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的远征,500万人马竟遭惨败,亚洲最强帝国因此崩溃

众所周知,隋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便是隋炀帝杨广对高句丽战争的失败。

这场战争,隋朝出动113万士兵,加上沿途民夫超过500万人,均达到整个世界古代史之最高峰,如此滥用国力,却因为杨广个人的奇葩虚荣心,做出种种荒诞决策,屡次被高句丽人拙劣的诈降计所欺,贻误宝贵战机,最终遭致惨败,直接让一个当时亚洲甚至世界最强帝国,土崩瓦解!

杨广的准备,始于公元608年。他下令征发河北诸郡民男女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以便对高句丽用兵调度。从江南运输物资兵力到涿郡(今北京),从此只需一个多月时间,极大便利了南北交通。

公元610年,杨广强令天下富人购买军马,又派遣使官巡检天下兵器。

公元611年,杨广下令举国总动员,历时一年,征发士卒113万3800人,兵分二十四路,大举进攻高句丽。隋军军容之盛,号称从古至今所未有。运输粮饷的民夫更是士兵的两倍,换言之,实际投入人力超过五百万。

然而,杨广之所以出动如此大军,根本目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不是真正用来打仗的,而是指望用货真价实的百万大军,直接吓垮了高句丽人,因此,他让每路大军“首尾衔接,鼓角相闻,旌旗相望”,前后相距四十里,连营推进,形同一场武装游行。

杨广在每路军中特设直属他的所谓“受降使者”一人,不受统兵大将节制,还勒令诸将,高句丽守军一旦请降,便不得擅自进攻,而必须直接奏报他本人,以定行止。

当隋军渡过辽河,进围辽东城(今辽阳)时,高句丽守军一旦情势危急,便宣称要投降,隋军不得不停止进攻,快马驰奏杨广,请旨示下。等杨广受降旨意下达,城中高句丽守军早已补充完备,又继续凭城死战。

高句丽守军:

于是乎,当世第一强国,百万大军,无数能征善战名将,居然就被如此拙劣不堪的伎俩耍弄。然而,哪怕上了无数次当,杨广还是继续坚信,只要有耐心,终于能等到高句丽军投降之时。

而来护儿率领的另一路隋军,从海上经浿水(大同江),杀到高句丽国都平壤城下后,来护儿亲率四万精锐,被高句丽军诈败引入城中。当隋军大肆抢掠,乱不成军时,高句丽伏兵趁势杀出,隋军死伤无数。来护儿仅率数千残兵杀出重围,逃回战船。隋军海路两路夹攻的计划宣告惨败。

等待降书,等了整整五个月都无果后,在众将帅请愿下,杨广不得不答应挑拣三十万精兵,兵分九路,由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卫文昇等宿将领军,绕过辽东,强渡鸭绿江,意欲直趋平壤,一战灭国。

然而,因为隋军延误太久,竟连一座辽东城池也不曾攻下,因此,每个士卒不得不自行携带百日粮草,加上甲胄兵刃,太过沉重。于是,士兵们索性一边进军,一边沿路丢弃大半米粟,结果才走了一半路程,大军粮草近乎耗尽,人人面有饥色。

高句丽名将乙支文德洞悉隋军内情,遂不断施展诈败、疲敌之策,将隋军一路引至平壤城下。此时,隋军早已饥饿疲累,面对坚城难以再战,只能选择撤军。以逸待劳的高句丽军趁势从四面八方反攻,隋军伤亡惨重。

在萨水(今清川江)河畔,当隋军半渡时,遭到高句丽军主力突袭,乙支文德更下令开闸放水,隋军遂全线崩溃,溺死和战死者无数,最终逃回的只有2700余骑,丢弃给敌人的兵甲军资,数以十万计。

九军精兵俱陷后,杨广不得不下令撤军。然而,他并未痛定思痛,汲取教训,而是在短短两年之后,再次新一轮总动员,征发全国壮丁,开始了新一轮征高句丽战争。各地民众不堪忍受,纷纷起兵,中原烽火四起,杨广却弃之不理。

公元613年,杨广亲率大军,再次围攻辽东城。此战隋军飞楼、撞车、云梯、地道诸般攻城手段尽出,昼夜不停地连攻二十余日,接着又造盛土布囊百余万个,以人力强行堆出一条高与城齐的登城之路,并造出高出城墙的八轮楼车,俯射城内。

高句丽军凭城死战,早已伤亡累累,眼看城破只在旦夕,后方传来楚国公杨玄感起兵造反,夺取东都洛阳的消息。

杨玄感是隋初第一名将杨素的嫡子。杨素为杨广夺储登基,阴谋策划,居功至伟,却被登基后的杨广忌惮其才,必欲除之。

杨广与杨素:

杨素因而在得病时拒不医治,死后得以保全家门。杨玄感其人勇冠千军,却被杨广闲置,用以在后方督运军粮,更加怀恨在心。

杨玄感见民众因征辽之事,早已对杨广怨声载道,便登高一呼,以“推翻暴政,拯救百姓”为旗号,得到各方群起响应,其营门每日有上千新人踊跃从军,从起兵时的八千民夫,到攻克洛阳时,已扩大到十万人。隋朝后方留守军队,和杨玄感交战时,将士们竟都丢弃兵甲,坐地不起,足见此时杨广,已再无多少民心军心可言。

楚国公:杨玄感

杨广辽东闻讯后,丢弃军资、器械堆积如山,白送给了高句丽人,火线回师中原,众多名将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等分路夹攻,将杨玄感镇压下去。

杨广穷治其余党,甚至将曾被杨玄感赈济粮食的百姓也尽数坑杀活埋,杀死三万多人后,公元614年,他居然再次下令举国总动员,开始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之战。

此时,因为不堪暴政,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地方大员也纷纷野心萌发,拥兵自重,诸多州郡都留兵不发,被征发的兵士在路上就纷纷逃亡,因此隋军军容人数,远不能和前两次相比。

好在连年战争下,高句丽同样举国疲敝,因此,当来护儿率军在毕奢城(今大连)之战击败一支高句丽军队后,高句丽国王高元便遣使请降。杨广大喜,遂令来护儿回师,三征高句丽至此草草收场。

总结这场战争,隋军与其说是输在战场上,倒不如说是明明已奋勇杀敌,几次将敌方打得几近亡国,却输在杨广的荒唐决策和虚荣心上。

特别是规模浩大的第一次东征,萨水之战的惨败,三十万府军精兵九军尽陷,仅奔还二千七百骑,如此巨大的损失几乎打断了帝国军队的脊梁,才让杨玄感、李渊等野心家们纷纷嗅得机会,四方起兵至天下大乱,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三十万隋军阵亡将士的头颅,被高句丽人砍下,在辽东筑成无数座“京观”,夸耀其武功。

萨水之战的高句丽主帅乙支文德,被后世强认高句丽为祖宗的韩国人吹嘘成“军神”,前几年,美国人发起的世界历史前200名将的评选活动,在韩国人士的鼓噪造势下,乙支文德排名第127名,竟超过了李靖(134名)项羽(141名)孙武(157名)朱元璋(161名)孙膑(182名)等中华名将……

乙支文德像:

数年后,中原大乱,躲在江都醉生梦死的杨广,长吟:「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

数十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再征高句丽,方将这些代表华夏耻辱的“京观”摧毁,令阵亡将士得以安眠。

铸华夏九州之精铁,难为此一错。遗祸千秋,万世罪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