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24篇:读文随笔∣围绕“文本解读”写大文章
围绕“文本解读”写大文章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进行文本解读的研究与实践,已有十年多,前后在期刊杂志发表有关文本解读的论文60多篇,这些论文以单篇解读为主。其实我一直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在《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一篇论文。唯一有些积淀的,还是文本解读方面的。不过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我称之为“大文章”,其特点是理论性强,而且有丰富的实践基础,文章字数多,结构复杂,与我一直提倡的课例写作有较大的区别。读了石耀华先生发表在该期刊2017年第3期的论文《文本解读的方向偏差、成因分析与出路探寻》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水平离期刊的要求还很远。
在文章整体结构方面,我觉得自己不差。这篇论文采用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思路。第一部分指出了教师在文本解读方面的方向性偏差,即课文解读的方法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课文解读浅表化,课文解读模式化,弱化文本体式;第二部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够有效区分两种“语文”,语文课程内容不确定,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良等;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是彰显方法自觉,提升阅读素养,具体表现为高品格阅读素养的实质是适宜阅读方法的生成,阅读方法受制于阅读取向与文本体式,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在课文解读与学生阅读素养之间建立“链接”等。大文章的写作,基本都采用这样的逻辑结构。之前听一个老师说过,写一篇9000字的论文,首先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将文章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写3000字。每个部分再分为三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再写1000字。每个小部分还可以再进行结构化拆分。从整体结构上看,石耀华先生这篇论文还是基本符合该“套路”的。
在具体问题表述上,我觉得自己也不差。作者在提出问题的部分,主要阐述了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三个偏差。这些问题我平时也是能够感觉到的,而且阅读了王荣生教授的相关著作后,也能够对教师文本解读的状况有所了解。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出现的“浅表化”问题,实际上就是只把握了“文章写了什么”,而没有分析“文章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阅读其实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把握字面的意识及内容,二是从文章中读出某种意义来,前者是字面内容把握,后者是意义建构与生成。所谓“浅表化”,就是不能够从字面意思中建构相应的意义。再比如说作者说的解读模式化,实际上就是教师会按照长期形成的“教学套路”去解读文本,按照“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解读散文,按照“三要素”去解读小说等等。
在语言表述方面,我觉得自己也不差。写作了三四百万字的专业文章后,自己在学术语言表达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写论文时,也会注意到各种概念的使用,注意学术语言的风格,注意文章的逻辑表述,力求说服力强。作者在“弱化文本体式”这一小部分中有如下表述:一旦触及“文本体式”,多半将其等同于“体裁”,而且专指“文章体裁”,即“实用类文章”的体裁特征,窄化了“文本体式”的内涵。另外,即便论及“文章体裁”,源于“模式化”解读倾向的存在,语文教师的解读实践也多半难以真正区分不同类型的文章体裁而有不同的解读侧重,并从中抽象出适切的阅读方法,钳制了阅读教学内容的顺利生成。这些道理我是能够理解的,也是可以采用类似的语言进行表述的。
那么,我与高手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细读这篇论文,我终于找到了差距,那就是语文教育原理知识和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知识的掌握。作者在对文本解读进行分析探讨时,始终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这一方面,不论是搭建宏观的框架,还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都是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进行的。这种将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视野与文本解读分析结合起来的思维方式,恰恰是我最缺乏的。我进行的文本解读,实际上只是一种资源开发,没有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当然,我近几年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申报了相关课题,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写作成熟的论文。作者谈“两种语文”,就是区别了生活意义上的语文学习与活动和课程意义上的语文学习,这就是透彻把握了“语文课程”内涵与本源之后得出的结论。作者谈语文课程内容,就是区分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之后的理性思考。作者谈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主要是从舒尔曼“实践知识”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进行分析。作者对文本解读这一内容的分析,能够引用多种语文教育理论和课程教学理论,而且是信手拈来,似乎是提及某个实践问题,立即能够与某种理论挂钩。这种理论敏感度是我所匮乏的。
除此之外,对于具体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经常引以为豪的就是所谓的“阅读教学研究”,其实自己在“阅读研究”方面是很薄弱的,或者说仅仅是从课标层面、教学层面来理解阅读,而没有从真正的“阅读学研究”层面来理解阅读。试问,有关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策略、阅读素养、阅读测评,真正搜集和阅读过多少文献?平时零零散散的阅读肯定也有,但没有进行系统的专题的研究。看过的书,读过的文章,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一味追求读书的数量,而不注重实际的理解与收获,这是不可取的。作者在分析文本解读时,能够真正从“阅读学研究”的层面进行,能够引用有关阅读的理论与数据,例如作者谈“阅读方法向教学内容的合理转化”“教学内容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等,能够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透彻的阐述,这是我所不具备的素养。看来,以后在专业阅读方面要进行一些调整,多进行聚焦型和结构化的专题阅读和写作,少一些散漫自由的“积累式阅读”。这样,我离远大理想才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