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讹诈频发,老人摔倒“扶不起”/张建文:我爱大雁有原因

我爱大雁有原因

张建文

好久没听说“扶不起”事件了,可前不久,我却亲历了一回。我的学生接我去城区参加他们毕业30年的同学聚会。在通往城区的路上,学生兴致盎然地谈论着他们毕业后各奔东西,天南海北,打拼创业的事情。突然一个急刹车,弄得我前仰后翻地摇晃着。但见学生手把方向盘,伸直了脖子,愕然盯着车窗前方。车前一老人倒在马路上,匍匐着向车前爬来。我看到的是老人伸出的一只像是烟火熏烤的鸡爪般的手。学生低一下头,拍一下方向盘,又抬起头,显出不快的神色来。学生要下车,我拉住他,说:“后退,别理他,绕过去。”学生苦涩一笑:“我见得多了,绕不过去的。”

我跟着学生下了车,对老人说:“在车前两米远你就躺下了,你怪谁啊!”老人并不很老,六十来岁的样子,穿着也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邋遢,一身中山装虽然几分陈旧,但还整齐。他侧身躺在地上,很有几分中气地说:“你不撞我,谁愿意做这不光彩的事情?”我闷哼一声:“还知道光彩二字。”

看来我的学生还真的早经历过此等事情,知道“扶不起”,就不去扶他,只是冷冰冰地问:“你想要多少钱?”老人不说话,伸出一根手指来。学生却给了他两百元。老人接过钱,一下爬了起来,向着我的学生点头哈腰后就离去了。

“还知道光彩二字。”

上了车,我对学生说:“这样做可是助长了这股歪风邪气。”学生却轻松起来,微笑着说:“这老人还是新手,两百元就打发了——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可较起真来会很麻烦的。”

我们不再说此事。我的思绪飞向了车窗外。

近些年,碰瓷讹诈现象频频发生,有的甚至职业化。老人摔倒“扶不起”,扶人反被讹诈,社会似乎冷漠不堪,救人却得不到应有的赞扬和感谢。虽然讹诈者是个别,但负面的关于扶老人反受其害事件的新闻,让人对该类事件望而却步。老人真的摔倒了,旁观者众,援手者无,即使想扶也不敢。原本再简单不过的助人之行,现在却需要左右权衡,瞻前顾后,实在令人唏嘘。这种现象的持续发生,映射出社会经济能力的提高与社会制度、社会公德的发展不一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于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道德修养。正因为道德弱化,为社会冷漠提供了衍生的土壤。加之,人们的首要社会关系都是在血缘亲情和地缘人情上建立的,而陌生人社会关系的建立会涉及很大的功利性。面对摔倒的老人没人伸出援助之手,主要是因为人们怀有顾虑的心态,其次就是从众心理,人们不愿表现出与大群体不相符的社会行为。

面对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呢?有人说,扶还是要扶的,先找证人,再做好事,最好出门前备好纸笔,用于清醒的老人签字画押自证本人跌倒,还须带上摄像装备用于证明没有加害意识不清醒的老人。如此之法,感觉不仅操作麻烦,还有些让人心惊肉跳——一个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何以如此人人自危!

山寒水瘦

车缓慢地行驶。车窗外,深秋的原野,薄雾缭绕,黄叶飘零,树木裸露。清冷的大地,把大自然创意下的秋冬意境陪衬得山寒水瘦,万物静凉,直叫人心底暗生沉郁之气。

突然,我眼睛一亮,在城市和乡村相连的天空上,难得一见的雁群如音符般地飞入我的视野。大雁灵动飘逸的身姿,如歌如诗,时常变换的雁阵,犹如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它们极具团队精神,坚定地朝着一个方向,云中飞,雾中行,双翼上披着征程的风霜,风霜里辉映着无比的坚强,向前,向前,向着温馨的南方飞翔。身上紧裹秋去春往的绒装,翅膀挥出天际间的美妙与酣畅。云雾里萌动着跋涉的艰辛,霞光里映照出南征北往的希望,暮色里折射出爱意和坚韧。流动的雁阵,微澜一般,渐渐远去。它们默契地关爱照顾着老迈和弱小,一路前行,留下了一行行美丽的诗情。

据说,有大雁受伤的时候,它的伙伴会轮流一边一个搭着它的翅膀飞翔,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弃。我不禁肃然起敬。

让人禁肃然起敬

在大雁的世界里,不会出现老人摔倒了“扶不起事件”,不会出现扶人反被讹的“伤不起事件”。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同情、友爱、善良而不是冷漠、隔膜、邪恶——那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