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记忆】张刚毅|那些年的端午节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诗友会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诗联年度热帖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

作 者 简 

张刚毅,麻城市楹联学会会长。男,1955年出生,湖北麻城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理事、麻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曾任《大别山楹联选粹》《中华女子楹联》《中国对联集成·湖北黄冈卷》《中华古韵》《麻城民俗》副主编;农村执教40余年间,在教育权威报刊发表教育论文、教育随笔、散文百余篇;多年来,乐于诗词、楹联创作,发表诗词、楹联作品数百首(副)。2017年荣获湖北 “联坛精英”的称号。著有《杏雨·散文集》《杏雨·诗联集》。

那些年的端午节

文|张刚毅

从我13岁那年起,直至父亲去世,37年来我家从未提到过端午节,虽然别家有点吃吃喝喝的气氛,但我家仍冷冷清清,默默地、淡淡地过着平时的日子……

01

那是1968年,祖母病重,十分馋肉,可猪肉是计划供应,平时要想买点肉十分困难,尤其是农村人,想吃上猪肉,也只能盼望过国庆节和过春节的那点计划供应了。

父亲知道我祖母患的是送老病,为尽做儿子的孝心,于是在每周末放假前的星期六,都要想方设法弄点肉下午带回家,并且自己亲手弄好给祖母吃。

祖母总是想着孙子们,非要分点我们吃不可,父亲坚决不让,说:“他们还小,以后能吃上很多好吃的,你年岁大了,又有病,能吃一回肉算一回呀!”同时也教育我们:“祖母有病了,馋肉吃,每次又不能多买,就这点也只能稍微给她解解馋,你们就不要馋嘴,待过节气时我多买点肉,全家都吃一点。”

我们虽然很想吃肉,但都非常听父亲的话,每次闻到父亲在厨房烹肉的香味,只好吞吞口水,无奈地、也自觉地到外面玩去了。

02

那时父亲在山岗地区的一所偏远小学任教,离家40多里路,往返步行,每周六下午就是刮风下雨,也一定要赶回来,让我的祖母吃上肉,不管能吃上多少,也算是尽力尽心了。

后来我听母亲讲:父亲每个星期为了弄点肉,必须到离学校十几里路的食品去买,那里有父亲的一个熟人当食品主任,他敬重父亲的孝心,每次都会应父亲之约,留下几两肉,多留是很困难的。食品单位常常是凌晨3点多杀猪,父亲就在3点钟起床,步行十几里山路去拿肉,还得匆匆赶回学校辅导早读。

03

1968年的夏天来得很早,麦收季节很热,就在端午的前一天,祖母带着我忙碌地收割自留地的麦子,说是收完了开心过端午节,祖母因为劳累,恰在这时离开了人世。

这年的端午节,成了父亲后半辈子第一个最伤心的端午节。

父亲的不开心,不只是因为我祖母走了,也不只是因我祖母没过上端午节就走了,其实另外夹杂着更心痛的事。

是因为端午前的一个星期六,父亲回了,却没有带肉回家,也就是这个星期六例外。

父亲对我祖母说明了原因:“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跟人家说好了,这个星期不买,聚起来下星期过端午节多买点回来,让孩子们也吃点肉。”我祖母说:“好呀,就两天,我没事,孩子们好长时间没吃肉了,多带点让一家人都尝点荤腥就好,以前总是我一人吃,馋倒孩子们了。”我们听后很高兴,帮祖母收麦子干劲也很足。

可是,父亲万万没想到,在他返校后的第三天,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一天中午,我祖母因打麦时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倒在地上溘然长逝,阎王爷硬是没让她老人家过端午,同全家人一同吃上猪肉。

04

那天下午,父亲接到噩耗后,匆忙赶了回来,从挎包里拿出一小块肉放在桌上,跪在我祖母遗体旁,泪如雨下,痛哭着说:“娘,明天就是端午,儿今天天没亮就把肉买到了,我们都一起陪你吃点肉,你就不能等一天呀!”一家人看到父亲十分悲痛的样子,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第二天端午节凌晨,一家人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安葬了祖母。

中午,我们全家在祖母的灵堂前过的端午节。

父亲照常在大门两侧插了艾草,那时没有粽子,父亲只是将带回过端午的、我祖母没能吃上的半斤肉,炒了两个菜,盛上两小碗放在祖母的灵台上。

供完后,母亲拿到饭桌上,叫我们吃饭,过端午节。

全家围坐在一起,但谁也没吃一块肉,父亲叫我和妹妹、弟弟吃,可是我总觉得祖母还没吃似的,一点也吃不下。最难过的是父亲,他总是重复着一句话:“上周我为什么不照常带肉给娘吃呢?那怕是娘吃一块肉再闭眼,我的心也好受呀!”

说一阵,哭一阵,有时还用拳头敲打着自己的额壳。

05

父亲打那年端午节后,每年都没有过好端午节,全家对端午节再也没有什么讲究了。

我常忆起祖母周年祭的那个端午节,父亲为了我们过节日吃点肉,同样凌晨3点起床,到10多里远的食品买了半斤肉,带回家过端午;他用这肉炒上两碗菜,在祖母灵台上摆一刻时辰后,然后端下来摆在餐桌上,让我们吃,他自已盛来一碗饭,夹着咸菜,可就没去夹一块肉;母亲看着父亲只是流泪,也没见她吃上一口肉;我们做孩子的盛了饭,也没有对那两碗中的肉太馋,随便吃上几口就不欢而散了。

又一年了——祖母去逝后的第三个端午节快到了,母亲象是有计划地提前安排了一下:“孩子爸别去买肉了,我家端午节再不必吃肉了,我做几个小麦粉子粑,让孩子们吃就行了……”

于是端午节那天,父亲只插了艾草,就只做了几个粑,算是过一个端午节。但父亲仍很忧伤,他那眉宇间流露出的悲痛我至今难忘。

06

以后三十多年的端午节,我家都过得十分平淡,父亲对我祖母没吃上最后一次肉的那种难过,那份心存亏欠,倍觉遗憾的悲伤,笼罩着我家的端午节。

直至父亲去世后,每逢端午节,我常回想起父亲那副痛憾的面容。

父亲的那几声深深的叹息,常萦回在我的耳边,注入我的心中。

如今,每逢端午节,全家人都会提起这段家史。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相关链接
难忘三位一字之师
“来福”
小尹护士
长岭关,我会再来的!
《生活感悟楹联一组》
《母亲——我心中的一尊佛》
《燕归来》(附书法欣赏)
【教育手记】那位母亲,那桩往事……
瓦缽 · 剩饭
下跪的儿子

卖剪刀的清华大学生

张刚毅 | 陋  室

拉石头
张刚毅 | 菊乡赏菊五首

儿子的晚餐

《水调歌头·生日感怀》评析

漫话自家春联
张刚毅 | 那一次家访

你“在看”我吗?

(0)

相关推荐

  • 同题诗词: 父亲

    父亲 丁书强 春陇耕云夏伏辕,秋梨熟透卖冬闲. 只今提起当年事,眉似西窗初月弯. 朝出夕归乡陌间,耕春种夏不知闲. 如今岁月压弯背,依旧儿时那座山. 作者简介  丁书强,男,57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

  • 廖尚光//诗词

    <李白其人其事> 文/廖尚光 (1) 李白曾经两次婚, 上门当婿不丢人. 专吃软饭寻欢乐, 靠赋佳篇传大名. 渐醉能题诗百首, 醒时又要酒一盅. 贵妃赐赏求佳句, 得宠进宫讨好君. (2) ...

  • 端午节专刊《端午记忆》作者:温平 主播:白丁

    期待您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我!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1121期 陪伴您每一天 <端午记忆>  作者:温平  主播:白丁 编辑:墨兰雪 <端午记忆> 文革后期 在那个"极 ...

  • 端午话题:不吃粽子的端午节

    别的地方怎么过端午我不敢妄加揣测,我只知道我们刘塆端午节是不吃粽子的. 不吃粽子并非嫌裹粽子麻烦才选择其它吃食的.为了过好一个端午节,刘塆人要不厌其烦地做出各种美食来,让一家人在早中晚三顿吃得不重样儿 ...

  • 【端午剪纸佳作】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

    来源: 马俊剪纸艺术工作室 端午将至,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习俗,而许多年轻人大概不知道,剪纸也是庆祝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剪纸带领我们回顾这一古老民俗.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 ...

  • 张刚毅 | 那一次家访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 ...

  • 闪耀威尼斯的中国记忆 张晓刚最重要“大家庭”巨作3800万香港上拍

    一件作品,一段回忆,一场历史遗梦.很少有艺术作品能够定义一个时代,而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恰恰就是这样一类作品.1995年,三幅"大家庭"系列组画在第46届威尼斯双年 ...

  • 门西实辉巷:“雨巷风情”的映像记忆 | 张长宁 /21102

    门西实辉巷:"雨巷风情"的映像记忆 张长宁 南京老城南的实辉巷,位于中华路南段西侧.传此巷原叫石灰巷,是因明初修建中华门(当时称聚宝门)时这里辟有石灰场得名.在我关于此巷的记忆中却 ...

  • 端午古诗最佳诗词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

    端午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传统节日,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端午也形成了许多的文化,那么端午古诗是什么呢?端午的最佳诗词是什么呢?最有名的端午古诗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

  • 【三江文学】 今夜, 为何打开封存的记忆 | 张友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2869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墨兰雪 副总编 :幸福密码 校稿 : 王维新      今夜, 为何打开封存的记忆     ...

  • “端午”记忆

    思文 昨夜夜龙船上,朋友上传了一张来自江南的龙舟游船,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一时间让我想起了夜游秦淮河的美丽,舟行河上,两侧美酒佳肴.歌女抚琴,然而那都只是寻常,若是在端午节,说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