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山水情 2024-08-06 11:58:32 小时候,父亲漂泊异乡,我被寄养在江南叔祖父家。那是我的第一个故乡,在那里我生活了十年。每当记起,可敬的亲人,多彩的故事,童年的乐趣就浮现在眼前。云山翠竹云山在故乡的东北角。受长江水气影响,常年云雾缭绕,故名云山。江南是山连山,岭挨岭,层林叠翠山花烂漫,百鸟和鸣泉水涓涓,草木争荣松涛悠悠。最美不过江南啊!江南云山算不上名山。可那雾海云峰、满山翠竹还是壮观迷人的。云山耸立在长江之滨。登山望去,长江如练,百舸争流 ,池州大通尽收眼底。云山不仅风景美而且位置也十分重要。屯兵山上,既可封锁梅龙段的江面,又能阻断进出江南深处的道路,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烂了江南山山岭岭。他们看准了云山战略位置,在山上建立据点,构筑工事。山上碉堡林立,战壕纵横。山下铁网道道,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天上敌机盘旋,炸弹掠空。天罗地网,戒备森严,水泄不通,恐怖惊心。沉沉乌云笼罩着云山,腥风血雨席卷着村村寨寨。多少抗日将士牺牲在云山,多少百姓惨死在竹林中。连山上的翠竹也难逃厄运,断头残枝,遍体弹痕,不堪目睹。云山成了灾难之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云山在愤怒,云山在抗争。抗日军民像云山翠竹一样连根盘结,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为夺取云山据点,广大军民以云山浓雾翠竹为掩体,与敌人反复激战,抛头阵前,血流竹林,彻底粉碎了敌人的侵略野心。云山碉堡成了侵略者炸毁自己的火药桶,云山战壕成了侵略者埋葬自己的深坑。云山翠竹是掩护军民取得胜利的功臣,云山人民是战胜侵略者的英雄!抗战胜利了,新中国诞生了。巍巍云山换新颜,葱葱翠竹笑春风。当年为掩护军民抗战立了战功的云山翠竹,今天坚忍不拔骄傲地矗立在峰顶,热情迎送四面八方的客人,揭露侵略者的罪行,讴歌革命的光辉历程,赞美祖国的繁荣昌盛;又饱含热情,斗志昂扬,跋山涉水,乘车登船,进千家万户赴异国他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回报祖国福泽人民。云山是血染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她记录了侵略者的罪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精神。云山翠竹是朝气蓬勃的竹,万古长青,象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别离江南几十年了,美丽的云山翠竹令我魂牵梦绕,英雄的云山人民激我讴歌赞颂。石桥情趣我住的小村叫桥边村。村前有一道小河,水是从云山流出的。小河不宽,水一般只有两尺深。常年涓涓不断,清澈见底。河上有一石桥,桥面是一块大石板,四米多长,一米多宽。厚约三十公分。是很重很重的,在很早年代大石板不知是怎么架上去的。桥下游百米处的河边有一小庙,山洪爆发时,很多桥被冲垮。唯独这座桥岿然不动。人们都说这是菩萨保佑的。自然小石桥也就有了神秘色彩。小河弯弯曲曲,浮着落花,映着葱茏,送来秋香,笑别冰凌。一路歌唱,一路载舞,绕着村落,穿过石桥,纵情流着。流过岁月,流出山味,流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情趣图。那时我太小,没有欣赏山水情趣的兴致,只知道小桥好玩,玩得开心。小石桥是我童年的乐园。春天在桥边摘花采笋,夏天在桥下捉蟹追鱼,秋季摘果冬季砸冰。无论什么时候都玩得开心。我最喜欢的是桥下的水。少雨时,河里的水很浅又很清。站在桥上能见水底光滑多彩的鹅卵石。下水能捉小鱼小蟹。那小鱼是真的好玩,个体不大,红眼睛。一会游到水面,一会沉到水底,有时停在半空一动也不动。我一伸手它就走。我不动它也不动,我走它跟在后面游,好像故意逗我玩,乐哉鱼乎啊。鱼乐我开心,同享山水美,共有自然情,情趣横生,其乐无穷。小石蟹从石缝爬进爬出。它是不友好的,常夹得我痛得直叫。可我不怕它也不恨它。它也不怕我,不避我。多可爱的小生灵,像我一样贪玩爱自由。夏天的河水真清凉。我在水里一玩就是半天,时而在水里走来走去,时而坐在水里,时而趴在水里。渴了就喝上一口,那水又凉又甜又解渴。冬天河面上游动着白雾,再冷就结上厚厚的冰。好玩的时候又到了,我喜欢在冰上滑来滑去,摔倒了爬起来又滑,摔痛了还是滑。小石桥一年四季都好看好玩。在那里,我认识了许多花草,学会了摸鱼捉蟹游泳技能。八岁我上学了,不能整天在桥上桥下玩了。每天只能在桥上过往几趟。每当走到桥上总要看了又看,看两边的小花,树上的小鸟,水中的小鱼,要不是怕迟到和回家晚,是不愿意离开小桥的。小桥陪了我十个春秋,留下了我多少足迹和欢笑。十岁时我回到了江北的老家。可小石桥没有忘却,实在是难以忘却的。 赵村乡音我八岁开始读书,学校就设在赵村的祠堂里。赵村离家有两里多路,是一个较大的村庄。临近茅坦湖,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村内全是石板路,石板下流水潺潺,粉墙黛瓦,整齐干净。放眼望去,恰是一幅别具江南水乡之情、呈现徽派雅韵的水墨画。在那多灾贫穷的年代,江北多水灾,灾民不少迁至江南。赵村住了不少的江北人。赵四奶就是江北人,她家就在学校旁边。她把我当作自家人,照顾得很周到。给我吃,给我喝。冬天给我火桶,衣服湿了给我烤干,下雨天送我回家。学校里学生不多,只有一个老师姓康,戴眼镜,五十岁左右,听说他的祖籍也在江北。我第一次见戴眼镜的人很好奇。放学回家,叔祖父问我:“学校可好?老师可好?”我说:“学校好,我怕老师,他脸上为什么带着镜子?”祖父说:“老师书读多了,戴眼镜是有大学问的人,能做官。”晚上,我就用竹枝和纸做成眼镜戴在脸上,家人见了满堂大笑。叔祖父说:“有出息,长大后也能做官。”我天天到校,赵村也越来越熟悉了。村里的江北人都叫我“小老乡”。老乡相见分外亲,对我非常热情,常叫我到他们家玩,吃果子锅巴炒米,和他们家的孩子做泥人、泥狗,玩游戏,教我怎样爬树捉小鸟掏鸟蛋。我也教他们写字背书。在那里我毫无拘束,很开心,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有家的味道,有家的温暖。天涯沦落觅知己,难得相逢闻乡音。家乡的语言,家乡的情缘,让我非常热爱赵村。赵村是我第一个读书的地方,是我人生的起点。十岁时,我离开江南,阔别了赵村。再见吧,美丽的江南。再见吧,赵村的江北小同学小朋友们。赵村的四奶奶和赵村的江北老乡,都是我的亲人。 来源:文乡枞阳 赞 (0) 相关推荐 【微笑悦听】802期:江南石桥 江 南 石 桥 作 者:张 五 洲 主 播:岁 月 如 水 江南的石桥,是一条古老的渡船,静静地漂泊在岁月的河边-- 它渡你进十三经,渡你观二十四史. 渡你上寒山古寺听悠 ... 桃源思语 | 忆往昔 | 家乡的大白鹅 摇梧桐雨落,摇春去秋来,掀开一帘秋色,朦朦胧胧的稻田里,几只怡然自得的大白鹅正若无其事地.自顾自怜地相亲相爱着,冷落了一田深深浅浅的稻桩. 鹅声四漾,鹅趣无边,鹅融入了凹凸有致的山色里,关于鹅首先想到 ... 秋季去8个江南秘境古村,感受古韵悠然 有一些地方,时间走得特别慢: 譬如低调的宁波,譬如静谧的古村落. 宁波,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 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气候也十分宜人. 面积不大不小,一辆公交车就能从市中心跑到郊区, 不用赶路不焦急,时间都 ... 相约故乡山水情 提示:点击上方"五台人"↑免费订阅本刊 图文:星光灿烂 编辑:小五 周末,在他乡的华与萍回来看父母,同学群里一声倡议,便又有四个同学来自不同方向,相约一起去爬九女山.九女山坐 ... 【图文】水墨动画经典片《山水情》 山水情/1988年 又名:Feelings of Mountains and Waters 类型: 动画 / 短片 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1905-6-10 导演: 特伟 / 阎善春 / ... 《文学的故乡》第二集阿来 我觉得我对于故乡的爱,不是盲目地说爱或者不爱,我按照它本来真正的面目,去认知它,书写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认识自己故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成了我的信仰.--阿来(来源:央视网) 我觉得我对于故乡 ... 混迹在宿舍的好声音,缅甸佤邦小哥唱《故乡》,唱出漂泊的感觉 混迹在宿舍的好声音,缅甸佤邦小哥唱《故乡》,唱出漂泊的感觉 我和我的故乡 最近老家盖房子的人家特别多,村里年轻人大都在外面打工,可父辈们还是给他们盖,大部分的年轻人出去奋斗的不错,都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老家很少回来,只有些留守老人了,可他们从不闲着,地里的庄稼种着,家里的房 ... 【赣雩文艺】作者:宋建勤《这片热土——写给第二故乡湖北宜城》(柔巴依·组诗)总第923期③2021年第129期③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这片热土 (柔巴依·组诗) 写给第二故乡湖北宜城 作者:宋建勤(青青草) 一.序篇 当踏上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一股暖流不自主从心底涌出 我多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 为你写 ... 唱给妈妈、唱给故乡的两首歌曲,勾起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 人文之窗 >人文综艺掌上微刊 <妈妈的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王付林作词.谷建芬作曲.讲述了非常朴素的.中国式乡村的人文情怀,表达了一种来自乡村母女之间的真挚感情. ... 故乡的四月花香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白居易对四月的描写.要说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应该是四月的春天.都说阳春三月好风光,但故乡的三月常有乍春寒的时侯,偶而还会春雪飘絮,棉衣裏身,枯萎的树枝没有绿色.四 ... 韩淑玉诗歌:梦回故乡(外二首)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早安心语 这世界真小,一条路,一个转角,一段音乐,一部电影,都能让人想起曾经的熟悉.这世界真大,一句再见,一句谢谢,一句意味深长的对不起,都能将原本亲近的人,生生拉开天涯海角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