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3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注释】
〔1〕梭:织布时往返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这里用来比喻日月的快速交替。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意思是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译文】
光阴像箭一样飞逝,日月像梭子一般快速交替。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黄金并不算贵重,人生安乐要(比黄金)值钱很多。
【点评】
射出后高速飞行的箭与织布时穿梭不停的梭子,是古人生活中最为直观的时间流逝的经验,因此,这里用它们来感慨时间飞逝,永不停息,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出自《孟子》,原意是告诉我们在战争胜利的诸多因素中,人和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其实,不仅仅是战争,其他事物也是如此,人自身的因素远比外在的其他因素更加重要。“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则是告诉我们,安乐的生活要比黄金更加值得珍惜。但人生不应当以安乐作为奋斗目标,应该赋予生命更加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孟子》残页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这句话从军事角度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观点鲜明: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孟子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世上万般皆下品〔1〕,思量唯有读书高〔2〕。世间好语书说尽〔3〕,天下名山僧占多。
【注释】
〔1〕下品:魏晋时期用“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员,将官员按上、中、下分为九品,其中“下上、下中、下下”三个等级称为下品,后泛指事物的最低等级。
〔2〕思量:仔细想,考虑。
〔3〕好语:好话,指有道理的话。
【译文】
世上万般事物都是下品,细细考虑只有读书是最高的。世界上有道理的好话都让各种书籍说尽了,天下名山让僧人占了多数。
【点评】
本段意在强调书籍的价值和读书的重要性。书籍是记载人类知识的重要载体,这里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来说明它的重要,生活中我们见到名山都被僧人用来修建庙宇道观,这就像有道理的话都在书中一样。书籍这么重要,那么读书自然就更加重要,在古代中国,读书与做官是相联系的,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因此,与其他事情相比,读书是最为高贵的事业。这种思想虽然带有明显的封建烙印,但是书籍的价值和读书的重要性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重视。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为提倡读书,写了一首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说明了古代读书对于改变命运的关键作用。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羊有跪乳之恩〔1〕,鸦有反哺之义〔2〕。
【注释】
〔1〕跪乳:跪着吃奶。
〔2〕反哺:指反过来喂养父母。
〔清〕王素绘《黄香扇枕温衾图》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对待父亲极为孝顺。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黄香是古代“孝”的典范。
【译文】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情,做了恶事难逃惩罚。羊羔有跪下吃奶的感恩之心,乌鸦有反过来喂养母亲的情义。
【点评】
人做善事是最快乐的。孝敬赡养父母就是一种善行,是一种美德。生活中,我们看到羊羔吃奶时,都是下跪的姿态,乌鸦据说会喂食自己的母亲。羊羔和乌鸦都知道感恩父母,何况人呢?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隐恶扬善,执其两端〔1〕。
【注释】
〔1〕隐恶扬善,执其两端:语出《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思是,隐藏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避免过与不及的状态,而采取中庸之道。
《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译文】
你急别人不着急,人闲暇了心却闲不下来。隐藏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避免过与不及的状态。
【点评】
中庸之道是儒家最为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智慧。其要义就在于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一种适中的状态。“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就是一种中庸的状态。据说古代的圣王大舜在治理国家时,善于征求各种意见,考察各种行为,面对这些意见和行为,他做到了“隐恶扬善”,避免过与不及,而用“适中”来推行各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