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个被世人误会的英雄

  • 世人对唐僧的误会

《西游记》普及后,唐僧给人的印象并不好:木讷懦弱,不识忠奸,遇到妖精只会闭目念咒。

大家都被吴承恩骗了,历史上的唐僧绝对是一位盖世英雄!

历史上的唐僧,原名陈祎(音“一”),法名玄奘。他从大唐长安出发,往返途径五万里,历时19年取得印度真经,堪称远游与宗教史上的壮举!

  • 唐僧西天取经的几点疑问

1.为什么要去取真经?取经的终点西天大雷音寺在哪里?

2.取经路线是从西到再拐向南,这样显然是绕了个大圈子,为什么不走西南方向的直线呢?

3.取经途经国家众多,唐僧是如何克服语言交流这个难关的?

4.是否能在唐僧取经之路上找到西游记的原型?

读完本文,相信你对这些答案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少年唐僧游历四方

唐僧出生于隋末,十三岁时跟着哥哥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他醉心佛学,聪明过人,进步神速。
唐僧学习很勤奋,自己学好了知识,就将心得分享给大家。同寺和尚也很佩服这位年轻的后生。

俗话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佛经上的学问毕竟有限,唐僧志在开拓眼界,去成都拜师学习了五年,而后又穿越三峡,游历了湖北、河北、山东,一路走一路学,最后来到首都长安。

长安有两位大师法常、僧辩,他们对唐僧的才华大加赞赏,夸他是“佛门千里驹”。

  • 立志西游取经

唐僧孜孜不倦地求学,他深深感到佛学奥秘无穷,多学一分就多一分对未知的敬畏,想进一步突破,路在何方?

他后来给高昌王的感谢信中表达了取经志向的缘起:

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乖舛;辽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他化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士怀疑,莫有匠决。

这段话生涩难懂,大致意思是:当时佛经翻译版本又多又杂乱,没有一个成体系的标准版本,容易引起误解和疑惑,不利于佛学的传播。

想领悟佛学的真谛,就要追根溯源,去印度留学!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当时的印度被古人称作天竺,因为在中国以西,也叫西天。这就是所谓的西天取经。

当时也不能随便出国,得办手续。唐僧向皇帝李世民申请出国留学,可惜这封申请书被官员扣下,根本没到过李世民的手里。

其他同伴退缩了,唐僧可并不气馁,努力学习西域和印度的语言,积极准备,等待时机。

  • 26岁偷渡出境

唐僧是怎样踏上西行路的?

与《西游记》所说的不同,并没有李世民拿黄土和美酒深情相送,相反过程非常狼狈。

26岁那年,长安闹灾荒,他终于逮到机会,混入灾民人流离开长安。

在凉州,他被士兵拦住,出不了国门。

“请军爷高抬贵手,让贫僧出去吧”

“走开走开,你这和尚忒啰嗦,没有通关文书,休想出门!”

唐僧非常焦虑,一个月后,他趁士兵不备溜了出去,做了“偷渡客”。

我想起中俄边境上曾见过一个告示牌:“偷渡边疆,魂断他乡”,偷渡要冒生命风险,但这时候什么也阻止不了唐僧。

后面沙尘滚滚,都督派兵杀来,唐僧躲在林子里不敢露头。
凉州郊区有个好心的法师,派了两位徒弟送唐僧到边境城市瓜州,三人昼伏夜行,小心地回避着追兵。

很幸运,瓜州长官也是佛教信徒,他不为难唐僧,只是对西行一事大摇其头。

“大师,此去有大河,玉门关和五座烽火台相阻,每一站都有凶险”

“孙悟空”前来投奔

就在唐僧一筹莫展时,一个西域人前来拜师,表示愿意受戒拜师,护送唐僧西去。

他叫石磐陀,也就是后来孙悟空的原形!“胡僧”和“猢狲”发音相似,其中必有一些渊源。

他们纵马而行,见玉门关遥遥在望,一丈多宽的瓠卢河挡住去路。
正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二人砍倒梧桐树,铺上沙子和草,顺利过河。
一天夜里,石磐陀起了异心,他可不像孙悟空那样忠诚,想到烽火台附近的凶险,不禁退缩。

“老师前去,如被捉住,供出我来,连累家人,奈何?”

那石磐陀怕自己信息泄露连累全家性命,要杀唐僧!直到唐僧指天发誓绝不坑他,这才放心离去。

孤身一人,沙漠中历经生死大难

唐僧一人一马去闯关,他望见了第一座烽火台,将人马隐在沙沟之中。天黑以后,他绕过烽火台,找到有水草的地方灌水。

“嗖”的一声,一只箭射来,差点射中膝盖,唐僧知道跑不掉了,大喊自己只是个和尚,请军士不要误会。

守将王祥信佛,他盛情招待唐僧,提供补给,又指明了第四座烽火台的路线。

在王祥与王家同族的帮助下,唐僧顺利通过五座烽火台,进入了莽莽八百里大沙漠。这里只有鸟兽的骸骨,半点生机都看不见。

“我死都不怕,又有何所惧?”他不停激励着自己。

夜里能看到好多妖魔鬼火,灿若繁星;白天大风飞沙如同下雨一般,即使如此,他毫无畏惧。
沙漠里最缺的就是水,他失手打翻了水袋,怎么办?只能回烽火台取水。
走了十多里,他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又把马头勒转,勇敢地向西前进。
连续四五天滴水未进,口干舌燥,他终于顶不住了,摔倒在地。他感觉生命在一点点消失,留得心中一念清明,向观音菩萨祈祷:“我这次西行,不是为了功名财富,只求佛心正法,希望菩萨能够大发慈悲,救救我吧,现在我遇到了大难,您知道吗?”

半夜突然刮起了冷风,唐僧被吹醒,如沐寒水,耳清目明。他强打精神,挣扎前行,走了几里路,忽然看到了草地与池水。他欣喜万分,饱喝一顿。

像这样的经验实在太多,不能一一记叙。

  • 高昌国遇险

唐僧走完八百里大沙漠,来到了高昌国。地点是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市。

高昌国王非常喜欢唐僧,想强留他终生在国内供养。唐僧当然是不肯的。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西游记女儿国的剧情,只不过强留唐僧的是一个胡子大叔,不是美貌女王。

那高昌王得不到唐僧的心,就将他软禁起来。

每天国王亲自捧饭给唐僧,唐僧绝食抗议,一直到第四天,国王见唐僧气息奄奄,不由慌张起来,他同意放唐僧西行。两人握手言和,结为异姓兄弟。在西游记中,唐僧的结义对象被改编为了李世民。

高昌王给安排护卫队伍和大量物资,为唐僧西行助力许多。

一行人路走了千里,经历葱岭暴风雪、奇险铁门后,到达北印度境地,就剩他孤身一人。

  • 印度漫游13年

玄奘西行路线

西天是整个印度的概念,西游记说唐僧拿到真经就马上回长安,待在天竺境内的时间非常短。但历史上玄奘在印度诸国游历13年,做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印度漫游是玄奘西游的重要经历。

某森林中遭遇强盗,别人都在哭泣,唐僧并不烦恼:生命保存了,这就是万幸,财货和生命比根本不算什么。
城里居民听说唐僧遭灾,都来捐款捐物救济,唐僧以讲经作为回报,大受百姓的欢迎。
在北印度,他四处行走,巡礼佛教六大圣地,瞻仰释迦摩尼出生地。

不是雷音寺,是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西天取经的终点,这座印度最大的寺庙里有上万名僧人,“那烂陀”是一条湖中龙的名字,名称音译有些调侃意味。寺中主持戒贤法师已经100多岁,他教了唐僧五年,这五年,唐僧学到了最精深的佛教经典。

他辞别法师,漫游了印度全国,一路巡礼圣迹,拜访名师,这先后就花了6年时间。

后来,戒日王与鸠摩罗王一起委托唐僧讲授大乘佛法,举办了古印度第一文化盛会,各地高僧云集,参与国家就有十八个,他们都是来听一个中国人讲经的!

唐僧作为“论主”,现场发表论文《破恶见论》悬挂公示。大会持续18天,唐僧的议论太精辟,没有人能够反对他。会后十八位国王都请他骑大象作为嘉奖。

唐僧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久还召开了五十万人规模的无遮大会。

唐僧在印度停留整整13年,经历了太多,也学到了太多,他的宏愿已经达成了一半,思乡之心促使他决意回国。
  • 学成归国,著述翻译
唐僧学成归来,随行满载经文与宝物,由于当年是偷渡出去的,他试探性地先给李世民写信说明情况。
两年后唐僧终于回到了长安,李世民派宰相恭迎。
唐僧把印度带来的新鲜玩意儿,比如经典,佛像,宝物,特产在朱雀大街做了个展会,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为了收藏佛经、佛像,李世民还下令建造了一座塔。这就是我们今天西安市南部的大雁塔。
大雁塔
塔前玄奘像

唐僧老了,他把西行沿途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包含了上百个国家的风俗与传说。他一生翻译佛经有75部1335卷,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

  • 唐僧取经的谜题答案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回答开始的那几个问题:

1.唐僧因何上路,去往何处?

唐僧因为经文翻译版本混乱,为求真理而踏上西行之路,目的地在中印度的那烂陀寺。

2.为何不走直线,要绕大弯?

这个可能是因为当时丝绸之路是一条宗教与商贸成熟的路线,虽然也艰难,但走直线要遇到的青藏高原、雨林、横断山脉等,情况更为不可控。还有一个原因是唐僧志在学习游历,丝绸之路更适合学习与传播文化。

3.出国语言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唐僧出行前就做了积极准备,当时唐王朝鼎盛,万国来朝,西域各国都有人住在长安,学习外国语言并非难事,况且唐僧属于又勤奋又聪明的那种人。他一生都在求知和游历,而且单取经路就耗费了17年,西方的语言自然是越用越熟。

4.哪里可以看到西游记的雏形?

孙悟空就是那个胡僧,路上有火焰山,高老庄地名,遇到深沙神,这些都给西游记铺垫了故事原型,唐僧的故事本就带有西域旅行和宗教色彩,逐步在民间越传越神,几经迭代,到吴承恩妙笔下就焕发了最大的光辉。

  • 唐僧西游的启示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少年时嗤之以鼻的很多概念,有了更多的思考与体会。

譬如宗教的意义,信仰的力量,佛堂上的百姓每一次叩拜,也许并不是出于无知,而是对苦难命运无可奈何,这就是唯一的心灵宽解之路。心灵能量的强弱,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譬如求知的非功利性,它可以是来自人的内驱力,而非单纯应对考试,应对社会生活中的难题。

对唐僧而言,佛学就是他一生的信仰,求知是他前行的动力,如此坚持不懈,奋斗一生,就是幸福,那些八十一难,又怎么阻挡地住一个幸福的人呢?

唐僧自身有太多品性优点,聪明勤奋,信念坚定,百折不挠,九死不悔,但是这些优点还是显得单薄,只够他一个人独善其身。在此基础上,他学习宗教,教化育人,非为一人谋而为天下谋,实现了普渡众生的功果,这就意义非凡了!

从唐僧身上,我们能看到的三种实现人生价值的法门:

1.先立志,再励志。很多人连梦想都没有,活得浑浑噩噩,受一点刺激就只想躺平,那谈何励志,谈何坚持呢?唐僧誓不回头,是因为真理在感召着他,如果感召力不强呢?也许早就回头,也许死在沙漠。

2.呆得住书房,也要广游博见。只要还有力气,就去闯荡游历,学游合一,去接纳各种好的坏的因果,偏安一隅注定价值发挥受限。唐僧走遍中原大地,西域乃至整个印度,可以说他算得上一流的旅行家了,学识与见识总是相伴相生,没有五万里的积累,胸中如何有这样高深的丘壑呢?

3.做一座桥,连接与造福他人。当你成为桥梁枢纽,在奉献中体会更多的人生价值,走在桥上的人也会更认同你。得道者多助,更容易逢凶化吉,唐僧的西游路纵有八十一难,还是得到好多守将和国王的帮助。因为这种大善,能感动人心。

宗教对面的,是自然的不可抗力,是命运,在这一层严肃的残酷面前,哪个人不是同心相连,呼吸与共呢?

我是江户小歪,喜欢的朋友还请不吝关注与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