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里的北京 | 刘一达: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文学里的北京
无数的人在中轴线上路过,无数的故事在中轴线上发生,这条古老而神秘的城市轴线见证了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无数人的喜怒悲欢。有人说,读懂中轴线就读懂了北京,关于中轴线,你了解多少呢?
作为京味儿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刘一达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北京这座城市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他风趣幽默,博古通今,钩沉数百年掌故人文,漫读老北京文化遗存,关于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在他的作品中,也在他生动有趣的讲述中。
刘一达
一个城市为什么要有中轴线?
关于北京的中轴线,其实我在书里写过,《典故北京》里头有一篇写的就是北京中轴线的故事。一个城市为什么要有中轴线?首先说这个城,建城的时候要找它的中心点。明代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的,但是整个这个城的规模,或者说城市规划,要比元大都时代的北京城往南推了。现在我们看到北京有几个地名,比如建德门、光熙门,这些门都是元大都时期留下来的。明代的城门在哪儿?就是现在的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和西直门。因为明军攻到北京的时候,元大都已经是一片废墟了,所以只能在它的废墟的基础上重新建这个城。首先要找它的中心点,然后再确定它的中轴线。我们现在看到的、知道的这条中轴线,正是在明代重建北京的时候确定的。
这个中心点在哪儿?有两个,最早是在钟鼓楼的东边一点,现在是在中轴线上,这个中心点在景山最高的那个万春亭下边一点。确立中心点之后才能确立中轴线。中轴线,为什么要把它规划到鼓楼和永定门?实际上永定门当时还没有建,因为永定门属于外城,外城在明代嘉靖年间才修,而北京城初建是在永乐年间,这里面相差一百多年。换句话说,北京这条中轴线不是一开始就那么长,它是逐渐的完善,才变成这么一条非常完整的中轴线。
按照梁思成先生的说法,中轴线上的所有建筑,就像一首交响乐一样。从永定门开始,前面一片平地,舒缓地往北进行,走到天坛那稍微有一个高一点的乐章,又走到珠市口那边,这个乐章往下低了,走到前门,走到天安门广场,一直到紫禁城三大殿乐章到了高潮。高潮之后到了景山,可以说到了最高点,过了景山以后慢慢舒缓,到钟鼓楼乐章结束。
可以说,中轴线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很多朋友觉得北京有一种磁力,这种磁力在哪儿?我觉得这个就是中轴线的魅力。你不走这条中轴线,你不踩在这条线上,这条线也是在你心里面悬着的。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的心里边,其实都被这条中轴线所牵引,这就是城市磁场的魅力。可能你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是你确确实实感觉到有这么一条中轴线,为什么?我们现在老讲向心力,实际上中轴线就是一个城市的向心力。
举一个例子,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我们老说河南濮阳距北京多少多少公里,这是怎么计算的?中国公里的起点在哪儿?就在这条中轴线上,正阳门的北边一点,有一个明显的标志,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里的起点。你说这条中轴线有没有磁力?有没有向心力?全国人民平常老说我们向往首都北京,向往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但是实际上真正有磁点的中心在哪儿?就是这个,这是公里的起点。
北京夜景/来源:网络
中轴线上的有趣故事
中轴线可说的点非常多,比如中轴线的子午线,很多朋友不知道,我在《典故北京》这本书当中就详细讲到了中轴线上的子午线。这个“子”在哪儿?就是现在地安门后门桥的桥底下,也就是后门桥的位置是“子”。“午”在哪儿?现在的正阳门箭楼南边一点。1969年挖地铁的时候,前门箭楼前边还是一条护城河,等于地铁一号线是在护城河的基础上建的,简单说就是根据护城河建的地铁。那时候修地铁直接从上面往下挖,利用护城河的河道挖的地铁一号线。在修地铁一号线的过程中挖出了一个石头的马。我们都知道十二生肖,这个“午”就代表马。同样在修前三海的时候,疏浚河道,也就是在安宁桥的下边,后门桥的桥底下挖出来一个石头的鼠。大家都知道“鼠”是什么?子鼠嘛。也就意味着这段距离,就是我们说的中轴线上的子午线,这是有实物为证的。
中轴线及附近建筑示意图/来源:网络
中轴线上的建筑中最辉煌的,我认为是紫禁城,皇宫的三大殿,那是最高的高峰。特别是太和殿,我们通常所说的皇上坐金銮殿,实际上指的就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位置最高的。朋友们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建议你们参观故宫的时候别着急走,在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停一下,感受感受,只有到太和殿的广场上才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的建筑讲究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人合一?就是天上的跟地上的,跟周边的景物要配合起来,光感受一间房子不行、一个建筑不行,你要综合考虑,要在广场上站一下。所以说,你问我哪座建筑最让人感到震撼,我就觉得是太和殿。
北京城的建筑还有很多学问,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述,北京每个城门的位置和名字都是有说法的,首先讲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前朝指的是哪儿?就是我们说的朝廷、皇宫,也是现在的紫禁城、故宫。在过去,朝廷就是一个国家的中心,封建社会皇权最大,中心点便也在皇宫,这个是朝。后市在哪儿?市就是市场,在朝廷的后边。拿北京来说,现在的紫禁城是朝,市就是鼓楼大街前面,包括地安门大街,包括鼓楼前面的大市场。老北京有一句俗话,“东单西四鼓楼前”,鼓楼当年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左祖是哪儿?指的是皇家的祖庙,祖庙也就是太庙,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是干什么的?专门祭祀皇帝本家的祖宗,比如清朝老祖宗努尔哈赤。社指的是什么?社稷坛,现在在中山公园,到了中山公园,有一个地方您得看,叫五色土,一个平台由五种颜色组成,这个平台就是当年祭社稷的。这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五色土/来源:网络
北京城的变与不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于北京这座城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它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时候你感受不到,但是实际上它确实是变了。举一个例子,比如原来北京人都住在胡同和大杂院里边,那时候都是以煤炉子为中心,家里边的火炉子又取暖,又做饭,平常你要是双职工的话,回到家炉子灭了,怎么办?你得重新烧,劈柴点着这个炉子需要一个小时,这时候只能找邻居,把人家现成的火炉子的煤球或者蜂窝煤拿一块搁你这炉子里,十分钟、二十分钟就齐了。那时候都住在一个大杂院里边,就是《红灯记》里那句话,拆了墙咱们就是一家人,真是亲如一家,那种浓浓的人情味,我们所说的烟火气,指的就是这个,邻里之间关系的融洽。北京将来,比如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更远,还能不能保持原有的味道?这很难说。原来北京人90%都是住在胡同大杂院里,现在反过来了,90%的人住在单元楼里,邻居之间的接触平常很少,所以这种文化、这种氛围也就变了,而这个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胡同范儿》水彩插图/来源:黄有维作品
当然这些年北京市政府对保护北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京味文化方面非常重视,修复了很多的名人故居,包括重整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比如好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西城区那有一个历代帝王庙,是历朝历代供奉帝王和名臣的地方。后来变成了中学,一开始叫女三中,后来变成一五九中学。它是最早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城区政府为了这个花了大量的精力重新修复了历代帝王庙,现在已经开放了,很有意思的一个庙,很辉煌的。希望朋友们有时间可以看一看,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再往西边就是著名的白塔寺,老百姓管它叫白塔寺,真正它的学名叫什么?叫妙应寺,那是一个元代就有的大庙,忽必烈在的时候建的,非常有名,也是当年北京一个标志性建筑。白塔寺、历代帝王庙,都在阜景街上,我希望朋友们如果有机会沿着阜景街走一趟。
对年轻人而言,了解北京文化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式。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要想真正了解北京,就得多看关于北京的书、关于北京的戏,电视剧也好,话剧也好,电影也好,包括刘一达的书要多看(笑)。还有就是行万里路,要多走一走,像我刚才讲的这些主要的街道,主要的景点,都应该看一看,什刹海、南锣、北锣,包括东四、西四这些胡同,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东琉璃厂、西琉璃厂,还有八大胡同,这些胡同会馆云集,当时很多名人都在里面,很多大事也都在会馆里面发生。
《胡同范儿》水彩插图/来源:黄有维作品
很多朋友觉得来北京就是去故宫、颐和园,实际上,胡同才是北京最有代表性的、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你要想真正了解北京就得逛胡同,哪怕只是在胡同的小馆吃顿饭。有些朋友说北京的饭不好吃,您没找对地方,您要真到小胡同里边走一走那小馆子,那味儿还是挺正的。您到北京了,得会玩儿、得会吃、得会喝、得会乐,吃喝玩乐嘛,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北京历史上就是一个消费城市,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我老说,你要想了解北京文化,您得挖五锹土。您现在挖一锹土,这不灵,挖一锹土哪成啊?《典故北京》实际上挖的就是五锹土,所以我也建议朋友们,有时间看一看这个书,里面介绍了众多北京的典故,还有北京犄角旮旯的一些事儿。
“我的书写的都是北京的事”
《典故北京》书影
这些年我出了很多书,特别是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了一个系列,包括《胡同范儿》《人五人六》《独门儿》《典故北京》,这些书用京味语言写北京的人文掌故、历史风情。
我个人阅历确实比较丰富,一个是因为在北京生在北京长,再一个原因是我不到16岁就参加工作了,在工厂当工人,很早就接触社会。工厂工人有天桥耍把式的,有做小买卖的,还有古玩商,他们都是我的师傅,我不到16岁就跟这些人接触,听他们讲北京的事。后来我上了大学,当了老师,还当了校长,以后又到政府部门工作,最后在《北京晚报》当了25年记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帮助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很多朋友问,刘老师您怎么老是写不完?我说我要写的东西,再写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我都有的可写,为什么?东西太多了,肚子里有存货。写作不能闭门造车,瞎想不行,你得有生活,得有生活积累。除此之外,我有很多朋友,老舍先生是一个教书的,也不是蹬三轮的,为什么能写出《骆驼祥子》?就是因为他交了很多胡同里的朋友,有朋友给他讲这些故事,我也是这样,虽然我现在退休了,在家待着,看着好像没事,但是我没有离开这个社会,我尤其愿意跟年轻人接触,我的很多朋友都是我儿子那个岁数的。接触干嘛?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一些思想与语言,特别是语言,你得明白年轻人说的是什么,你不能老是老北京的闷得儿蜜,持续跟社会接触,你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典故北京》书影
社会在不断发展,北京也在不断地变化,城市的格局变了,城市的风格也变了,包括城市的人口、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风云会际大变化的时候,一方面要吸收外来的文化,再有一个,还是得保持你本身的东西,京味文化原有的东西不能丢。我刚才也说了,我也接触新的东西,但是你首先得有自己的东西,你没有自己的东西,就没有自己的性格了。京味文化是本土的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虽然现在北京是国际大都市,也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它又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居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这个土壤不能丢,根儿不能变,这也是我这些年坚守的一个原因。
我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写作,跟我同时代的写作的人真是成千上万,因为那时候年轻人没有别的出路,那时候就在工厂当工人,你要想有出息就是文学,所以那时候文学爱好者特别多。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像我这个岁数依然还在持笔写作的,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一个是年纪、体力、精力不行了,再一个耐力,还有人本身的惰性,谁不愿意舒舒服服待着?写作本身是枯燥的、寂寞的,谁愿意天天在那打字啊?所以真正坚持的,也不多了。但是我就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你要是不坚持,就前功尽弃了,为此我一直在不断的努力,而且不能满足。按说我现在都出了八十多本书,我应该知足了。那不行,出完这本书了,我必须马上想第二本书。前几年我写了一部话剧《玩家》,现在又在构思另外一部,从零开始,重新构思,如此的过程周而复始。
本文系“文学里的北京”直播内容
整理:张玄喆
主办单位:北京出版集团融数中心、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文学里的北京—直播流量
刘一达: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微博观看量 观看人次:10万 快手:6.8万 头条号:0.1万 百家号:6.8万 优酷:26.5万 搜狐:9.2万 新浪视频:21万 微视:9.7万 腾讯:0.2万 知乎:4.3万
好书推荐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典故北京》
刘一达/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1月出版
《典故北京》是著名京味儿文学作家刘一达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引经据典”42篇;下篇“谈天说地”11篇。作品探寻老北京“三山五顶”“五大镇物”,趣说造办处与“燕京八绝”;解密老北京“四大凶宅”“八大胡同”,回溯京城牌匾逸事、镖局往事。海淀当年叫“海店”?丰台为什么叫丰台?桑皂杜梨槐,不进阴阳宅?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推出午门斩首”是讹传?“东富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作者以地道的京味儿语言,钩沉数百年掌故人文,漫谈老北京文化遗存,既有历史色泽,更有生活气息。新旧交替时代变迁下的感悟与反思深藏其间,为读者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存照。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胡同范儿》
刘一达/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胡同范儿》一书收入了著名京味儿文学作家刘一达的二十余篇散文作品。作者以原汁原味的北京语言,为我们描摹了一幅上世纪中后期老北京胡同大院里的百姓世俗画卷。胡同的地是土的,但天是蓝的;胡同的墙是灰暗的,但人的心是亮堂的。胡同人的生活并不宽裕,但人们的生活却活得有滋有味儿。浓浓的人情味儿冲淡了穷日子的苦味儿;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与幽静,让胡同人享受到京城脚下的安闲与自在。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人五人六》
刘一达/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6月出版
《人五人六》三十四篇散文,勾勒出老北京的市井细民、胡同里的凡俗小事。这些打头碰脸的街坊邻居,有拾金不昧的、有地道仗义的、有江湖侠义的;也有失了初心的、虚荣逞能的。他们有情有趣,展现了北京人的做派和德行。细节扎实有根,有生活气息,有历史色泽。那些被大历史牵动一生而仍然冲淡怨怼、笑对夕阳的老人,如今多以作古。陈年往事笼罩上光阴的色彩。作者回忆起他们,用情至深,浓烈真切。埋藏着新旧交替时代变迁下的感悟与反思,也为读者留下珍贵的历史存照。地道的北京方言,读起来嘎嘣脆响,字字有声。著名画家马海方贴合内容倾情作画,图文相配,相得益彰。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独门儿》
刘一达/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6月出版
《独门儿》是著名京味儿文学作家刘一达的文化随笔。作者用地道的京味儿语言,书写平民文化,细说玩家逸事。作品将北京人的“玩”作为一种文化展示,讲述盆景、面塑、草编、掼跤、斗蛐蛐儿、簪花儿、打冰盏儿等丰富的民间手艺和民间游戏。一些人将它们玩到精深,成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玩家。作品就以这些玩家为核心,收录了玩“洋画儿”的翁偶虹、名罐家王长友等二十多位北京玩家的人物小传,书写玩家们的匠心坚守和后人的传承创新,他们为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新时代下的生长空间,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充分彰显了北京人独特的生活趣味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