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常玉,华艺国际北京春拍还有哪些重点?
除了常玉,
华艺国际北京春拍还有哪些重点?
文 | 张朝贝
图片提供 | 华艺国际
版式设计 | 乐天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20世纪艺术
01
常玉
《群马》
▼
1932年,37岁的常玉来到巴黎已经12年。他在给荷兰经纪人以及挚友约翰·法兰蔻(Johan Franco)的信件中兴致勃勃地提及,法国《VU》杂志写信向他征求同意刊登画作,其中便包括《群马》。法国《VU》杂志的文字介绍中这样写到:“由常玉所作的《群马》,是画家的天真呢,还是他在探索某种风格,亦或是异国风情的概念呢?”
同样是在这一年,常玉参加第43届独立沙龙展览的参展作品也包含了这件《群马》。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至今完好保存的这届独立沙龙展览会的目录中,第291页清晰可见常玉参展的两件作品分别为:第3654号作品《山水》(Paysage),售价8000法郎;第3655号作品《群马》(Chevaux),售价4000法郎。这件《群马》当时被一位法国藏家以4000法郎顺利购藏。
常玉《群马》(局部)
在常玉创作的三十四幅以“马”为主题的作品中,多以描绘两两相依的双马为主,关于群马的作品仅有6张。此幅《群马》刻画细致,用色也十分独特。有别于艺术家1930年代以粉红与白为主调的“粉色时期”绘画,常玉在《群马》中大胆地以明媚绮丽的橘红作为主色,这个色调的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仅有两张,另外一张则是去年刚刚创造常玉动物题材市场纪录的《八尾金鱼》。
不同于艺术家晚年作品中常见的苍凉孤寂情绪,《群马》所描绘的空澄原野是一片自由的天地,嬉戏的马儿更似诗意的精灵,整体画面营造出一种无限旖旎、绮丽梦幻的意境,对应着常玉中年时仍踌躇满志,乐观豁达的心情,整体透露出生机、美好、希翼等明媚的精神意象。
02
潘玉良
《双美娉婷》
▼
1950年起,潘玉良的绘画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彩墨人体画,将中国画、油画、“现代性”熔炼于一体,进行视觉的转换效果和“东方情调”的传达,是其“中西于一冶”的熔炼时期。1963年的《双美娉婷》正是这一时期的佳作,以轻松而又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两位女子形态,再用淡肉色平染人体,表现出肤质,然后以类似于点彩或皴擦的方式晕染出人体细微的体积感。在两位女子后方布置以有东方特色的布匹、花瓶并赋色,画面背景并不用中国画“计黑当白”的表现方式,而是用丰富的色彩以皴擦、点揉、横竖交替的线条和冷暖不同的色彩制造出厚重的、有空间感的背景。潘玉良把她从东、西方艺术所学相融、同构,并对原有法则进行革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延续中西方美术的现代性。
03
潘玉良
《静物 青瓶百合》
▼
估价:400万-60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从1937年二次赴法,到1977年辞世的40年间,潘玉良共举办了21次展览,其中1944-1948年占了11次之多。从质到量,这四年都是潘玉良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作品的多样性、绘画技术的成熟度,皆反映出四十年代潘玉良绘画艺术的蓬勃。作品《静物 青瓶百合》《静物 桃子》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典型佳作。
《静物 青瓶百合》一作,以飘逸、放松、恣意的笔法描绘了一个放置于圆桌之上插满金百合的青花瓷瓶,以及一只盛满了核桃的白瓷碗。金百合色橘,用青花瓷装饰其间,通过蓝橘色彩互补的原理,一面相互映衬,突出画面中心,另一面中和了大面积暖色带来的炽烈。油笔层层堆叠,营造出花姿繁茂的盛开景象,同时却以结实的形态构造、严谨的结构抑制情感的过溢,收放自如。花蕾和枝干的直线条与绽放地花朵的曲线带来了精彩对比,给画面带来了爽朗利落的节奏感。
04
潘玉良
《静物 桃子》
▼
估价:400万-60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在另一幅《静物 桃子》中,我们可以阅读到她从塞尚处获取的灵感,赋予作品“生命”。作品不单单从客观角度上表现出物体原色、环境色和光影色,还表现出潘玉良对这些物体的主观体验:外轮硬朗、形状各异的红黄色桃子,它们被饶有趣味地散放在桌面上;瓷碗以青、蓝、紫不同的颜色和短促有力、附有节律感的线条进行刻画;物体外围的黑色外轮线大胆、粗犷,富有表现力。对于潘玉良来说,她更着意于色彩在画面上的对比、和谐,把中国线条的抒情表达和西画富有强烈表现力的色彩作出融合,形成其独特而又和谐统一的个人风格。
不难发现,与潘玉良同一时期其他作品相比,本次上拍的两件静物作品完成度更高,细节更丰富,刻画更深入,不仅是研究潘玉良艺术的难得史料,也是潘玉良当时的艺术成就的最高呈现之二。另外,根据材料,两幅作品在1947年由当时知名评论家、小说家、电影编剧艾伯特·弗拉门特于艺术家手中购得,并在同年转售给巴黎的迪布勒伊先生。千禧年后两幅静物作品(水果和花)由迪布勒伊先生转卖给古董商丹尼尔·马丁,直至现今藏家手中,流传信息有序,作品2016年曾在法国工作室进行清洁和保养,并附工作室保养报告。
05-06
颜文樑
《傍晚的风景》
《乡间道》
▼
Lot8500 颜文樑《傍晚的风景》40×55cm 木板油画 1940
估价:140万-25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自1937年11月开始,颜文樑从苏州经余杭、杭州、宁波,直至上海,沿途游历写生,并留下重要的油画作品及写生画稿。此时,他对于自然景色的洞察力以及对光线的敏感把握已经渐趋炉火纯青之境。有别于留法时期的大笔触与高度概括的形体,颜文樑重拾中国画传统,将细致的工笔画技法提炼、融合在西方油画语言中。
1940年创作《傍晚的风景》时,颜文樑48岁。除了表现其扎实的造型能力及素描功底之外,这一时期的作品亦更加注重内蕴的表达,追求特殊光色氛围下的东方诗意。在这个时期,艺术家虽然历经人生的苍凉,然而他笔下的日月依然熠熠生辉。本作后于1948年赠与原苏州美专教授黄乃振,这时黄乃振不见于教员名单之列,或许也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愿。
Lot8018 颜文樑《乡间道》20×29cm 纸本油画 1950年代末
估价:60万-100万元
方寸无限——20世纪名家小幅精品专场
而在“方寸无限——20世纪名家小幅精品专场”,另一件尺幅不大、由其高徒陈徵旧藏的《乡间道》,创作于多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和静谧之美的60年代,运笔用色细腻,画面视野聚焦在近景的树木枝叶上,以油彩层层叠塑造出外光照耀下郁郁葱葱的绿意,远景则是如同相机虚化般模糊了的天空、小道,在一片安逸祥和的乡间小道上诉说着无尽的遐思。
07
王济远
《静物·瓶花》
▼
Lot8101 王济远《静物·瓶花》59×49cm 布面油画 约1920年代
估价:35万-45万元
现当代艺术日场
菊科植物是王济远一生喜爱的花卉题材,翻开艺术家1920-30年代的出版画册,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的《丛菊》《秋菊》《大丽花》等。《静物·瓶花》是王济远早期创作的静物花卉油画杰作,构图均衡对称,以明黄色的万寿菊和曙红色的剑兰为主角,插于普蓝色调的瓷罐中,产生三原色搭配的和谐之感。插花造型展现丰富饱满及向上生长的姿态,富有西洋花艺的特点。近年来市场上鲜有王济远油画佳作面世,极少数在市场中露面的早期油画,也以风景为主,更显此幅作品的难得。
08
余本
《香港日景》
▼
1950年代,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繁荣的景象已经初见端倪。余本的《香港日景》以居高临下的视点俯瞰维港,但在他的笔下,维港多了南方港湾的宁静感,而绝少大都市的逼仄。近景的黄绿色调与中远景海面、天空的蓝色调形成了和谐的对比。在余本作品的画面中,既可看到伦勃朗的明暗色彩光影,也可看到印象派的笔触效果,还有塞尚般的色彩和结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理念,使作品传达出深刻的“本土精神”。
09
藤田嗣治
《睡猫》
▼
Lot8505 藤田嗣治《睡猫》22×26.8cm 布面油画 1926
估价:200万-30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藤田嗣治大概是一位比巴黎人更能代表巴黎的画家。出身上流社会的他从东京艺术大学毕业后,随即就到达巴黎追寻心中的艺术之梦。作为当时聚集毕加索、莫迪里阿尼等现代名家的蒙巴纳斯艺术圈中耀眼的东方成员,藤田迅速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并受到热切的追捧。他笔下的世界是妩媚而旖旎的,有慵懒的猫、婀娜的女子与灯红酒绿的蒙巴纳斯。
作为藤田嗣治最经常也是最擅长描绘的动物,猫在藤田绘画中的重要性不亚于裸女题材。这幅创作于1926年的《睡猫》是艺术家从1920年代初期发展的个人技法典型的代表。藤田的画作以结合油画材料与墨水工笔细描著称,空间深度的平面化与浓墨重彩的轮廓更是体现了东洋风情。一只酣睡的猫,在他的画笔下也被展现地丝丝入微、憨态可掬。
10
赵无极
《5.10.93》
▼
Lot8506 赵无极《5.10.93》81×65cm 布面油画 1993
估价:400万-60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1990年代年近七旬的赵无极,已经挥别了通过抒写心象自然来表现激越的情感的抽象绘画,开始真正进入以表达中国文化精神的抽象艺术创作。他以抽象宇宙景观为借题来描绘内心感受的真实。
在这幅创作于1993年的《5.10.93》中,艺术家不再以营造激烈的交织冲突为画面的中心,其色泽淡薄稀释,保留了抽象表现主义直率的滴流泼洒,同时也融入了水墨晕染丰富而细腻的层次。画面表现出对“聚”与“散”之间度的重新平衡,逐步进入“虚静”的艺术境界。赵无极自己曾说,“我觉得虚实的概念最为重要,它使我苦苦探求,'虚’是最难缔造的。我一向推崇诗词和绘画中的虚静,中国传统诗歌就注重静默。如果尊重绘画或诗歌中的虚静,它们会更加生动。”
11-12
朱德群
《无题》
《在地平线上》
▼
Lot8507 朱德群《无题》65×92cm 布面油画 1989
估价:250万-35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Lot8508 朱德群《在地平线上》81×100cm 布面油画 2005
估价:280万-48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朱德群的抽象艺术绘画始终与宏大景象有关。那些气势磅礴的画面,如星云、如浪潮、又如混乱宇宙中的旋律。在作品《无题》中,画面大部分地方都是由沾染墨黑色、深褐色的大笔挥毫而成,而自中偏右的地方则用了充满律动感的橘红、桔黄和淡青绿的色带,营造出宛如枫林和天光交接的临场感,突然迸发出亮白透光油彩快意切入其中,饱含豪放壮丽之情。
而另一幅创作于2005年的《在地平线上》,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更加清晰可见。作品通过蓝黑色营造出夜晚般的深邃,同时以白、黄、朱红、青绿等颜色的交替参差塑造出地平线上明丽的景象。大笔飞绿宛如河边之榕柳,小笔红黄如面月盛放之荷,相互衬托,富有动态。
13
吴冠中
《源流》
▼
Lot8017 吴冠中《源流》25×25cm 布面油画 1982
估价:100万-180万元
方寸无限——20世纪名家小幅精品专场
创作于1982年的《源流》并非吴冠中的户外写生,而是以速写为依据在室内完成。因此,这件作品在写实中融入和更多的表现性因素。同时受到其自由挥洒的水墨影响,这时期的吴冠中油画游走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艺术家快笔挥毫把画面层分成天空、山乡、平地、河流四个部分。由于是大笔的塑造,整个画面黑白灰大关系结构明朗,并在这些色块之间追求自然舒展的韵味。灰白的天空,巨硕的山头,地平线上的寻常村落,以广角镜般的夸张手法刻画河流的下源……景物之间的色彩、形体互相呼应,语言凝练,神逸洒脱。带有浓厚书写性的笔触,在小小的画面上留下了层次丰富的肌理色彩。
14
庞均
《果》
▼
Lot8114 庞均《果》72.7×90cm 布面油画 2009
估价:25万-35万元
现当代艺术日场
庞均是徐悲鸿的关门弟子,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先驱、著名艺术家庞薰琹之子。庞均的绘画融合了后期印象派的色彩笔触,野兽派的平面性和高饱和度的表现力。在这件作品《果》中,插满鲜花的瓶罐,摆上水果的盘碗,格纹衬布,我们感受到明清瓷器和画珐琅般的晶透感和强烈的装饰性,这是东方的装饰性艺术特有的意境,也正是庞均创作所重视的精神性。
中西方当代艺术
15
达明安·赫斯特
《圣徒巴多罗买—剧痛》
▼
此次华艺国际(北京)春拍当代艺术板块估价最贵的作品来自极富争议性的西方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这件镀金纯银的《圣徒巴多罗买—剧痛》估价达到了2200万-3000万元。与那件声名显赫的将鲨鱼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一样,创作于2008年的《圣徒巴多罗买—剧痛》延续了艺术家乐于制造令人惊悚与震撼奇观的创作特点。
这一图像来自西方传统基督教题材,巴多罗买是耶稣十二门徒。据说他在亚美尼亚传教时被钉上了十字架而殉教,传闻他被行刑前曾经遭到剥皮,但是被剥皮的圣徒形象在传统的基督教艺术中并不常常被描绘。而在达明安·赫斯特那里,圣徒手拿剪刀与手术刀,如同用来展示人体解剖构成的模型,他的右手高举着自己被剥下来的皮,眼神空洞却并不痛苦。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略微倾斜,完全符合希腊古典雕塑的造型要求。这件作品材质为纯银镀金,高达2.5米,全球仅有三个版本。
16
安尼施·卡普尔
《袋子》
▼
Lot8512 安尼施·卡普尔《袋子》244.5×174×60cm 玻璃钢 2006
估价:450万-55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随着近些年安尼施·卡普尔在中国大型展览的举办,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作为当代最具话题度的艺术家之一,卡普尔的作品往往以简练的造型呈现,配以鲜明有力的色彩,制造出超自然的景观。这件雕塑作品《袋子》从侧面看像一个翻转的袋子,而从前面看则是一个深邃的管道,如同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它体现了卡普尔对封闭空间和空心物体之间的典型转换,艺术家像一个带有神圣威力的空间魔术师,让观者一不小心就跌入了无穷引力的视觉陷阱。
17
马库斯·吕佩尔茨
《彼德拉桑塔铜像:男演员、玩具动作、男人和蓝色的球、女人和镜子、 园丁、女婢》
▼
作为与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里希特(Gerhard Richter)齐名的艺术家,吕佩尔茨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从1970年代开始就频频亮相国际上最重要的展览,1980年代吕佩尔茨开始创作雕塑作品,多为大型抽象的人像。这组彩绘铜像色彩斑斓而又粗犷,看似不修篇幅的铜铸肉体,正是新表现主义艺术典型的风格。
18
王广义
《被工业快干漆覆盖的名画·米开朗基罗》
▼
Lot8516 王广义《被工业快干漆覆盖的名画·米开朗基罗》87.5×63.5cm 布面油画 1989
估价:150万-25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作为中国“政治波普”最重要的艺术家,王广义在1990年创作的“大批判”系列不仅使他在艺术界声名远播,更是让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视野中获得了广泛关注。在此之前,创作于1989年的《被工业快干漆覆盖的名画·米开朗基罗》是一件转折性的作品,在临摹的米开朗基罗绘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手稿上,用黑色的工业快干漆小心地进行覆盖处理,待几乎快干时,在油漆区域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符号标记。可以看出艺术家对古典文化进行的解构,成为不久后“波普”的萌芽。
19
喻红
《天井》
▼
Lot8517 喻红《天井》(四联作)500×600cm 布面丙烯 2009
估价:350万-50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喻红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的创作常常从女性的精神处境、身份与现实生活出发,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件创作于2009年的巨幅作品曾经在UCCA的个展中展出,作品灵感来自她对中国传统绘画、敦煌和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以及西方传统绘画作品重新进行大量阅读和研究。与其说观众在看画中的人物,不如说画面中的人物在天井上俯视观众。
20-21
周春芽
《大明寺》
《菊花》
▼
Lot8514 周春芽《大明寺》120×150cm 布面油画 2015
估价:250万-35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Lot8126 周春芽《菊花》55×47cm 布面油画 1997
估价:65万-80万元
现当代艺术日场
不同于周春芽90年代作品中系列中肆意的线条,其最新作品来自在江南游山玩水考察名画中古迹的经历,走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深处。延续了上一个阶段“桃花”系列的奔放用色,“园林”系列中出现了大量运用桃红与紫色等反传统的色彩。在《大明寺》中,借用石涛顶天立地的截景式构图,重构了传统书画的视觉经验。在艺术家的内化中,中西近现代两种绘画传统得到一种微妙的调和,色彩、笔触与形体共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而日场中的另一件创作于1997年的《菊花》,亦可以看到他早期作品中书写性笔触。
22
何多苓
《落叶》
▼
Lot8519 何多苓《落叶》149.5×118.5cm 布面油画 2007
估价:250万-40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何多苓并不避讳他对于女性模特的偏爱,在他看来,女性与自然之间的某种联系更能打动人。在《落叶》中,模特与如同野外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深浅的绿、棕色微妙地相互纠缠,就像攻守之间的缠斗,共同组成了一个节奏、层次丰富的灰色空间。树干用或直或曲甚至回环的笔触绘成,将树的纹理刻画得富有音乐旋律般的节奏感。右下角的落叶夹杂着棕黄和灰黄的小笔触,恰似剪不断的思绪,甚至想要顺着小腿把人吞没。与他的早期作品相比,何多苓如今的绘画语言似乎放弃了理性与修饰,带有天然的、甚至野蛮而直接的诗性。
23
丁乙
《十示2010-6》
▼
Lot8526 丁乙《十示2010-6》120×160cm 成品布上丙烯 2010
估价:100万-18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从80年代中期便开始完全抽象的作品创作之路的丁乙,是中国抽象画的先锋者。他的灵感来自于印刷教稿时使用的十字线标记,到1988年正式有了“十示”系列。《十示2010-6》为该系列中有代表性的丙烯格子布作品,橙橘色交错的画面饱含热情,洋溢奔放。深浅不一的十字构成的结构严谨,但是艺术家在极简、法度与自由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24
闫平
《百合花》
▼
Lot8129 闫平《百合花》140×160cm 布面油画 2009
估价:80万-100万元
现当代艺术日场
闫平的花卉油画作品是极具视觉辨识度的,她的作画笔触大刀阔斧,产生厚重粗犷的效果;她偏爱明度极高的对比色彩,营造出非常强烈的视觉层次感;她的画面中的线条整体方向与水平线或垂直线呈轻微倾斜角度,突显了花中蕴含的一股凶猛的生命力。而这些鲜明的特点无一不体现在《百合花》一作中。
25
段建伟
《乡村兽医》
▼
Lot8130 段建伟《乡村兽医》160×115.5cm 布面油画 1993
估价:35万-45万元
现当代艺术日场
数十年如一日,“乡土”一直是段建伟的创作题材。他总是通过画面捕捉不同状态下的农民形象,似乎真实重现了一个个再日常不过的乡村场景。作品《乡村兽医》创作于1993年,从画中人物的姿态和神情可以看出,这是件能体现艺术家创作进入成熟时期的作品。从艺术家对画面的平面化处理,以及对人物形体、表情的刻画中,可以窥见某些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和中国传统石窟造像的元素。这种形式上的借鉴似乎与其作品的“乡土”题材格格不入,然而,二者却在艺术家的“嫁接”下产生了一种超越世俗化的和谐美感。
70后当代艺术专场
26
欧阳春
《王与后之一》
▼
Lot8311 欧阳春《王与后之一》160×105cm×2 布面油画 2005
估价:60万-80万元
70后当代艺术专场
“70后”艺术家,大多成长于改革开放,如今已经成为当代艺术最蓬勃的力量。在此次华艺国际(北京)春拍中,“70后”作为一个单独的专场呈现,选出了38位艺术家的43件作品。
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欧阳春的作品几乎没有同时期任何国内艺术家的影子,那种对于儿童画似的风格、涂鸦技法的眷恋,让他成为当代艺术中一种叛逆的存在。创作于2005年的《王与后之一》集合了欧阳春当时典型的绘画特征:大面积涂抹的浓烈厚重的颜料、疾驰的笔触、磅礴的表达风格和明亮的色彩。
27
尹朝阳
《广场》
▼
如果说“青春残酷绘画”时期的尹朝阳作品只是单纯讲述成长与受伤的故事,不带有任何社会性,那么接下来的“乌托邦”系列则转向了对中国特定历史阶段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巨变的理性观察与视觉分析。在这个系列的典型作品《广场》中,以视平线为临界点将整个画面做上下分割,占据画面中心位的是那座带有明确政治色彩的标志性建筑;前景的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未被艺术家进行过多刻画,充满了惴惴不安的气氛与浮动的节奏感,神秘而胶着。
28
康海涛
《夜》
▼
Lot8324 康海涛《夜》100×220cm 纸本丙烯 2008
估价:45万-65万元
70后当代艺术专场
黑夜是康海涛钟爱的绘画主题。作品《夜》呈现的便是浓稠如墨的夜色,枝影婆娑的树丛透露出若隐若现的反光。让人从中得知,这些图像来自相机捕捉的夜晚场景,而经过他以独特积墨技法的表达,氛围宁静的画面中呈现出微妙的光影层次。康海涛曾经这样谈起自己的绘画,“我只是一个记录者,没有判断和思索,那个审美判断与分析的过程被我正身在其间的感知所取代……我记录,我陈述。”
29-30
陈彧君
《亚洲地境—3.15平方米》
《临时家庭—私家花园No.1》
▼
Lot8325 陈彧君《亚洲地境—3.15平方米》150×210cm 布面丙烯、棉线 2011
估价:15万-25万元
70后当代艺术专场
Lot8326 陈彧君《临时家庭—私家花园No.1》180×260cm 布面丙稀 2010
估价:20万-30万元
70后当代艺术专场
陈彧君是目前逐渐获得广泛关注的“70后”艺术家之一,2021年他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的个展“生长”更是印证了这一点。他的创作主题往往围绕人和空间的亲密关系展开,从家乡莆田出发,并带有对亚洲个体挤身份的探讨。《亚洲地境—3.15平方米》属于艺术家2008年前后开启的“亚洲地境”系列,他用深沉的黑色与充满了压抑感的灰白色对比,创造了一个毫无生气的沉闷而逼仄的空间,题目中的3.15平方米则对应了画面的大小。
另一幅《临时家庭—私家花园No.1》画面中用色明暗对比强烈,一座白色西洋式的建筑突兀地耸立在植物枝蔓肆意生长的神秘庭院之中。画面前景中的白色栏杆,突兀地横亘在眼前,似乎试图将观众隔离在外。
31
宋琨
《鹿园NO.6》
▼
Lot8317 宋琨《鹿园NO.6》直径90cm 布面油画 2015
估价:20万-35万元
70后当代艺术专场
宋琨的绘画习惯于从灰色的颜料中,提炼出透明感或半透明感,并赋予画面中的形象一种独特的生命感。在《鹿园NO.6》中,一只小鹿矗立于画面中央,线条灵动细腻,一颗晶莹的泪珠划过面庞;灰色的背景充盈着透明如同水彩般的质感,在沉静安寂的氛围中,透露出一种柔软而温暖的情感。
32
秦琦
《三个和尚》
▼
Lot8313 秦琦《三个和尚》130×130cm 布面油画 2013
估价:25万-35万元
70后当代艺术专场
秦琦作为目前当代艺术家的中坚力量,他的画面具有同时代艺术家的一些典型特征:以自我表达为核心,以自我经验为出发点,建立起一种融合现实性、想象性及虚构性的视觉表现体系。2007-2008年间秦琦有过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装饰性的“厚涂”把他想表达的东西串接起来,在2010年后进入一个全新的境遇,人物画多起来,笔触也随之改变越来越薄。创作于2013年的《三个和尚》是秦琦探索风格转变一段时间后,逐渐自然稳定的作品,带有艺术家那段时间标志性的创作方式。
主题性创作
33
恽圻苍、郭绍纲
《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
Lot8522 恽圻苍、郭绍纲《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163×329cm 布面油画 1971
估价待询
现当代艺术夜场
1971年受广东省文艺创作组委托,艺术家恽圻苍、郭绍纲需要创作了这件《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在大多数有关毛主席的绘画作品中,都将主席放置在画面郑重,凸显其伟岸、庄重的伟人形象。但这件作品,大半个画面都被蓝天、江水所占据,画面左侧的毛主席身穿白色浴袍,站在船头与江中游泳队伍招手。
这是当时毛主席在武汉横渡长江后接见武汉工农学商兵的历史场景。画面中的细节也被处理得恰到好处,阳光给江水镀上一层金色,也在船上人的左额上留下了“高光”,活灵活现。艺术家恽圻苍曾谈道,“很多历史画真正在艺术的表现上并不讲究,有些甚至是一个大插图,将一个历史事件重新摆出来而已。而我们的创作对艺术的表现力是很注重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因素有很多。”
34
王文彬、傅克俭
《长城》
▼
Lot8523 王文彬、傅克俭《长城》(三联屏)270×540cm 布面油画 1975
估价:500万-800万元
现当代艺术夜场
同样作为主题性创作,这件《长城》是艺术家王文彬、傅克俭为北京饭店所作的大型油画。此次上拍的油画作品是王文彬和傅克俭于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长城》,原北京饭店大堂悬挂布置画。这件创作于1970年代的作品曾制作成宽10米、高5米的壁毯作为我国送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长城曾在抗战年代寓意中华民族的精神底气,作品画面内容主要是对长城与层峦叠嶂的处理,语言符号清晰明确;对远、中、近景的色彩处理依次由近到远,前景细致描绘了近处的长城及山头,中景随着长城的蜿蜒延伸到第二色阶,将远山处理为灰蓝色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