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县立测候所
《苏州日报》2021年03月20日 B01版
杜祯彬
昆山县立测候所原位于马鞍山山巅,现在亭林公园内。
昆山县自办气象观测始于民国十四年(1925)一月一日,昆山县立初级中学以测候仪器作理科实习。民国十六年(1927)一月,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接收测候仪器,成立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附设测候所。民国十九年(1930)五月,测候所向当时的中央气象研究所购置仪器若干,是年十二月,经教育厅核准,正式成立昆山县立测候所。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月,接收合并县政府四等测候所。民国二十五年(1936)秋,时任昆山县县长彭百川呈准建设厅动用上年度县建设经费结余,由第三科科长陈守和主办、建筑师沈文采设计,在马鞍山兴建新的测候所。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月,正式照二等测候所规定测报。日军侵占昆山后,测候所因仪器、资料受损而停办。民国二十八年(1939)一月,恢复测候。民国三十年(1941),停办。
测候所在马鞍山的定位是东经120°57′,北纬31°23′。气压表水银槽高度以吴淞江零点为标准,高出海平面74.126米。
测候所主楼建筑三层,大门上嵌彭百川题写的“昆山县测候所”横额。第一层共五间,中间供参观者休息及会客,两侧各两间供办公使用,楼梯采用旋转式;第二层一间,放置室内仪器;第三层一间,供职员住宿;屋顶为露台,安置日照计及黑白球日光力表,三角形铁架装置风向风速计。主楼之北另有辅房两幢,测候露场在主楼之西,占地一亩多。
测候所建筑及家具耗费国币九千余元,新添仪器六百余元。测候所主任初由昆山县建设科科长兼任,设观测员和助理员各一人。当年,每天的观测记录在十四时译成气象电码,送至昆山电报局,拍发至上海中心区电报局广播,气象要素则送登本地报纸公布。
如今,测候所建筑已夷为平地,仅留数帧民国老照片存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