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以为的长白山人参,其实老家是山西?!

猫盟CFCA

民间野生猫科动物保护联盟2小时前

  今天的推送是我们上个月在山西太原劲草嘉年华上的演讲整理,主讲人是阿蒙。

  阿蒙(微博id:amongthegod)老师是一位植物科普作者,作为山西本地人的他,对家乡的植物抱有强烈的热情和喜爱。

  他认为,植物是大尺度的整个的自然历史的见证。芥子纳须弥,山西的沧海桑田,就藏在小小的植物当中。

  p.s.太原嘉年华的讲座直播回放已在b站上线,感兴趣的朋友请搜索【猫盟CFCA】点赞收藏投币一条龙哇~~

  阿蒙老师讲座中~

  植物,应该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生物。

  因为会动,很多野生动物我们都不太容易接触得到它,而植物不会跑,我们可以走到跟前我们可以看它观察它欣赏它,相对来说比较更亲近一点。

  在城市中既有很多人栽培的植物,也有很多是通过风、水、其他的动物和人带来的野生植物,城市中每一寸土地都经过我们人类的改造,但是植物却不会因为人类改造而就此消失。

  特别是野生植物,我们其实能够从中这些小小的植物里看到一些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山西的一段历史——不是人类的历史,而是尺度非常大的整个的自然历史。

  山西的自然历史,就藏在这片绿色背后 图源一晴

  其实我观花这么多年走过很多地方,山西并不算植被非常丰富的地方,为什么呢?

  因为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它的西边是黄河,东边是太行山,虽然山地通常是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但是就山西来说,会受到降水和气温的影响。

  山西地形图 图源网络

  另外山西一直是我们人类居住很久的地区,从陶寺遗址一直到现在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人对山西的改造也使它呈现出了另外一种有别于比如四川、云南、西藏、新疆这些偏自然野生的地区的状态。

  山西如今的植物景观是带有些人文气息在里面的。

  山西山河表里,但是它曾经也是海,至少在三亿到六千五百万年之间,它经历过很多次的海侵和海退。海侵就是曾经是陆地后来被海所淹没,海退就是曾经是海洋后来变成了陆地。

  在史前,地质发生了多次变化 图源网络

  但是这些变化离我们生活的时代都很远很远,我们如何能知道这些人类史前的状况呢?

  答案很简单。第一,地质考察;第二就是植物。

  地质考察比较好理解,拿太原来说,太原东山有古生代早期的䗴类化石,它是生活在浅海里面,所以我们能够知道在古生代的早期,这边是一片海。

  部分䗴类化石 图源网络

  除了䗴类之外,山西也产很多其它海洋动物的化石,有贝类、三叶虫等等。

  山西在很远古的时候曾经是一片海,但是这片海持续了很久吗?并没有,它在中生代的晚期,比如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时候又变成了陆地,经历了一次海退。

  然后新生代到来了,大概在新生代的第三纪时候,在山西附近有一片海,这片海叫做特提斯海。特提斯又叫做古地中海,现在的地中海是特提斯海的一部分残留。

  特提斯海示意图 图源网络

  那么特提斯海留下了什么遗迹呢?它在山西留下了一种植物——丽豆(Calophacasinica Rehd.)。可能有些朋友觉得这种植物很普通,它的花长得和园子里的菜豆很像,它的果实也跟山上看到的常见的野花野草很像……

  丽豆 图源阿蒙

  但其实这个东西分布范围非常狭窄,狭窄到什么程度?野生丽豆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据我所知现在的栖息地,主要也就是吕梁山区,离石以及山西太原龙山和天龙山。

  可能有些朋友好奇,为什么这种植物分布得这么狭窄,它应该很普通、很常见才对啊?

  一般长这样的丽豆 图源阿蒙

  事实上这里头的原因非常有意思:第一,丽豆是一种适应了森林环境的植物;第二,丽豆虽然喜欢森林但是又喜欢干旱的气候——这种环境能让我们联想到一种非常典型的气候——水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

  豆科是植物中一个非常大的群类,有将近两千多个属,丽豆属则是底下非常小的一个,只有八个种。

  中国丽豆属植物一共三种,分别是丽豆华丽豆(Calophaca chinensis Boriss.)以及新疆丽豆(Calophaca soongorica),其中华丽豆和新疆丽豆基本分布在新疆塔城一带再往西的中亚地区,唯独丽豆分布范围非常靠东,就在山西境内。

  我国三种丽豆属植物的分布 图源阿蒙

  那么问题来了,这几种丽豆明明很相近,但分布范围却隔了将近三千多公里,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又涉及到之前提到的古地理问题,塔城离塔里木盆地很近,在遥远的史前,塔里木盆地一直往东到现在的甘肃、四川、横断山带都曾是特提斯海的区域。

  在特提斯海存在的时候,丽豆是环着沿岸生长,一直长到欧洲。后来大陆发生了移动,特提斯海退去,变成了新的盆地和平原。

  丽豆 图源阿蒙

  海退之后,丽豆属里其他丽豆的种无法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慢慢灭绝;而西部的新疆丽豆和华丽豆,因为接近地中海区域,所以依然保存了很大的多样性。只有丽豆唯一一个小小的种就留存在山西。

  丽豆的种子 图源阿蒙

  而且丽豆的繁殖情况很有意思,它虽然每年结很多种子,但原生地很少看到由种子发育出来的小苗,大部分是通过它强大的根系产生的分叶苗所繁殖出来的,所以繁殖方式也使它们局限在了山西。

  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所有野生丽豆种群都在山西。

  生长着丽豆的山,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这些山脉是链接青藏高原与东北的植物通道。

  当然丽豆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很多植物也有相近的情况。

  五台山是太行山脉的屋脊 图源阿蒙

  我们讲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从四川出来以后首先到太白山,然后太白山往东就是山西最南边的中条山,中条山再往北就是太行山和吕梁山,大家可以看到绿色的区域就是五台山,地势如此。

  但是我们都知道地质历史上从来不会一成不变,它是不断的经过多次造山运动才能形成这样的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过程,对植物也有很大的影响。

  马先蒿 图源阿蒙

  我在山西拍到过3种具有青藏风格的植物,马先蒿、西藏洼瓣花和曲花紫堇。这些植物并不完全分布在青藏高原,但山西几乎都是它们分布的最北端。

  比如曲花紫堇。紫堇有很多很多种,跟天蓝色的曲花紫堇相近的那些,都分布在青藏高原周边。

  曲花紫堇最早采标本是在甘肃、四川、宁夏,可以说是青藏高原的边缘,但是我们后来在山西的高山上也发现了它。

  天蓝色的曲花紫堇 图源阿蒙

  为什么山西这么远的地方却有类似于青藏高原的植物呢?只有一个理由。

  我们曾经的一些山脉和青藏高原是相连的,相连就会形成相同的环境,相同的高山环境适合这些植物在通道上进行传播。

  后来有了新的地质变动,太行山和燕山山脉的隆起造成了阻隔,因为太行山形成断裂带,山向上隆,另外一边下降形成盆地或者是平原,这样的高度差形成以后就会出现隔离

  这种隔离会让植物没有办法进行传播,比如特别喜欢寒凉的植物就没有办法扩散,同时这种阻隔也会让植物发生变化。

  我们再来看一下山西,以太原为中心,它的东边是太行山,太行山出去就是华北平原,西边是吕梁山;吕梁山的高峰是关帝山,而太行山的主峰是五台山,它们可以说山西的屋脊。

  正因为这些“屋脊”隆起的存在,保留了非常多的曾经从青藏高原传播过来的植物。

  西藏洼瓣花 图源阿蒙

  刚才提到的3种青藏高原风格的植物也就长在“屋脊”,也就是高海拔的地方:马先蒿在芦芽山,曲花紫堇在太岳山,西藏洼瓣花则是在关帝山。

  我再举一个杓兰的例子,我想给大家介绍4种杓兰——西藏杓兰、褐花杓兰、太白杓兰和大花杓兰。

  这4种杓兰里面,西藏杓兰和褐花杓兰在山西是没有分布的。大花杓兰在山西的分布非常狭窄,现在主要是太岳山和五台山有。

  四种杓兰的分布示意图 图源阿蒙

  我想重点说一下太白杓兰,它是2009年发表的新种,最早发现在陕西太白山,但是2015年的时候我跟朋友去芦芽山时就看到了一种疑似太白杓兰的花,可惜当时没有留下足够的影像,就把这个事情搁置了。

  直到2019年,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太原植物园说在山西某一座山发现一个未识别的杓兰,希望我看一下。那时我就去了这个地方,并发现了它原来是太白杓兰。

  褐花杓兰 图源阿蒙

  大家可以看一下四种杓兰的分布区。西藏杓兰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四川,褐花杓兰分布比较狭窄,事实上褐花和西藏杓兰是混生在一起,只不过是生态位置有点区别。

  而山西境内的四座有名的高山,首先是吕梁山,也在关帝山的附近,然后一个是芦芽山一个太岳山,这三个地方都有太白杓兰的分布。

  大花杓兰分布很广,分布在东北甚至到远东地区,包括日本、俄罗斯都有大花杓兰的分布,最细可以分布到中亚地区。

  大花杓兰 图源阿蒙

  为什么讲这4种杓兰呢?因为它们长得非常像。如果把它们的分布区域划一个线大家可以发现,是不是像一个细长的走廊横穿我们中国,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杓兰是一种非常喜欢寒冷湿润环境的植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寒冷且湿润,什么地方是这样?

  肯定是极高山。只有高山足够冷、海拔高,下大量雪不会化或者化的很晚,非常湿润。

  所以这些杓兰长在这些地方,尤其是西藏杓兰和褐花杓兰,甚至四川的黄龙景区这两种杓兰混生在一起。

  西藏杓兰 图源阿蒙

  但是外表只是一部分,比如说太白和褐花杓兰长得非常像,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区别很大。

  褐花杓兰长在河谷里,太白杓兰长在石坡上,这一点证明太白杓兰比褐花杓兰更耐寒,所以太白杓兰和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三者的关系非常接近,只是因为分布的区域和习性不同,所以这三种杓兰相互独立成种。

  太白杓兰 图源阿蒙

  对于太白杓兰来说,它的分布正好介于山西的植物通道之上,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山西有太白杓兰,那么我们很难知道西藏、褐花和大花它们之间有联系。

  但是太白杓兰在山西生存的状况并不是很好,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山西有太白杓兰,我希望我们以后可以对它进行更多的研究,在研究植物和地理上的关系时,能让我们山西的太白杓兰做出一点贡献。

  讲完了太白杓兰,我们再看一下山西在人影响之下,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想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就是:历史的疮痍,今日的觉醒

  为什么叫历史的疮痍?我相信大家学过卖炭翁,唐朝的时候老百姓在山上伐木烧炭,然后卖到达官贵人家里面,这是因为木炭冬天作为取暖的工具是没有烟的,这样可以保证家里很干净。

  这同样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在汉代一直到宋代,由于山西多山、植被丰富,这里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古人伐木的对象,山西很多古代的参天大树也在从汉代到宋代这一段时间采伐殆尽。

  山西至今仍有不少木建筑 图源网络

  了解山西建筑的人都知道,山西的建筑最早可以到唐代,如佛光寺的大殿,这个大殿没有做过重建甚至太大的修整——因为一方面山西已经产不出大木料,在山水老林见的寺庙没有办法进行彻底修缮;另一方面山西的战乱相对来说比较少,古建筑也比较容易保留下来。

  除了人类对山西森林的影响,还有一个东西影响非常大,就是人参。

  人参 图源网络

  大家可能都觉得人参就应该来自东北长白山,其实山西才是人参的正宗产地。

  从唐朝到宋朝所有的典籍里面,药用的典籍中都提到山西的人参是质量最好的,在太行山区,从最北的五台山到最南的壶关县都曾是郁郁葱葱的大森林,所以人参才会产自这里。

  猫盟在山西保护豹子,很多豹子也在太行山,太行山不但是一个动物的天堂也是植物的天堂。

  三七 图源网络

  还有一个可以和人参一起说的植物是三七,三七产自广西和云南,但它现在几乎没有野生种群,只有人为栽培,人参基本也是这样,包括长白山的,以种的为主野生的基本为零,自然生长基本没有。

  这两个植物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植物,尤其是人参。最早山西有人参,因为大量采挖——采挖是人类获取资源的最简单方式,但是为什么长白山还可以种人参,山西就没有了?

  人参在东北有不少种植 图源网络

  所以根本问题不在于采挖,采挖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山西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对森林的破坏造成森林的自然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态发生变化以后,可以种人参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明代的时候《壶关县志》里也有“紫团参团沟,已垦为农田久矣”的记载,说明壶关一带已经不适合人参的生长。

  另外,人参是五加科的植物,人参属大多数的物种分布在青藏高原周边,尤其是云南、四川、西藏,云南。但是另外的人参属植物还有哪儿有?就是东北,那么中间这一带缺掉的,其实就是山西的人参。

  但即便如此,东北也有将天然林地开垦种人参的情况 图源网络

  很多东西并不是离我们很远,它离我们很近,近到什么程度?可能就在家门口,比如说丽豆;太白杓兰也离我们非常近,你可能去晋中某个景区的时候就有可能看到它。

  除了盗挖,它们也可能死于道路建设 图源阿蒙

  但是大家有幸看到它们的话,请千万不要伤害它,因为它们真的非常稀有。

  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造成了太多物种的消失,我希望山西人参灭绝终将成为一个历史。

  如果大家都逐渐开始关注植物,山西的太白杓兰和丽豆也许还能陪伴我们走过更长的历史。

  大花杓兰,成熟开花要17年 图源阿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