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我坟前哭泣,我不在这里。”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张恨水一篇文章里写一位上坟的汉子哭娘:“今日是清明,你的儿子来祭坟。哭一声,叫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为何不答应?”深情纯朴,不忍卒读。大多数人每到清明节,就会想起杜牧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两句压抑,后两句畅扬,有酒,花也开得好,没理由不加快脚步,去亲近。

清明最早只是节气,不是节日,成为节日经过漫长的时间,还有一重要原因,它离寒食节很近。

寒食节据说是晋文公重耳再三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不肯,要陪伴母亲,晋文公放山烧山逼他出来,宁死不出。晋文公后悔啊,将他死那天定为寒食节,不许生火。这般,在北方把馓子叫做“寒具”,江南吃“青团”,都是传承。

唐人韦庄《长安清明》: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内官初赐清明火”,把寒食节与清明纽带写出来了,寒食节过完了,新火由皇家传出,仪式在那儿,民间,想来是自家生火了。

清明除了祭扫,还有一些别的游戏,荡秋千,踏青,明人谢肇淛《五杂俎》有一则:

唐时,清明有拔河之戏。其法以大麻絙两头各系十余小索,数人执之对挽,以强弱为胜负。时中宗幸梨园,命侍臣为之。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璟年老无力,随絙踣地,久不能起。上以为笑。

除了这些,插柳戴柳也是一个习俗。唐人段成式说,唐中宗赐内臣细柳圈,带之可免虿毒。清人杨韫华有诗“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戴柳到这儿已经是好看了。

柳条一直有些象征意义,上马不捉鞭,返折杨柳枝,大多是留恋和惜别,插柳条没有这个意思,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主要是看天气。

清明祭扫南北有同有不同,相同的是烧香烧纸,挂清,掊土。据我所知,北方不端食物去祭扫,江南却是要的。

《清嘉录》说,道远则泛舟具馔以住,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挑新土,烧楮线,祭山神,奠坟邻。又云:新娶妇,必挈以同行,谓之“上花坟”。

张岱《陶庵梦忆》记:越俗扫墓,男女该服靓妆。网船萧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卒以为常。二十年前,中人之家尚用平水屋帻船,男女分两截坐,不座船,不鼓吹,先辈化之曰,以结上文两节之意。后渐华靡,虽监门小户,男女必甲两座船,必中,必鼓吹,必欢呼笆饮,下午必就其路之所近,游庵党寺院,及士夫家花园,鼓吹近城必吹海东青独行千里,锣鼓错杂,酒徒沾醉必岸帻嚣嚎,唱无字曲,或舟中攘臂与侪列厮打。

厚人薄鬼,是个变化,自然也有道理,春和景明,举家出动,春游一回再好不过,只是喝醉了酒乱说乱唱,再打架,有辱清明之意。北方春迟,清明虽然有柳条先绿一点点,大多还是焦黄,自然不能踏青,祭扫单纯一些。

明前茶一向为人珍重,小小的枪浮在杯中,好看,清香。要得有味还是谷雨茶,《牡丹亭》里唱: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

这些年我在武汉,老家在陕南,陕南有茶,只是不太出名。

这些年的清明,我也没有回去,离得远,再者父亲还能挂清。我和祖先的亲近,除了偶尔冥想,就是上年坟。上年坟和挂清,都是祖父领着,祖父去世,父亲来领,墓地不集中,但坟坟俱到。我常常记不住祖先名讳,祖父说记不得不要紧,好好磕头。那时,我头磕得也潦草。祖父毕恭毕敬示范,说没死之前都是活生生的人嘛,你不识得他们,他们也不认得你,可没他们,就没有你……小时听这话,觉得神秘。后来,明白了时,油然而来的虔诚。

上年坟踏雪时候多,挂清虽说不踏青,但暖和,有时下雨,依然有点像春游,这个感觉来自小学时全校去二十里外给烈士扫墓,一路有山有水,举着花圈,着实是个大场面,回来写作文,开头写,水边的山桃花开了,好看得很。还有鸭子扎在水里,也好看得很。被老师批评:这是扫墓,不是春游!

给祖先挂清不用花圈,祖父裁些纸条,一头捻成细绳儿样的,到坟前,缠在细树枝上,微风一来,乱乱地飘。回家的路上,遇到野小蒜扯点回去,在老家,这算是尝新了。

亲人之中,祖母先过世。祖母去世,让人难以接受,等祖父去世,我们好像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祖母喜欢把衣服浆一下,用米汤水浆,这样衣服就有型了。收起来时再放在捶布石上捶几下,再放在箱子里。我们穿上衣服时就有种淡淡的粮食味。祖母一直很瘦,扬起棒槌的样子很好看,当然她纺线时的样子也好看。她的很多衣服都是对襟的,布纽扣。砰砰,棒槌落下,我记得苹果开花的时候,花落下来,我们都是一身的花……

祖母去世,我们各自悲伤,角度不同。祖父沉默着,坐在祖母坟前,泥土是新鲜的,有一回大雨,祖父拿着油毡去坟上盖了,他神思恍惚,我们担心他挺不过去,还好,他挺了过来。

去世前一天,祖父坐在矮圈椅上,面前有铁制暖炉,我给他喂婴儿米粉,吃了几匙,不肯吃了,抿着嘴摆头,那时他已经不能言语。放下米粉,给他泡茶,喂他喝了几口,不肯再喝,我把茶杯放在暖炉上,他欠着身子将杯子朝里推了推,这是他的习惯,怕杯子摔着了。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我坐在那里,也一言不发。间或一只鸡从门口张望,吸引了他,他朝门口瞅一下。某个时间,我看见他忽然下来了两行眼泪,就用手帕给他擦,好像总擦不干……那个小半天,我坐在他斜对面看着他。第二天早晨,他走了。

这是一个已知的结果,可是难掩我的悲伤,惟想到相对而坐的小半天,像是得到有限的安慰,我想,我们彼此目送了。葬礼过后,他那一杯茶还在,一直放在那里,直到挥发得一滴不剩……

前几天看见一首美国歌曲:不要站在我坟前哭泣,我不在这里,我没有死去……

要是他们不在那里,那么就有可能,冥冥之中,我们可能靠得近一点。

(0)

相关推荐

  • 清明里,至纯至善的人性灵光

    淮北的早春.仲春是一个棉衣.单衣轮番上阵的季节,季春才是它最美的时候.可以去相山,看那满眼的峰峦叠翠:可以去南湖,亲近那一池的暖水柔波:可以去黄里,触摸那成簇连片的灼灼桃花:可以去临涣,体验那雾气结顶 ...

  • 岁时节日 | 宋代人的寒食与清明习俗

    寒食节为纪念春秋战国介子推而厨房断火,故名.在宋代,寒食禁火为三天,即自冬至后一百〇四天至一百〇六天,清明前三日,又称为"百五节"或"一百五"等.其中以一百零五 ...

  • 寒食节里荡秋千

    "大寒食,二寒食,一百五,清明日."这是我的故乡--滨州民间的一句俗语. 这句俗语说的是,清明节祭祀祖先要赶早,等到了清明节的前一天再上坟,烧多少纸钱也是"一百五&quo ...

  • 节气趣谈:清明

    清 明 佳 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间,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并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合称为四大传统节日,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一般公历4月 ...

  • 孙子患病老人操心突然离世,男子长跪继父坟前哭泣:对不起!

    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四站镇克宝村野外一个没有墓碑的坟前,40岁的王晓勇一边烧纸一边流泪,一边诉说着心里的亏欠.这是他的继父王占富的坟墓,虽说继父,却和亲生父亲一样的操持着这个家.2016年9月份王晓勇的独 ...

  • “不要站我坟前哭泣,我不在这里”

    这些年的清明,我一次也没回去,离得远,再者父亲还能挂清.我和祖先的亲近,除了偶尔冥想,就是上年坟. 从前上年坟和挂青,都是祖父领着,祖父去世,父亲来领,墓地不集中,但坟坟俱到. 我常常记不住祖先名讳, ...

  • 湖北深山发现一处古墓,坟前竟然立有一根权杖,定是大有来头的人

    湖北深山发现一处古墓,坟前竟然立有一根权杖,定是大有来头的人

  • 卓尚基║盲有长乐县先有白坟前

    盲有长乐县先有白坟前 (民间故事) 卓尚基/文图 五华人遇到谁人在先时,开口便说:"盲有长乐县,先有白坟前"?这句在古长乐(今五华)普遍流行的俗语,人们通常习惯用来作比喻" ...

  • 俗语说“坟前生三树,子孙得佑护”是指哪三种树,有道理吗

    2021/04/05 19:43 俗语是民间的人们通过代代口传而流下来的语言,有的很有道理,有的已不适合现在.总的来说,俗语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像这句俗语"坟前生三树,子孙得佑护&quo ...

  • 农村俗语“坟边长竹须迁坟,坟前一物成富人”,啥讲究

    眼瞅着清明就要到来,这几天,村外的集市上出现了很多销售"金元宝"的小贩,世上人有钱好,阴间相比有钱也是好,不然怎么会有"有钱能使鬼推磨"呢?清明节,是我国祭祀扫 ...

  • 大妈在坟前跳广场舞,归来途中为何就出了车祸?

    超良周易风水网 综合型玄学网站,创办于2003年.站长文超良,天心正运风水传人,精通风水命相占卜.佛道法科,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地理环境科学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职务. 5月6日下午,广西某地一班大妈参加某 ...

  • 顺治为何跪在崇祯的坟前,大喊“哥哥”,康熙在朱元璋坟前,三跪九叩

    两千年的封建历史,期间出现很多的王朝,不过有两个王朝是有点特殊,因为它们不是由汉人建立的.这两个王朝一个是元朝,一个是清朝,相比大家都不陌生.元朝以疆域面积广袤,战斗力彪悍而闻名,清朝以割地赔款,屈辱 ...

  • 坟前种上相思树,坟后种上同心花

    有一种爱,是两棵树的守望 那年,男孩和女孩同在北方的一所大学里读书,他们是让人艳羡的情侣,他写一首好诗,她画一手好画,同学都说他俩是一对"金童玉女." 男孩家在江南的某个小镇,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