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和没变的吴哥窟(柬埔寨吴哥窟游记10)
这次的吴哥窟游记前面已经啰啰嗦嗦的写了九段了,末了总要归纳总结下。这是我第二次去到吴哥窟,景还是那些景,寺庙还是那些寺庙,微笑还是那样的微笑。但总还是有很多的地方有了不同。
还是从大家最熟悉的高棉的微笑开始
高棉的微笑,巴戎寺
柬埔寨吴哥窟的巴戎寺坐落于吴哥通王城之中心点,其回廊东西长160公尺、南北长140公尺;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顶,但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只剩下断垣残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后人凭吊。巴戎寺 (Bayon) 以佛面塔、回廊壁画而著名,因为阇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笃奉佛教,整个寺庙采用佛教教义的须弥山(世界的中心)为概念而起造。中央拔尖、磊磊环堆如同玉米外型的高塔,代表须弥山;四面城墙象征喜马拉雅山;城墙与第二层建筑之间的环沟空地,代表大海。49座佛塔均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穿行在众多佛塔间,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感觉佛像在微笑的看着你。
戎寺一般安排在小圈的游览范围,也是吴哥窟游览中比较让人震撼的一处景观。
巴戎寺的整个范围也比较大,在柬埔寨的烈日炙烤下,一到二小时逛完整个寺庙也不轻松。
除了面目慈善的四面佛,巴戎寺外侧回廊上的浮雕也是不可错过的特色,浮雕的内容包括神话故事、战争背景、市井生活、宗教信仰等,每一处都雕刻得极为精细
四面佛是巴戎寺的标志,巴戎寺共有54尊四面佛,每一尊佛像都带着慈善的微笑。蒋勋先生的《吴哥之美》中曾说,巴戎寺虽然是一个不算大的寺庙,但其到达通王城四个城门的距离是相等的,在当时的人们心中,这个寺庙不仅是王城的中心,更是世界的中心。
上图是我2005年在巴戎寺抱着“高棉的微笑”拍的一张照片。时隔14年再次来到吴哥,景物依稀还熟悉。只是现在的游客已经熙熙攘攘,很多地方也被拦了起来,不能再近距离的接触到这些历史的遗留。出发前还想着来到巴戎寺再拍一张当年相拥的照片,但现在只能还有一个当年的姿势。
.
史书上记载,巴戎寺中心的宝塔曾是鎏金的,寺庙中48座宝塔围绕着中心的宝塔,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宗教意义。最初巴戎寺建成后是用来供奉湿婆神的,者耶跋摩七世继位后,将国教改为大乘佛教,因此重新修葺了巴戎寺,将其改造成了以佛教文化为主而又融合了印度教特点的寺庙。
传说,这些佛面是巴戎寺的建造者---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每面佛像高达三米。巴戎寺是历代国王祭天神的地方,它的建造年代比小吴哥晚六、七十年左右。建于12世纪末。巴戎寺与小吴哥相似,也是建在三层台基上。第一层140米乘160米,第二层72米乘80米,第三层就是那个高达40多米的中央宝塔。各层台基周围有围廊,台基中部和围廊上分布着大大小小49座塔。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有些巨石已经风化坍塌。
为什么世人觉得这些微笑神秘?有的人说,是因为猜不透阇耶跋摩七世这个人,为何能用隐居田园、没有雄心壮志的心,却有能力去统治带领出一个盛世王朝,猜不透他这个人,更猜不透他的微笑,所以神秘。
高棉的微笑,历经风雨沧桑,又看遍世间繁华,沉淀和领悟下一种祥和安宁。
第二段聊聊到暹粒的行程和吃住行
暑假带女儿去了柬埔寨的吴哥窟,游记第二篇聊聊吃住行
先从出发说起,杭州出发到暹粒的航班很多,但基本都是要转机的,路途的时间会很久。所幸有一班直飞,出发和回来的时间都还不错,比较节约时间。所以妥妥的选择了直飞。
签证虽然可以落地签,但落地签经常需要排队等待,所以还是网上先行办理了电子签证,这样一下飞机就可以直接出机场,能早早赶到酒店休息。出关的时候还是和我十几年前到的一样,海关的工作人员磨磨蹭蹭的拿着你的护照问你要小费,唯一的区别是中文已经说的非常的溜了,这下连装傻的机会都不给你了,哈哈哈哈。不过我还是很坚决的问他“WHY”.磨蹭了下也只能无奈的把护照扔回给了我。老婆和女儿在隔壁通道磨叽的嫌烦,一人给了10块人民币。
出了大厅,找到酒店的接送二十分钟就到了酒店,顺利的入住睡觉
网络还是一直用亿点连接,出发前买好套餐充值,落地插卡即用,还是非常的方便
酒店选择了朋友推荐的The Green Corner Unique Residence苍翠角落 特色酒店。酒店不大,但非常的安静,设计也很有特色,是个不错的拍照的地方。离老市场和酒吧街也很近,走路大概十几分钟,喊个突突车也一美金搞定。酒店的工作人员也会中文,沟通方便。后面三天的吴哥窟的行程也参加了酒店所属的“有未旅行”的精品小团,有中文流利的导游,可以让女儿更好的了解吴哥的历史。
关于具体吴哥窟的游玩行程,后面几篇再聊。
相比在酷热中游逛吴哥遗迹,女儿还是更喜欢在酒店荡秋千。
看的出酒店还是花了心思精心设计过的。每处转角都蛮有特色。
早餐有我喜欢的汤粉
。
第一天比较闲暇,睡个懒觉起床,走着先去老市场逛逛,老市场貌似和我十几年前来时没有什么区别,买的东西也都还是那些。
老规矩,到一个地方还是先给女儿买当地特色的衣服
老市场边上就是一条酒吧街,这个在我十几年前来的时候是没有的,这些年看来暹粒的发展也是很快的。
到了夜里才是酒吧街繁华的时候,有些地方都是通宵营业。
来一份高棉烤肉套餐7美金,一般的菜品五美金上下,我最喜欢的现打啤酒0.5美金,每晚不来几杯才爽。物价相对于当地来说还是高的,但和我十几年前来感觉几乎没涨,记得当年好像啤酒还喝不起。吃饭的时候基本是舍不得点饮料的。那时的感觉吃顿饭比国内贵多了。
也有不少装修简单的小店菜品就更便宜了。
晚餐后还有夜市可以逛逛
所以第一天的行程就是吃吃逛逛中度过
补上缺失的吴哥窟日出
第二天赶早看日出
匆匆忙忙的赶到小吴哥那最著名的看日出的水塘边时,天际已经变的有些明亮了。虽然早上四点就出发了,但加上了先去买票的时间,到达时却是稍晚了些。水塘边已经层层叠叠的围满了人,一个个抬头望天,期待的模样。靠着身体不算粗苯,慢慢,慢慢居然也蹭到了人群的最前面,和大家一样,抬头望天。
.
看着天空慢慢亮起,太阳也在那几个玉米柱子的一角慢慢显露。虽然日出还不够完美,但好歹是弥补了14年前没有看到日出的遗憾。
水塘边等待日出的人群,共有左右二个水塘,个人感觉右边的好看些。下图是左边水塘拍摄的,目前还多了个维修用的工棚。
这是14年前拍摄的吴哥日出,但那次下雨,遗憾的没有拍摄到日出的景象。
但那时的水塘边倒是空闲,只有寥寥的游客。
还有老外下了水塘拍摄
那时的水塘里还有当地的百姓在采摘类似莲花的植物,虽然没能拍摄到日出,却让喜欢拍摄人文的我最终也是拍的满足。
当年组织的浩浩荡荡去吴哥的好友队伍。现在大家有了更多各自的旅行方式和各自的忙碌,但那次的吴哥窟行程相信大家还依旧会怀念。
游荡在圣剑寺
圣剑寺,是吴哥窟景区内比较著名的一个。也是我们开始吴哥之旅的第一站。寺名来源于阇耶跋摩二世传继承人圣剑的传说。阇耶跋摩七世重建吴哥城时曾在此居住,这里曾经是高棉人最重视的寺庙之一,最重要的节日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数千人供养和维护着这座寺庙
圣剑寺入口
圣剑寺在1927年至1932年曾被修缮过。它是在12世纪时,阔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而修建的。据说当时大吴哥城正在修建,这里就成了国王临时的住所,也就是他举行朝拜和读书的地方。在寺中东侧院子里曾有一块碑铭,是阇耶跋摩七世的儿子所写,现存放在angkor Conservation内。
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的围墙长800米、宽700米。通往寺庙有四条路,在寺庙的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搅动乳海的众神与阿修罗,在东西两边,有一列长的砂岩石莲花墙,而莲花上曾经有佛像,但在湿婆派主持时,他们被毁坏。在圣剑寺东边入口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座房子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它的圆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风格。从中央圣塔开始,四条狭长的走廊向各个方向延伸,并带拱顶。在圣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则分别供奉着毗湿奴和湿婆的神龛。
门口有 3 座塔,塔的两边各有一只巨型的金翅鸟,双手各抓住那迦的尾巴,双脚踏在那迦的身上。(为何这两位天神有如何深仇大恨,原来两位神之间还有一段恩怨。其实两位神还有亲戚关系,他们两人的妈妈是两姐妹,但是有一天这两姐妹以众神搅乳海所获的神马高耳的尾巴颜色打赌,负者要成为胜者的奴隶。那迦的妈妈猜黑色,金翅鸟的妈妈猜白色。
实际上那只神马的尾巴确实是白色的,但是那迦的妈妈利用自己的儿子作弊,命令一些黑色的小蛇附在马尾巴上装成马毛,结果远远看起来神马的尾巴就像是黑色的,结果金翅鸟的妈妈沦为奴隶。不久金翅鸟降生,出生时火光冲天,众神与仙人都非常害怕,误以为是火神阿耆尼发怒。后来得知是金翅鸟出世。
金翅鸟发觉母亲居然是蛇族的奴隶,于是金翅鸟跟那迦谈好以夺取天神的至宝不死甘露送给众蛇以换取自由。金翅鸟威力非凡,轻易就打败了众神抢走甘露。在返回的路上,金翅鸟与毗湿奴相遇,毗湿奴以两个条件使金翅鸟答应做他的坐骑:1,不喝甘露也永生不死;2,地上的蛇类将永远是它的食物。
金翅鸟知道那迦的妈妈之前耍诈,所以他也不傻,他见到那迦,拿着个空瓶子假装不小心打翻在地,然后那迦赶紧伸出舌头去舔,结果蛇的舌头就被地面锐利的草割成了两半,原来蛇的舌头分叉是这样来的啊,呵呵。。。从此这两位神就结下了宿怨,见面就打,所以见到这样的雕像就不用奇怪了。)金翅鸟的上面本来还有一尊佛像,不过被阇耶跋摩八世的灭佛运动给铲掉了。其实在寺庙的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得到灭佛运动的痕迹,有些墙面上有佛龛没却没有佛像。
圣剑寺是吴哥古迹群里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而且并不仅仅是个单纯的寺庙。除了寺庙,其实还包含行宫和佛学院。据说当年大吴哥城修建的时候,国王就暂住在圣剑寺。最辉煌的时候,这里住了官员、官员的家眷、佣人,平民共计10万人。光是装饰圣剑寺的珍珠就有11万颗
圣剑寺位于吴哥王城北门外约 2 公里处,占地 56 公顷,寺庙为方形,里外共 4 层,中央有一座浮屠石雕呈十字形往四方放射,直通向寺庙的 4 个入口,每侧入口共有十九道门,外围有长 800 公尺、宽700公尺的城墙环绕。长廊的设计结构是由外侧往内侧越来越小,越往中心点,门的宽度越宽,高度却越低,这应该是阇耶跋摩七世为表达对父亲的尊敬,对神的敬畏,运用建筑上的设计使进入的人必须逐渐地弯腰低头,越靠近中心,越需要庄重,谦卑。从这样的一个细节,不难看出阇耶跋摩七世的用心。
圣剑寺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个两层楼的建筑。一看到脑袋中便会想到古希腊的神殿,全部以超大圆形石块叠起来的石柱支撑著,这个在吴哥古蹟中是唯一的,在吴哥王朝的文化艺术上别具意义。建筑本身虽为两层,但并无楼梯,是否当初为木造楼梯也无法得知,目前还不知道这两层楼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不过当你的照片背景倒是不错。顺便提一下,两层楼旁边还有一道非常长的长廊,非常适合拍照
寻找吴哥窟的原始在崩密列
崩密列(Beng Mealea),是一座小吴哥窟式的寺庙,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这座寺庙距离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
崩密列不属于常规的吴哥景区范围内,所以叫少有游客到来,而且原来的崩密列也没有修有木头栈道进入,来的游客需要从乱石中爬进爬出,有走一圈起码要三四个小时,还时常发生些意外事故。现在修有栈道蜿蜒整个古城内,游走一圈快的话半小时就够。
崩密列到现在还基本保持着发现时的状态,一直没有修缮。所以在这里也可以找到当年发现吴哥窟时的影子。
崩密列内部的一些雕刻都反映出佛教特色的主题。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建筑的损坏也是较为严重,难以恢复其原样了。寺庙的历史无人知晓,由于损坏留给后人的信息也十分缺乏,只能从建筑特色和风格猜测是12世纪时的建筑物。寺内的杂草丛生,寺庙坍塌,都体现出了一片荒凉的气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里成为了电影导演们的最爱。(《古墓丽影》就是其中之一)
崩密列的护城河长1.2公里,宽0.9公里,它和吴哥寺几乎一样大的规模,但依然被丛林严密包裹着。由于比较荒僻,所以很多浮雕和塑像已被掠夺,但寺庙的神秘气氛仍旧在森林深处弥漫。
崩密列建于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即Suryavarman II时期。这座印度庙宇是用来供奉湿婆神的,是吴哥建筑群第一座完全用沙石建筑的庙。这是一座破败、隐秘,未经修缮的寺庙,这座神庙从来没有完工,原本应该有浮雕的寺墙上都空空如也。正由于它的原始风貌,有人说这里是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去同时也是最难前往的遗迹。
没有修缮的崩密列或许没有修缮好的吴哥城来的雄伟壮观,但更多的展示了时间留下的痕迹,从沧桑中感受那远古的繁华,时间的刻画。
看过吴哥的壮观,再来这边寻找另一种历史的印记,也对的起那几十公里的奔波和五美金的门票。
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在这里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也是我们俗称的小吴哥。
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是吴哥古迹重要组成部分,又称吴哥寺,或小吴哥,梵语意为“寺之都”。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看就可以一目了然
吴哥窟平面图
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
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
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那里的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堂需要经历许多艰辛。
吴哥窟建筑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吴哥窟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有两重石砌墙。面积1000×850平方米,外墙之外有壕沟,壕沟宽190米,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周长约5.6公里。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门楼上立三塔,门内是一庭院,院东有一长147米的大道通向内围墙入口。大道两侧各有藏书室和池塘一处。内围墙140米,长270米,墙内的主体建筑在3层台阶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积215×187米,除第三层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层均为长方形,每层的四边,各有左、中、右三条石阶梯连接上一层。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矗立象征着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顶宝塔,正中央一座宝塔最高,达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余4塔较矮,分立于平台四角。第二层平台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顶宝塔。每一层平台的四周都绕以石砌回廊。廊内有庭院、藏经楼、壁龛、神座等。各层均有石雕门楼和连接上下层的阶梯,阶梯的栏杆上都有7头石雕巨蟒盘绕,阶梯两旁还饰有精美的石狮子。全部宝塔,门楼都饰以石雕莲花,约有1万个。
日出时分的吴哥窟
吴哥城的背面,游客比较少,较为清净
我2005年来吴哥窟的时候,还能站到此处拍照,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被拦了起来,只能在里面圈起来的线路中游览。原先需要手脚并用攀爬的石头台阶上也已经做好了木头扶梯,虽然上下方便了很多,但少了那份攀爬的艰辛,仿佛少了那份对吴哥窟的感悟。
吴哥窟的雄伟让人赞叹,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心中却有一份安宁。
在那红色女人的城堡
班蒂斯蕾(Banteay Srei)大家口中的“女王宫”,也为“女人的城堡”之意,位于柬埔寨暹粒省,距吴哥城约25公里,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时期,而于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时期完成。
女王宫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Banteay Srei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据猜测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这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雕刻太过精美,不像出于男性之手。关于它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质疑,也有学者认为这样高超的工艺远远超越了其他10世纪建筑的水平,而更像是13-14世纪的作品。但是根据发掘出来的碑铭记载,这里是前任统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孙子雅吉那瓦拉哈(Yajnavaraha)修建的。
女王宫规模不大,但周围同样开挖护城河。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书室,所有外墙全部布满精美的雕刻。女王宫是第一座采用“原物归位”修复法成功的建筑,后来这一方法广泛应用到吴哥窟其他古迹的修复工作中。
时隔14年,这次带女儿一起来到这座残缺美丽的宫殿。景物还是那些经历风雨的景物。只是有了更多的游客和护栏。这次只可远观,而不能靠近用手去感受那份历史的美。
走过吴哥窟的那些寺庙
在柬埔寨吴哥窟的行程就是每天游走在各种寺庙和废墟之中。
前面几篇已经把几个比较大型和知名的寺庙都单独介绍了一下(如巴戎寺,圣剑寺,女皇宫,吴哥城等)
余下大多的寺庙都是匆匆而过,当然时间宽裕的话也值得慢慢在其中寻觅。
巴方寺(Baphuon,又叫巴普昂寺)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公元1050-1066年在位)于1060年修建献给湿婆神(Shiva)的国寺,它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现巴扬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巴方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
巴方寺是一座须弥山(Mount Meru)寺,呈金字塔形。整个
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有塔楼。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扬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铜塔的最高点象征着宇宙万物的中心,别忘了巴方寺是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哪个国王都希望自己的王城是“世界”中心点,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
巴孔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位于暹粒市西南15公里的一座供奉湿婆神的印度教寺庙。根据1935年发现的寺碑记载,此寺庙乃是881年吴哥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建立的国寺(当时的都国都在罗卢奥斯Rolous)。巴孔寺原为废墟,法国远东学院古迹维修专家莫里斯·格莱斯从1936年开始修复,经过七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复原貌。巴孔寺是一座五层的方形金字坛,底层边长65米,各层的基点原有塔门,最顶层中心矗立一座宝塔。
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通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比粒寺(PRE RUP)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与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
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现在也吸引了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出发前参考其他游记的时候有不少游记会建议避开巴肯山的人群来这边看日落。不过比粒寺的高度还是没有巴肯山那边高的。然后和巴肯山一样看日落时没有啥前景,也只能看到稻田和一片低矮的热带树林。
因多年前来吴哥窟去过巴肯山看日落,感觉那虽然不高的小山爬的也是不值,所以这次带女儿再来吴哥,也就直接忽略了看日落这一环节。
东湄本寺 (East Mebon) 。这座寺庙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 于十世纪中兴建,大象石雕是用来祭祀印度神湿婆,以及国王的双亲。原本是位于一个七公里长,二公里宽的人工水库,即东巴莱湖 (East Baray)中央,不过湖水早已乾,水库的范围已变成农田了。东湄本它的坐落显示了高棉建筑师很注重方位。东湄本寺建在用红色砂岩砌成的三层台阶之上,台阶四角都有大象石雕,而且保存得比较完好。五座砖砌的宝塔竖立在顶层台阶之上,塔身多有损毁,而其他建筑亦大都倒塌,只余石雕的门框和廊柱在勉强支撑著。砖砌的塔身上布满鸡蛋般大小的圆孔,这些圆孔可能是镶嵌了宝石,又或是为了牢固原本覆盖在塔身面层的灰泥。大量的密密麻麻的圆孔都镶嵌了鸡蛋般大宝石,那些洞本来是用来作为固定灰泥之用的。塔上的门楣及大象雕刻
龙蟠水池原为医治美人的寺庙疗养所,中间的大水池四方各连有一个小型水池,大水池的水通过四个方面的雕塑的喷口流入小水池,北方为象,代表水;东方为人,代表土;南方为狮,代表火;西方为马,代表风。当时在大水池的池底种满有医疗作用的草药,待雨季到来,池内水涨,药水就会流入小水池中,而人们认为四个池中的药水疗效不同,所以根据每个人病情的不同,再把病人安排到不同的水池里。
我们去的时候水池也基本干涸的,不过走往水池长长小道的两边风景倒是可以。
塔普伦寺(Ta Prohm,部分地区译作“塔布茏寺”)是古真腊吴哥王朝的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为他母亲所修建的寺院,兴建于1186年。塔普伦寺属于吴哥文化较为后期的作品。
塔普伦寺位于柬埔寨吴哥城东约1公里处,位于吴哥窟南部33公里处,四周长、宽据说原有1000米、600米,尊奉婆罗门教和佛教,当地人称之为“小吴哥窟”,但是现在崩落毁损的情况相当严重,目前只剩下长、宽各为40米及30米的内层围墙了。
4面方位开有4座门廊,主殿面向东方,北侧突出门廊上有6臂保护神Vishnu的浮雕。由东门走进来,会经过一道长长回廊,长廊顶端有成列仙女Apsara的浮雕,透露出飘逸浪漫气息,所以有“舞者长廊”的美誉。
神殿内则是供奉“智慧女神”Prajnaparamita,传说是依据加亚华尔曼七世的母亲形象而塑造雕刻,当初被发现时即被当地人称之为卡波克(Kapok)的大树所盘据而放弃整修。
还有一处内室称为“回音塔”,站在塔里面的某一定点,用力拍胸脯时会产生宏亮的声声回音,神奇有趣。
但经过长时间无人居住,许多树木长在寺庙之上,寺内多为树抱石的景观。
这座寺庙因为拍摄过电影《古墓丽影》所以也是游客热门的地方。多年前来这边的时后感觉是个清净有神秘的寺庙。但现在不大的寺庙内基本都被栏杆档了起来,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所以这次变得匆匆而过了。
黄黄的洞里萨湖
游荡过柬埔寨暹粒的大小吴哥后大家也都会选择来洞里萨湖看看。
洞里萨湖的游玩区域离的暹粒还稍远,基本都是来看看水上浮村和洞里萨湖的日落。
就我个人而言肯定是对水上浮村的兴趣大于看日落。说实话这湖上日落也就那样了,哈哈。浮村内逛逛还是可以感受不少当地的一些人文气息。特别对喜欢摄影的人来说,村子内拍拍照片还是不错的
我们到达水上浮村的时节算是枯水期,村落里大家还是可以在道路上进行各种交通,但到了丰水季 的时候这些道路边的二层楼的建筑就只剩下上面那层还露出在水面,大家的交通也都靠船了。
据介绍,洞里萨湖 边上有很多浮村,但各有各的不同,最为出名和集中有三个,离市区由近到远依次是Chong Khneas(空尼浮村)、Kampong Phluk(空邦鲁浮村)和Kampong Khleang( 磅克良 浮村)。
空尼浮村,距离 暹粒 市区最近的浮村,15公里左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越南 浮村”,是 洞里萨湖 三个浮村游客最多的地方。这里的人中有70%是 越南 人,因为战争历史遗留问题,他们没有办法回到自己的祖国,只能住在湖中间靠打渔为生。
因为这个浮村距离市区较近,成为了旅游团和游客去的最多的地方.
空邦鲁浮村,这个浮村距离 暹粒 市区较远,大概32公里左右,在去往罗洛寺群的那条路上,可以选择安排跟罗洛寺群一起参观。
磅克良 浮村,这个浮村是距离 暹粒 最远的浮村,大概52公里左右,也是三个浮村中最大的一个。
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位于柬埔寨境内北部,呈长形位于柬埔寨的心脏地带,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滨平原平坦、广阔,长500千米、宽110多千米,西北到东南,横穿柬埔寨,在金边市与贯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汇。它像一块巨大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柬埔寨大地之上,为高棉民族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
从一片泥泞处上船就开始了洞里萨湖的日落之旅了。
小船把大家送到一处湖中央的水上平台,然后就在这开始等日落了。
找出了几张2005年来暹粒的水上浮村时的图片,转眼已过十几年时间了,这个当年可爱的小姑娘不知道如今如何。
吴哥窟作为著名的世界遗产还是值得来一看的,对比2次到暹粒的经历,感觉总体的旅游配套和舒适度都还是比第一次来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相应的到达吴哥窟的游客也是多了很多,很多地方都会变得有些拥挤,不可到达的范围也在扩大,记得第一次在吴哥内基本没有栏杆这样的设施,可以非常近距离的接触到那些精美的石雕。也能感受到攀爬寺庙的艰辛。会感觉更贴近。现在有些地方开始会变得更像参观博物馆的感受。所以想去看看的还是要趁早。
高棉的微笑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