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筱翊:我家住在唐婆岭

我家住在唐婆岭

安徽怀宁 夏筱翊

  2021年2月22日,安徽省民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地方志研究院联合发文,公布了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怀宁县小市镇榜上有名。
  我的家,就住在小市镇政府所在地——唐婆岭。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唐婆岭,原名坦头墈。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妇人,娘家姓唐,婆家姓张。她在坦头墈开茶馆,兼卖小菜饭。她乐善好施,举止大方,手头不便的乡亲在店里吃饭喝茶,她总是笑呵呵地说不碍事,下次来给就是了。如遇上水旱灾年,她就在店里施粥,故而声名远播。凡行走在这条古官道上的客人,多喜欢在这儿吃饭喝茶,生意颇旺。
  一日,店中来了一个烂腿乞丐,妇人没有嫌弃,而是和颜悦色地先端茶再上菜捧饭。乞丐吃饱喝足欲离开,妇人见他腿上已腐烂,于是打来开水,放了少许盐,细心地为乞丐清洗伤口,洗好后敷上艾叶,并留他在店里养伤。过了一段时日,乞丐痊愈,要离开时,送给妇人一个葫芦,嘱咐妇人,若有急难,将葫芦打开,将里面的酒倒在地上,便可得救。时过月余,兵灾祸起。一群散兵游勇到店中吃吃喝喝以后,不但不给银子,还大打出手,放火焚烧房屋。危难之际,妇人打开乞丐给她的葫芦,泼酒在地。须臾,平地突起白云,将妇人托起,冉冉升空,随风而去。原来,烂腿乞丐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前次是奉天帝之命,下界度化行善积德的妇人成仙的。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妇人,因其娘家姓唐,故尊称她为唐婆,改地名为“唐婆岭”。
  传说归传说,我们来看看史料吧。
  清朝初年,有个高官叫王士祯,官至国子监祭酒、刑部尚书。他是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 是“神韵说”的集大成者。这都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他生前叫王士禛,逝世后十年,雍正继康熙帝位,“禛”字犯御讳,改称士正;乾隆间,又以“正”字与原名音不相合,诏改士祯,谥文简。通行数百年。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时年51岁的詹士府少詹士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王士祯,奉使粤东,命祭南海。十一月十九日由卢沟桥启程,经雄县、任丘、东平、徐州、宿州、舒城等地,于年关来到安庆府境内,留下诗作十篇。其中有名篇《自沙河至唐婆岭即事》:
  皖公山色望迢遥,皖水清泠不上潮。
  青笠红衫风雪里,一林枫桕马萧萧。
  此诗是作者就眼前所见事物,抒写一时之感受。唐婆岭,在安庆府与潜山县之间的官道上。作者途经沙河至唐婆岭时,远远便望见皖公山(天柱山)朦胧的身影,此时皖水清澈寒凉,没有涨潮。风雪之中有一位头戴青竹斗笠之人行进在一片枫桕林中,枫树桕树的红叶如同给他披上了红衫,而他胯下的坐骑则发出了一声长鸣。全诗描绘了唐婆岭如画之冬景,词采清丽,色彩鲜明。其中“青笠红衫风雪里,一林枫桕马萧萧”一联尤为出色,至今被人们作为名言警句解读欣赏(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中华名言警句大词典》)。
  当地的文人雅士也有咏唐婆岭的诗作:
  乾隆年间,潜山郡廪生徐兴有《唐婆岭》诗:
  望望唐婆岭,箯舆趁暮鸦。
  祇林闻梵呗,剥啄到僧家。
  寂寂看牛迹,萧萧听马挝。
  年来行脚惯,尝遍赵州茶。(乾隆《潜山县志》卷廿一 艺文志 补遗 页廿二)
  这首诗,写作者经过唐婆岭时的所见所闻。诗人乘一顶竹轿(箯舆)依依不舍地离开唐婆岭,行进中冲散了几只归巢的乌鸦。耳边传来寺庙里的诵经声,于是准备上前敲门。孤独地看着路上牛蹄印,听到鞭马的声音和长长的马鸣。感叹自己几年来四处寻师求法道,且讨杯茶吃,再次领悟禅的奥义。
  所谓赵州茶,有个典故。
  唐代禅僧从谂,受僧众之请,住赵州(今河北赵县)城东观音院,四十年间,弘扬南宗禅法。故世称“赵州”或“赵州从谂”。他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呼院主,院主应诺。赵州说:“吃茶去。”赵州均以“吃茶去”一句来引导弟子悟禅。
  徐兴存世诗仅有两首,其父亲徐龙光却十分了得。
  徐龙光,字试誉。增生。孝谨承父训,坐立不苟。读经史过目不忘,弱冠能文,治《礼记》,以第一补弟子员。为文根柢深邃,一日能构十余艺。读宋五子书及朱子语录,病时遗命三子,各治一经,长书次诗次周易,各出手泽遗之。
  魏其瑸,字燦如,号朴庵,顺天大兴人。雍正癸丑进士。乾隆二年莅皖,在任八年。无废不举,无利不兴,无弊不革。以实心行实政,因箴贪酷以自警。其廉能事迹,具详去思碑中。潜人士称颂贤父母者,必曰“前有常公后有魏公。”(民国《潜山县志》卷之九 名宦 页八)
  魏其瑸与徐龙光相友善,曾镌其文,目为端人正士。主政三年时,徐龙光参加省试。魏县令有诗相送:
  送潜山徐试誉茂才省试
  三年承乏宰群舒,驿路槐黄意自如。
  政绩我方惭健令,文涛子欲犯灵胥。
  珊瑚曾架凌云笔,玉笋将题淡墨书。
  却笑心情同待放,团司早望寄双鱼。(乾隆《潜山县志》卷廿一 艺文志 补遗 页廿二)
  魏其瑸于乾隆十年调怀宁。潜山人、徐龙光的友人杨立勋以文谒魏其瑸。魏侯问徐龙光近况,杨立勋回答:徐已病殁,年四十四。魏堕泪,不复览勋文。(乾隆《潜山县志》卷之十 人物志 文苑 页六十四)
  足见,徐兴出自书香门第。
  有图有真相。
  道光初年,安徽巡抚陶澍檄所属郡县各修方志,将荟萃为《安徽通志》。怀宁县知事王毓芳延请乡贤江尔维、陈世鎔等,在旧志的基础上,“网罗坠简,捃拾旧闻”,于道光五年乙酉(1825)八月,新成《怀宁县志》。
  出安庆府正观门,三里经明万历宣府巡抚汪道亨(今属怀宁金拱人)所建大新桥,十五里官豸桥,三十里长安岭,四十五里分龙岭,五十里高脚枫树,五十五里五显庙,六十三里黄泥墩,七十里三桥头,八十里四棵松,九十里唐婆岭,九十五里车轴寺,一百里到达潜山县梅城。
  道光《怀宁县志》,有图数幅。在受泉乡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唐婆岭”。同时也了解到,现在的小市镇,清朝中叶分属于钦化和受泉两个乡。“升官桥”、“四棵松”、“杨徐山”、“澜观桥”、“广渡桥”……,虽然相隔将近两个世纪,但小市及周边乡镇居民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地名,应当是很亲切的。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夏筱翊: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人,出生于1964年12月。在公社、乡、区、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工作32年,2015年11月退休。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历史文化中心研究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皖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庆根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庆家谱网”副主编。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