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等一回

《大学语文课程论》(书稿)前言

本书对于填补大学语文学科研究空白、推动大学语文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论是一门学科编排课程、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的指导性著作。大学语文是中国现代语文学科创建伊始就有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与中小学语文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一百多年来中小学语文语文已有近百种课程论专著,但是大学语文却至今阙如,这导致了这门课的性质模糊不清,课程编排可有可无,教材编写分不清与其他人文类学科的区别,教师授课随心所欲,课程评价经常处于尴尬与边缘化的境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育部曾多次组织调研活动,召开研讨会议,发出“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讨论意见稿,但都因为没有可资参照的理论依据而不了了之。这一切都说明,大学语文“课程论”的研究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大学语文课程论》专著的撰写,已成为这门学科头等重大的课题。

笔者在2007年之前就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当时百年大学语文尚没有一种专著。[1]那一年笔者获批了大学语文研究的省重点课题,但是并没有为抢占“百年第一”而草率行事,而是十年磨一剑,为“课程论”写作做充分准备——首先花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母语高等教育研究》一书,[2]然后又花了4年时间收集、研究民国大学国文的资料,完成了《现代大学国文教育》一书,[3]又花了两年时间帮助香港中文大学杨锺基教授整理、出版了《大学国文科课程研究》一书,[4]补上了港台大学国文研究的内容。本来还想按照严格研究程序先完成《大学语文教育史》(已完成资料编年工作),最后才水到渠成地撰写《大学语文课程论》,但考虑到大学语文学科的紧急状态,不少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已经因为拿不出过硬的理论依据而停开,假如有更多的学校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就算笔者按部就班地写出过硬的课程论专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暂时搁置了写作《大学语文教育史》的计划,在2018年开始写作《大学语文课程论》,至今已完成大半,预计明后年可以正式完成。

本书主要采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由于这是第一本“大学语文课程论”著作,又由于至今尚无“大学语文教育史”这样的专著,几乎事事都要“从头说”,所以不能像“课程论”著作所要求的那样,以简约、直接的语体风格表达作者的观点,而是要随时梳理散落在历史中的民国旧报刊以及民国教材之类的材料,通过梳理找到这门学科的“初心”,逐步构建起学科理论框架。幸好笔者已经出版了民国大学国文研究专著,又完成了大学语文百年资料的编年工作,所以这一步做得比较扎实。然后在梳理历史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研究,譬如学科草创之初的“名实之辩”(逻辑起点),现代语文学科“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属概念加种差”逻辑定义方法,等等。

这样一本书将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教材编写、教师培训乃至教育部决策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研究课题,相信在今天中国高校的所有学科中,再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学科——它有百年的历史,它是所有大学生共同必修的,然而它至今没有完成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有待于一本课程论专著来填补这个空白。这样的一个重大课题,假如笔者的这本书不能获得立项,那么笔者也真诚地希望能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面向全社会招标,尽快完成这一重大研究项目。

大学语文学科等待这本书已经等了一百年了,我们不能再等一百年。


[1]中国现代语文学科始于1904年“癸卯学制”,这也是大学语文学科的起点,但是直到2007年以前都还没有一种专著。具体可参笔者的《大学语文专著一瞥》,见《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2期。

[2]何二元、黄蔚《母语高等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该书引题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教学”。

[3]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4]杨锺基《大学国文科课程研究》,台湾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9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