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才是西游记里最狠的,一生虽然只杀了一人,但手段极其残忍

文:风林秀
唐僧也是杀过人的。而且手段非同一般。
唐僧的父亲陈光蕊被奸人刘洪所害。唐僧与外公、母亲一起,在江边“活剜取刘洪心肝”,算是大仇得报。
在这个时候,唐僧名叫江流儿,已经是一名僧人。但他在杀起仇人来毫不手软。其手段与《水浒传》中李逵活剐黄文炳颇为相似。
唐僧为父母报仇,是天经地义。活挖仇人心肝的手段虽然残忍了些,但站在唐僧的角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咱们现在的问题是,唐僧杀了刘洪,也算为大唐除了一害。但为何后来悟空几次杀强盗,唐僧都坚决不能容忍,甚至把悟空赶走呢?
#01.
要理解唐僧的行为,先要解读唐僧的逻辑。
唐僧不让悟空杀人的理由非常简单。他认为,这些强盗的行为可恶,即使当诛,也不应该由你孙悟空来动手,自有当地官府处置他们。
那么唐僧的这个逻辑对不对呢?
单从道理上讲,唐僧的逻辑是没有错的。可现在又要回到唐僧杀刘洪的问题上来了。
同样的道理,刘洪的确罪大恶极,但既然已经捉住,就应交给官府去处置,考虑到案件离奇重大的特性,也可以直接由唐僧的外公殷开山带回京城,交由大理寺审理发落。
那为什么唐僧就可以直接把刘洪杀掉呢?
关键在于,所处的环境不同。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让唐僧去西天取经?其初衷就是超度一下过去他杀死的那些亡魂。
唐太宗虽然是大唐第二位皇帝,但基本也是处于江山初定时期。李世民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才登基的。可以说,太宗皇帝在位前后,是大唐从乱世结束到盛世开始的一种过渡状态。
正所谓,乱世需要用重典。面对刘洪这样的凶徒,就需要从快从重,迅速将其正法。
刘洪之案,其实非常离奇。他杀死陈光蕊之后,冒充状元去上任,结果十八年都没有被人发现破绽。这里简直是疑点重重。
其一,刘洪一个江边打劫为生的盗贼,居然能当江州知州这么多年。看起来,大唐的官员真好当,何必状元,强盗也能干得很出色。
其二,知州也应该算四品左右的官员,刘洪名义上又是大唐丞相殷开山的门婿,陈光蕊当时是状元,京城中见过他的官员差役应该不在少数。这么多年,刘洪理应与京城有所往来,可是居然始终没有被识破。可见此人闪转腾挪手段真不是一般的盗匪可比。或许说,盗贼天赋如此。
其三,还有一种可能,大家看破却不说破。刘洪作为一个盗贼出身的官员,不可能瞒得天衣无缝,官场之中,必有明察秋毫之人。不过,大家谨遵一条法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一个盗贼就这样堂而皇之当了二十来年的知州。
因为这不是自己的事情呀,何必去管呢?咦?这不就是唐僧经常训斥悟空的话吗?
大家都在等待,等待真正苦主的到来。此人就是唐僧。
唐僧来了,带着自己的外公丞相,来了一个特事特办,在江边,活摘了仇人心肝。至此,陈光蕊案终于沉冤昭雪。
咱们退一步讲,假如当初唐僧非常理智,让殷开山把刘洪押回京城去审理,结果又会如何呢?
结果可能还真不一样。
#02.
就在唐僧杀死刘洪之后,陈光蕊奇迹般又复活了。这样一来,刘洪杀人不假,但被杀的人没有死。按照大唐律例,刘洪还真不一定能死。
假如刘洪不死的话,唐僧心里一定会很不舒服的。
我们后来看到,唐僧是一个经常宣讲慈悲为怀的高僧。因为,他该做的事情做了,心里该放下的就放下了。
唐僧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杀掉刘洪。不管陈光蕊是不是能活过来,他都一定要这样做。好在是,陈光蕊复活之前,他就已经杀掉了仇人。于是,就在这一刻,唐僧的心事了了,心结解了,他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从此之后,唐僧坚定了一个信条。是谁的结,就由谁去解。至于取经路上这一群盗贼土匪,都跟自己这一行人无关。因为取经团就是一群匆匆的过客。
于是,唐僧和悟空之间的冲突就来了。而且不断升级,在“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这一回达到了高潮。
这是一群杀人越货的强盗。其中一人,是唐僧等人借宿老汉家的儿子。
强盗们要杀唐僧众人,老汉知道了,悄悄通知唐僧等人逃走。
悟空毫无悬念地杀了这伙强盗,其中当然也包括老汉的儿子。
唐僧不容分说,拼命念起了紧箍咒。并就此赶走了悟空。
就在这里,真悟空走了,假悟空来了。
假悟空是真悟空的二心。
悟空的这个二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他执着的正义之心。
不要以为六耳猕猴是什么坏人,他代表的恰恰是悟空阳刚正义的那一面。
六耳猕猴之所以出现,正是悟空与唐僧价值观水火不容的碰撞结果。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六耳猕猴死了。
接下来,咱们说说六耳猕猴之死。
#03.
六耳猕猴要做的事情就是代替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也准备了全套人马。结果,真悟空回来了,与六耳猕猴打了起来。
表面看起来,六耳猕猴是《西游记》中死得最冤枉的一位。他做了什么坏事?无非就是轻轻打了唐僧一棍子而已。罪绝不至死。
六耳猕猴还有一颗正义向善之心。他也是要去西天取经的。咱们看看六耳猕猴是怎么说的。
沙僧到花果山去要行李。六耳猕猴说了这样一段话:“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看,六耳猕猴也是要真取经,然后送回大唐。但他的目的是让人立他为祖,好万代传名。
古人云:争名之地,败行尤易。
六耳猕猴死了,被悟空亲自杀死了。可以说,这是悟空的一场封神之战。因为,他杀的是自己的二心。敢于向自己动手,这才是真正的勇士。
经常听到有人说,真假美猴王之后,悟空就变了。也有人说,死的是悟空,取经的是六耳猕猴。
这两个观点都不对。
悟空通过杀死自己的二心,完成了一次自我升华。
他看明白了一件事。任何时候,以自我为主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行为。
至此,他终于明白唐僧为什么阻止他打杀盗贼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认可唐僧的行为。
唐僧的行为,依然是唐僧的二心在作怪。
唐僧的心结,是向右走;以前悟空的行为,是向左走。这才是二人矛盾冲突的焦点。而之所以不能沟通,就是因为都以自我为中心。
任何时候,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是每个人的心结。
杀死了自己的二心,悟空的心一下子透亮起来。自己的心亮了,也就能看清楚他人的心了。
对于唐僧的行为,悟空当然不认可。但是,他可以包容。
当然,唐僧的二心也在慢慢消退当中。一直到了给孤独园,唐僧在悟空帮助下,终于悟透了《心经》的真谛,那就是不言之美。
所有的事情,无论好的坏的,都看明白了,但无须说出。其中自然有情、理、道在其中。
情遵从于理,理遵从于道,道遵从于自然。这就是大自然法则。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风林秀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