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不随外物而动,超脱于世俗认知之上

道德经:真正的智者,是了解生活的贫穷,却依然热爱生活。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一段话意思就是说:形神合二为一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婴儿一样纯真吗?清除私心杂念,能心如明镜没有瑕疵吗?高明通达,能大智若愚吗?

这一篇章是《道德经》讲述内心清静无为的一个思想,内心不为外物所动,达到形神合二为一,能不分离,如婴儿一般的纯真,去除自己的私心杂念,内心保持一种宁静以达到高明通达的状态,这便是人生真正的大智若愚。

人类是灵长动物,因为人类拥有智慧和自我情感意识,对于外在事物有着一定的判定标准,而且人也会过度趋向于好和排斥于坏,当自己内心产生一种标准的时候,一旦自己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会产生懊恼和痛苦,这就是情感体验最主要的显著标志之一。

比如说,追求欲望可是欲望未成的时候,就产生了痛苦,这个状态就叫做拥有独立的主观意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意识”下,牵扯最多的状态就是外在的事物,而自己评定自身标准是否达到理想的状态,也是根据外在事物而定的,比如自己是否拥有名利,正因这一种意念的驱使,人才有了庸人自扰的结局,形成了无端的痛苦和烦恼。

比如说一个平庸的人,客观角度来看,即便平庸他也应该快乐,但是实际上他却总因为自己的平庸而感到无端的痛苦。

所以《道德经》在这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能如婴儿乎?”如果能聚集自己的精气,将形神合二为一,达到婴儿的状态,清除内心私心杂念,便是一种圣人之道。

心如明镜而无瑕疵,这是将自己置于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升华状态。

自身不因外物动心动念,将自己的形体与精神合二为一,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好高骛远,自然也免除了痛苦。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贫穷的人家经常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穷人家的女儿要把头梳的整整齐齐,虽然没有艳丽奢华的城市陈设和美丽的装饰,却有一种自然朴实的风雅。有才的君子,怎么一遇穷困忧愁或者际遇不佳受到冷落,就自暴自弃呢?

心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自己的灵魂与内心掺杂进了贫穷之中。

让自己痛苦的并不是穷困本身,而在于自己的内心,这并不是让我们强行忍受贫困的状态,而是让自己从内心深处有一种修为,即便身处于所谓贫困平凡之中,也能享受平凡之乐,不过度的去妄想那些人生之外的一些东西。

当你的精神不符合自己本身的人生时,过度抬高了欲望,那么你的贫困就是对于自己人生最大的煎熬,你会因为忍受不了贫困,但是不得不接受贫困而挣扎和纠结。

没有谁会愿意忍受贫穷,但是这并不会因为你主观的排斥,而轻易能够脱离贫穷的状况,也不会因为自己稍微有一些勤奋,就能够摆脱贫穷。

最好的状态就是“人贫心不穷”,即便物质不够丰富,但是自己的灵魂也有一种真正的超脱,不将自己的精神过度纠结贫困的生活上,才能深谙快乐之道,在这种状态下,贫穷反而会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富有。

就好像《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人生一样,少平高中毕业之后从老家走到省城打工,他虽然同样从事着社会最底层的工作,但是从不认为自己的道路比上大学低贱。

他虽然为挣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相反,他很爱热爱这一段“苦难”,因为这一段苦难如血火般的洗礼,自己历经千辛万苦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反而更有滋味,这是关于苦难的学说,这也是关于人生的精神。

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身经苦难之时的煎熬,而是经过苦难洗礼之后,自己仍然乐观的面对生命,这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状态。

文|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