杂兴八首》笔笔到位(高清放大)

    董其昌(1555-1636),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擅画山水,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田家杂兴八首> ...

  • 董其昌80岁楷书《田家杂兴八首》

    ...... 董其昌(1555-1636),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擅画山水,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田家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