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剂』十枣汤(治疗篇)
逐水强剂十枣汤的组成没有十颗大枣,而是甘遂、芫花、大戟.事先说明一下,此方仅有君药,也就是说,三药为君,无臣无佐无使,牵强点可以把后加的十颗大枣当做佐药吧,感觉此方真的蛮特殊的......
因此我们这回就直接将三个君药进行比较吧!
'逐饮萧峰'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逐饮虚竹'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逐饮段誉'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嗯,我觉得这回名号有点牵强,没办法,总不能写成S.H.E吧......好啦,将就点啦,主要是看三者的药效.三者均有泻水逐饮之功,但药力却不相同,泻水逐饮之力比较的话:
甘遂>大戟>芫花
可见甘遂的药力最强,毕竟人家大苦能下,能直达水气所结之处,而大戟和芫花都有辛味,辛性趋上,苦性趋下,所以甘遂逐水之力最强也情有可原啦!
三药均有毒,但是毒性却也不同,按毒性比较的话:
甘遂<大戟<芫花
大家看到了,甘遂果然是好药,药力最强毒性最低,芫花最坏,毒性最高药力反而最弱.但是芫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其实不然,芫花有着甘遂和大戟都没有的性质,就是可以祛痰止咳,另外因为芫花最毒所以可以以毒攻毒用来杀虫疗疮,治疗顽癣什么的都有效.大戟也有独特的功效,就是善治痰核瘰疬.所以三者虽说功效相近,但各有特色,毕竟水饮也会造成痰证.
'甘遂、芫花、大戟,皆辛苦气寒,而秉性最毒,并举而任之,气同味合,相须相济,决渎而大下,一举而水患可平矣.'古人对十枣汤的总结,可见古人的出发点正是三药的'毒',而且三药气同味合,能团结一致一起行逐水之功.
但是我们要知道脾在饮邪的欺负下已经很虚弱,更是禁不起遂、戟、芫的毒性,倘若不加入补脾药物,那么元气会随着邪气消退一起消退,最终病虽然暂时治愈,但把身体都给毒坏了.毒害的结果就是,虽说饮邪或胸腹水暂时从肛门拉出来了,但虚弱的脾已经被三药所损伤,脾气大虚,结果运化更加失常,没多久又造成积水,甚至比先前还更严重......所以,在逐水的同时,我们需要加入补脾的药物,这个药物就是大枣.
书上写十颗大枣,但一般要加量成十二颗,因为各地的枣大小都不同,仲景爷爷当时的枣可能就比较大......大枣健脾,培脾土之虚,另外又能从当曾 经甘草的作用,调和药性,能和诸药之毒.十枣汤的配伍还是蛮合理的,用原话说,就是'既不使邪气之盛而不制,又不使元气之虚而不支'.
但为什么大枣不算成一味药呢?因为我们知道十枣汤在煎煮之前是散剂,先不说大枣不好磨成粉,另外更不好控制大枣的用量.因为十枣汤入剂之前为药末,书中有规定:'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可见,十枣汤确实峻猛了一点啊......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此方的.另外结尾处还表明,若能拉出水后,需要用糜粥自养.前面说了粥能温补脾胃,此方因为峻猛更应该喝粥调理啦!
最后小提醒一下,那三个毒药经醋制之后都能有效降低毒性,所以一定不要忘记入药前粗制甘遂、大戟、芫花!
病人:悬饮/阴水
水饮停聚:甘遂、大戟、芫花主治.
补脾:大枣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