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吃的乱念24/05/2021——29/05/2021
这篇,着着实实是迟到了。虽然腰还是酸,坐着还是很辛苦,但上班总也不能躺着啊。既然反正要辛苦,那不如写点啥,兴许还能分散一下注意力。
腰酸半个月了,看来又是腰椎盘突出在作祟,不是腰肌劳损那一茬。
周一 24/05/2021
又是去妈妈家吃的一周伊始,燃气充足之后,虽然锅啊刀啊水龙头之类的还是有很多槽点,最起码菜不会烧焦,这我也算勉强能接受了。
不过重要的是,枇杷熟了,得鸟口夺食的收一些下来,今年开花时候雨水多,打了个残花遍地。果子少了,反而个头大,水份多,味道甜,品质好,难怪果园里边要做高档水果,都不能产量太高。
其实每年采下来,自己也吃不到多少,总要亲戚邻居朋友处要给点,也算是咱自家的特产,肥料都是我爹妈自产,趁那热乎劲施上去,与外边施化肥的果子口味很不一样。
周二 25/05/2021
到了时候,脑子里就不由自主会想一点这时候该吃的菜,这与打小习惯常吃的经历有关。夏天吃什么?我脑子里想到的,小时候常吃的,不外乎糖醋黄瓜,冬瓜汤罢了。
但是糖醋黄瓜最好用白醋,一时间觅不得,凑合用香醋。
这样冬瓜汤就要荤一些,不然晚饭太素,会影响情绪。那就再祭出公司赐下的法宝:风腿吧。
冬瓜要多切掉一些外层,烧得软烂半透明,风肉却不能熬煮太久,要留点味道在肉里。不然,光喝汤却不能从缕缕肉纤维中吃到鲜美,难免抑郁。
周三 26/05/2021
茄子烧豇豆,这菜我当年可是给杂志写过菜谱的。只是时间很久,我有点忘了当年是怎么编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本来就是脑子一抽想出来的做法,有时候做菜可以不动脑子,全凭肢体的习惯去自由发挥,也未必难吃。
网易的那些肉糜,买了有段时间,得全部吃了。本来想蒸肉糕,有同事跟我闹了很久说煎肉饼好吃。其实我压根都不知道她说的煎肉饼是怎么一个玩意儿,但我想想,也可以在肉糕的基础上做升级版蛋包肉,其实我本来是想做大蛋饺蒸熟之后再切段,失手了。
周四 27/05/2021
上次来簋街时候就看中这一家,为啥?排场好看啊,门前一块地,用玻璃圈起来,就跟戏台似的,搭着北京是正经堂皇的四合院,特别有气氛。
一晃眼,一年了。
又想尝尝北京麻小,就指明要来这儿。结果吧,还不如依旧去胡大呢。
或者试下仔仔也行啊。
蒜香的蒜太细,都纳米化了,还有人在猜是不是会有现成的蒜泥糊糊调料?香气口感都打折扣,偏偏不良的口感却很渗透到虾里边。
簋街有名的是麻小,那么麻辣味是一定要点,吃到一个壳烂肉散的,啥心情都没。幸亏北京的规矩,可以麻小是论个卖,十个的味道一尝不行就及时止损,不续了。辣炒蛤蜊不仔细找的话,全是壳……
唯一喜欢的味道是跳水蛙,又嫩又香,不过四个菜就一个能吃,也就没兴趣继续,出门左拐觅小吃,啃个烤猪手,吃碗卤煮,这种东西就很少翻车,一不留神就又吃太撑,最近又发胖的趋势。
周五 28/05/2021
就是在今天,突然腰酸了!(别问我为啥,你爱咋猜就咋猜,反正我说是坐地铁坐出来的也不会有人甘心接受这么平平无奇的解释)
一般说来每次来北京,总要有一天是我在家做菜的,结果小妖精就看上了我周三做的茄子烧豇豆。
不过我又忘了这道菜我在周三是怎么做的,没所谓我继续随性发挥嘛,反正每次味道都不一样就是了。
还钦点个西蓝花,每次都是西蓝花她也不腻!在菜场正打算买西蓝花时候看到一旁的松花菜,我寻思着,西蓝花跟松花菜都差不多的,买松花菜换换口味把。买了到家就发现,今天俩素菜!真是无语了,心下烦躁起来,一咬牙一跺脚把松花菜打造出上汤的口味,这才心里平衡一点。
看到面铺里有比较宽的面条,突然馋陕西的油泼面,反正不麻烦,就吃一碗。毕竟碳水不是每天晚饭会摄入的,偶尔一次不打紧。
周六 29/05/2021
看完电影,时间已不早,小妖精难得主动提议带我去吃几个路边摊,离家不远处,小车推着,有炸臭豆腐,有烤冷面,有卖麻小的,有卖水煮花生的,还有个很好玩,把拌凉皮的那些调料裹在整张凉皮里边,调料也是淋在里边,跟吃卷饼似的那么抱着啃。
味道差别不大,就是好玩。
有个胖子路过,这个摊看看那个摊张望,一边看一边念叨:“这么香我怎么忍得住!这么香我怎么忍得住!”
兜了有十分钟,啥也没买,就听他继续念叨着这两句话一边就走远了,别说那些摊主了,连我都觉得好失望。
等炸臭豆腐的工夫,突然小贩疯了一样,跳上车就走,一边走一边喊:“赶紧,来了啊来了啊!”
这么一喊,一群小贩呼啦超,作鸟散!我这钱都给了,臭豆腐呢?
正想骂街,女友笃定的拉着我,往路边一站,不一会儿,那车又兜回来了:“吓我一跳,感情不是这片儿的。来,臭豆腐炸得了啊,多炸了一会儿,更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