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说说“绥化”名字的由来

北团林子

.根据民国十年版《绥化县志》记载:“县境旧名北团林子,其始本索伦游猎之地。距中原绝远,元明以前,无所建置。自前清定鼎,凡大兴安岭之阳,以萨哈连乌喇为归墟者,悉隶版图,建官、置军、设郡、立县,其规画盖已不让内省诸县。”这里面提到绥化的旧名为“北团林子”,结合现代汉语字典从字面可知其意为北面圆形的林区地带,那么以何为基准称“北”呢?

.按照古人的习惯,多以山水为地理坐标。绥化地域南面多为平原地貌,少丘陵,罕有高山,为松嫩平原腹地。水有两条,一是临近的濠河(今南泥河),一是松花江。经询问今北林区的一些老同志方知,濠河南历史上曾存在过“南团林子”。显然,在“南团林子”与“北团林子”之间,濠河正是作为地理坐标而存在,河北岸为“北团林子”,河南岸为“南团林子”。北团林子在尚未发展为圆形林区地带前,曾用名“北林子”,这在光绪五年十月十一日“墨尔根城副都统为已将隐姓之积年盗首枭办事速咨将军衙门文”中有记载,这个记载也是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清代绥化地域(特指北林区地域)最早的的地名记录,文中记载了一起发生在北林镇的匪徒袭扰事件。此文献为中文记录,足见当时官方通用语言已采用汉语。

绥化

.那么北团林子、北林子与绥化之间存在着什么关联呢?显然都是同一片地域,但名字大意似乎南辕北辙。“绥化”,若用中原文化来解读,“绥”,汉代《说文解字》中说此字本意为“车中把”,也就是人力车中人前行时双手握住的地方,这和今天的方向盘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绥”字延伸之意为“方向”。又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传说上古时期有五服,就是大臣们用于庄重场合穿的礼服,其中有“绥服”,这里“绥服”不单指衣服,还特指某片地域,也就是身穿该礼服的大臣自己的封地。“绥服”位于距离王居住的王城1500里的地方。这里没有标明方向,只指明了距离。因为该书成于战国时期,从书记载可知,“绥”字在上古禹定九州之时即已存在了。

.出土的甲骨文中没有“绥”字,但有绥字的右半部“妥”字,这个字有压迫制服之意,作为象形文字,下面的人仿佛跪着,而上面的人在摸着这个人的头。绞丝旁是绳索之意,与“妥”字结合在一起,臣服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甲骨文“妥”

.“化”字,汉代《说文解字》中说“化”有“教行”之意;《康熙字典》解释为“变化”。显然“化”字本意是变化,至于是好的变化还是坏的变化,还要结合别的字组合在一起,把“绥”和“化”结合在一起,可解释为身穿绥服的大臣封地上的变化,这个变化自然是好的,它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引申之意,一是《诗经·小雅·北山》所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封地为王者的天下;一是此地为王者安抚推行教化之地;一是发展之地,是进步之地,是充满希望之地。人民在此生活,安居乐业。

甲骨文“化”

.而甲骨文中的化字却有另一种解读,从字形上看是两个颠倒的人,倒着的人象征死亡,立着的人象征出生,从出生到死亡。王安石在解释《易经》时,把“变化”解释为“变”为出生,从生至死;把“化”字解释为从死亡到出生,这个生死循环的过程称作“变化”。若此解为正解,那么“化”字指新生。

.把两个字结合在一起成为词组,这在全国大概亦属创举。

.历史文献中关于“绥”和“化”两个字的记载,大抵这些。无论哪种解读,都从读音上、意思上显示出其与“北团林子”并无关联。那么可推定,光绪十一年,北团林子设治之时,官员及文人为北团林子起了新名字。若用中原文化来解读“绥化”,那么可概述为“抚绥教化”之意。

.但,这实际是一个误区,上述解读反映出命名时地方官员和百姓们对家园的美好向往。但我们忽略了一点,“绥化”与满语是否有关联?

.满语中是否有“绥化”的发音呢,经查却有发此音的词汇,而且非常明确——艾蒿,转写为“suiha”,“化”音中没有“u”汉语拼音这个音,满语的写法为

.艾蒿即便到了今天,也是绥化市非常常见的一种植物,有无可能用此草的名字来命名地域呢?2010年,韩明武、赵生著《黑龙江省地名源考》,他们研究发现,原来黑龙江地域地名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多为女真族满语的中文转音,地理命名常以山川地貌、动物等名称为主。按照这个思路,把北团林子描述为长满艾蒿的地方是可能的。特别是北团林子地域具备艾蒿成长的自然条件。

.除了上述原因,可能导致“绥化”一词诞生外,还可能存在另外两个原因。一个是艾蒿特指某个特定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五月初五。黑龙江将军文绪光绪十年四月实授,此前为试署,五月初五很可能是他实授后撰写“黑龙江将军文绪、齐齐哈尔副都统禄彭为奏准添设绥化理事通判等缺咨附吏部等会奏”奏折的日子。这道奏折非同一般,不单事关绥化设置,更重要的是这道奏折是他实授后推行黑龙江地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关键。此前酝酿、思考已数年。这道奏折之后,文绪在黑龙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利税体制建立与发展,文绪将军实属首功。该奏折最后朱批于光绪十一年四月初四日(1885年5月17日),这个日子即是绥化正式设治的日子。这道奏折历经近一年的辗转,终于瓜熟蒂落朱批奏折实行。

.同样过端午节的满族,五月初五也可能是绥化城建城的日子,绥化城的建设是从修建护城河开始的,而后修建城墙,内部划分街基。光绪四年,北团林子百姓自发筹划修建护城河,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到了第二年,光绪五年,北团林子街商户已达一百一十七户,“共贸易人一千零四十六口”,显然,护城河的修建明确了北团林子建城的方向,这增强了人们对北团林子发展的信心,从而加速了人口的聚集。光绪五年,应是北团林子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高峰期。

“绥化”书法字体欣赏

.综上所述,往事虽可追,但无法穿越亲身经历,又罕有文献记载,吾辈也只能推测。好在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地域虽然不同,但存有很多共性的特征,供我们滋养、借鉴和学习。无论是出于中原文化对北团林子的解读,还是特殊的纪念日,“抚绥教化”与艾蒿共同描绘了“绥化”,共同希冀了“绥化”。灿烂的中原文化和悠久的满族文化,共同为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土地注入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让我们怎能不为家乡感到自豪和骄傲。

欢迎读者踊跃留言(留言中请留下联系方式),每期将从留言中随机抽取幸运者,赠送黑土乡情·文化公众号策划制作的挂历和书签。

(0)

相关推荐

  • 奋战45天,双“清零”!绥化最后1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

    清零! 2月24日,在绥化市第一医院,经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最后1名确诊患者(普通型)治愈出院,转入定点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至此,在绥治疗的确诊病例全部清零. 最后1名确诊患者出院. 据悉,从1月 ...

  • 渔隐山房 茶点 | 青团

    在城市,似乎什么东西都需要购买,哪怕是一点点野菜.住在山里,城市里形成的一些生活习惯在这里不太适用.荠菜.艾蒿之类的都是可以在田野里采到的.清明前后,刚刚吃完荠菜煮鸡蛋,这不又到了吃艾蒿的时候了. 清 ...

  • 岁末将至,敬颂冬绥

    岁末将至,敬颂冬绥 2020年,是历经磨难,却又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学会了两个词"感恩和珍惜".回顾2020有眼泪有骄傲,更有打不倒的逆境重生.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所有人都经历了不确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清代绥化(厅)府建筑群试析

    北林区政府大院原为绥化(厅)府所在地,形成今天的占地面积,应该说与原来绥化府府衙的规划有密切的关系.民国十年(1921年)版<绥化县志>中记载:在城西北隅,旧为隙地.前光绪十八年,禄通判修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清代绥化地域流人文化试析

    .流人的流,水动之象,水之去,汇溪水于江河,汇江河于大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性由名词向动词转化,泛指流去.<说文>中"流"为"水行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清代绥化地域区划沿革

    .<魏书·地形志上>记有"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盖王者之规模也."王者之所以称"王",是因为其拥有疆域,达到一定规模的疆域是其治权的势力范围.而治权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绥化首位党支书记张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局势岌岌可危,中共满洲省委为配合全国抗战,牵制日军入关,更好地发挥机关的指挥作用,将机关从沈阳迁往哈尔滨.为强化黑龙江的抗战工作,开始有计划地实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绥化清史讲座 1

    (根据录音整理) 一.需要说明的三个历史问题 (一)澄清一个历史问题--绥化历史究竟有多久 进入今天讲座的正题之前,有一个疑问,先和大家解释一下,就是长久以来,咱们绥化人一直说咱们绥化历史很短.他的界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绥化清史讲座 2

    (根据录音整理)二.北团林子时期(一)北团林子开发时间--同治元年当时的黑龙江城是瑷珲老城,除了这座城以外,还有一座城,和我们绥化息息相关,这座城就是呼兰城.呼兰城,在黑龙江,它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后来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绥化清史讲座 3

    三.绥化厅时期(一)理事通判厅经过了北团林子时期的积淀,这片地域人口多起来了,经济发展了,大量的土地也被开垦了,到了光绪十一年,绥化这片地域,正式由当时黑龙江将军府在此设立理事通判厅.那么大家常识性判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绥化清史讲座 4

    (根据录音整理) 四.绥化府时期绥化府,由厅升府,光绪三十一年,绥化厅成立19个年头,终于迎来了正式的地方政府.(一)绥化府辖区 包括今天的北林区.绥棱县两地,余庆已设县,从绥化独立出来,所以辖区面积 ...

  • 史海钩沉·历史 韩鹏宇 | 绥化地区明代地理分布图

    确定绥化地区在明代分布情况,沿着呼兰河这条主线即可有所发现.纵观人类的文明史,均与河流息息相关.呼兰河流域支流.干流遍及绥化地区不是巧合,恰恰印证了绥化地区的文明史与呼兰河息息相关这条历史规律.把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