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健谈风水学发展源流
风水学起源很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它的端倪,因为古人不仅重视自己的住屋,还注重死后的择葬。所以,风水学的服务对象就是阴宅和阳宅。但对于阳宅风水的研究早于阴宅。唐朝吕才在《五行禄命葬书论》中说,“殷周时就有卜宅之记载”,故《诗经》称“相其阴阳”,可见预言阳宅吉凶早在殷周时期就已有了萌芽。
《二十四史》中留下了选择阴宅的记载:《史记·樗里子传》中说:“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在渭南章台之东。日:'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因此后世在风术界称樗里子为风水术的原祖。
汉朝时代,风水术真正兴起,据说,《葬经》乃是汉朝青鸟先生所著。《后汉书·袁安传》中记载,袁安父亲去世,母亲叫袁安找人相地,在道途中遇一书生,问袁安何事,袁安告诉为父寻葬之事,书生乃指一地云:“葬此地当世为上公。”须臾不见。开始袁安觉得奇怪,于是将父亲葬于书生所指之地,葬后果然世代兴隆,可见在两汉时就有风水吉凶的说法,那时候早已流传民间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水术盛行,出现了管辂、郭璞这样的风水大师,《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说:管辂西行,路见一座公墓,依树哀吟,精神不乐。有人问其故,辂日:“树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后来果应其言,这里是说管辂相墓的灵验。有关郭璞的事迹更为神奇,在《葬书》中更有详细介绍。
隋朝宰相杨恭仁非常相信风水,他在迁移祖坟时,请了很多风水师替他相地,当地有位最有名的风水师叫舒绰,言中他地下埋有一物,掘之果验,受到皇帝重赏。还有一位叫肖吉的风水师,在他撰的《相地要录》中记载,皇后去世时,要他择地,皇帝未采纳他的建议,他说如果不听他建议,隋朝运数会不长。后来果然被他言中。
唐朝时风水术广为流行,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风水,出现了张说、浮屠泓、司马头陀、杨筠松、曾文遄等一大批风水名师,其中最有名的是杨筠松,他开始时是在江西一带传播风水知识,弟子满天下。
宋朝时期,风水术更为盛行,出名的风水大师特别多,出现了陈抟、赖文俊、关景鸾、徐仁旺、傅伯通、邹宽、张鬼灵、蔡元定,历伯韶、张鬼灵等都是那个时间的代表人物,蔡元定、张鬼灵最为出名。宋朝时,不仅老百姓讲究风水,连朝廷都相信风水。
明朝时期,风水大家辈出,风水著作也特别多,开国军师刘伯温先生一人就著出《披肝露胆》、《玉尺经》、《堪舆漫兴》等多部名著。还有很多的江湖风水术士,如苏州风水名师胡舜申曾著《吴门忠告》,苏州阳宅高手周仲高,浙江余姚的骆用卿,金溪曾易明,江西徐继善、婺源,曾著《阳宅秘诀》、《雷霆心法》等书。还有一些僧侣道人,如江西安福的“达僧”,曾著有《撼龙经》,浙江高僧“幕讲僧”、“非幻和尚”等曾闻名于世。这些和尚都精通儒典,谙熟地理,他们自命清高,不甘寂寞,大多受到皇家重视。如明朝非幻和尚,曾受明成祖派遣祭墓,赠封“五官灵台僧”。
纵观历史,风水术从先秦时期开始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唐宋时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时期直至目前仍大受人们重视。风水术不仅是在中国,在国外也大有市场,例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甚至在美国都很盛行。韩国首都遗址,在世界各地请了400多位风水师为其勘察风水。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风水学的重视,国内学者提出对风水学应去其糟粕,保其精华,这门古老学科又被人们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