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常常想慈善和公益是有钱人才会做的事情,但从认识赵丽萍老师和“365晨光宝贝之家”以后这两年多里我似乎与这样的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这两年多,我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而简单:希望能用有限的力量帮助一些人,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很多人间温暖,更亲历了此前从未曾有过的人生,很多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因爱心相随
——记“365晨光宝贝之家”赵丽萍老师
金缕曲 天水堂赞
命笔文思走!
济苍生,多言壮志,汝成行否?
孱弱孩提谁慰籍?
惟我安贫普佑。
和泪洗,频频纤手,
停杼择邻朝朝伴,
总悲他待哺众黄口!
旦为母,辛劳久!
任谁何能陶公后?
仰先贤,神焦骨瘦只扶孤幼。
此命休言多报国!
莫顾我心长久。
诸君在,感激身受。
廿载抚恤岂一诺!
盼痴儿弱女终相救,
念此生,襟怀透……
这首《金缕曲》是我的大学同学杨巍先生听我讲述“365晨光宝贝之家”和创始人赵丽萍老师的故事后奋笔写下的。大意是: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公益梦,而真正能勇于迈出这一步并且一直坚守这份爱心的人将是何等艰辛!赵老师是众多孤儿的妈妈,纵使为环境所迫频繁搬家、为养育一众儿女为生计到处奔波,也痴心不改。
“宝贝之家”里20多个孩子有的身高不足1米,有的必须借助康复器具走路,有的不能正常说话,有的智力发育迟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都有着相似的不幸命运——因患脑瘫或者其他疾病被双亲遗弃。而对于他们来说,不幸中的幸运是现在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还有一位疼爱他们的“妈妈”——赵丽萍。照顾这些孩子是赵丽萍老师生活的重要部分。从做义工到创办“365”晨光宝贝之家,至今已经快20年了。凭着执着的信念和力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从不放弃。包括妹妹赵爱萍、70多岁的老母亲以及哥哥、侄子在内的全家人统统都陪着她踏上了这条公益之路。面对“宝贝之家”的孩子们,作为“妈妈”的赵丽萍心理明白,孩子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让他们学知识、掌握技能,在社会立足是她的心愿。一位在少林武术学校求学、一位加盟北京轮椅篮球队,“宝贝之家”已经有两位孩子开始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征程。每周末都有“义工”老师过来给孩子们教英语课,赵老师还专门请了教授基础语文、数学的老师。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孩子们将来长大了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这些年赵老师也见证了一批批孩子回归社会,从“宝贝之家”嫁出去的姑娘每年都会回来看望“赵妈妈”!
我和赵老师的相识是源于我太太参加儿子幼儿园的活动——那次活动是幼儿园园长发起的。不久以后,我把小儿子的“百日喜宴”办成一次公益聚会活动,号召亲友们为“宝贝之家”捐赠。从那时开始,我和园长一样成了“宝贝之家”的义工。“义工”的队伍中有医院的党委书记,有爱心企业家,有影视歌的一线明星,也有当年赵老师资助的贫困家庭孩子。这其中有些人在重大事件(比如有些孩子的高额手术费需要负担)时慷慨解囊,有的人定期给“宝贝之家”捐赠生活用品,有些人选择在周末去“宝贝之家”帮忙洗洗涮涮……通过走近“宝贝之家”,我开始和大孩子、小孩子们熟识起来。 大大、叔叔、哥哥,尽管孩子们的称谓很混乱,但看到孩子们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
随着与赵老师深入接触,我发现她走到哪里都有一批“粉丝”追随:深圳、厦门、云南红河……她用自己的真诚感染了很多人。我跟随赵老师去过山西运城福利院,历经周折领回了一个曾经在“宝贝之家”生活四年的女孩。一路上得到了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也充分体会了这条公益之路的艰辛——那段经历更成了我一生难忘的回忆。有人可能认为有这么多“义工”的帮助,“宝贝之家”的运营可能没什么困难。可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赵老师为了公益事业卖了北京的房子,就算搭上了全家人,“宝贝之家”的日常生活开支仍然有很大的缺口,她只是咬紧牙关扛着所有压力。记得由于东坝地区拆迁,“宝贝之家”不得不再次择邻而居,一位朋友愿意把自己的房子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租给赵老师。而“宝贝之家”最大的孩子小茹深知赵妈妈仍然难以负担却只能独自默默承受,她竟双膝跪倒在地给这位爱心房东演唱歌曲,最后房东泪流满面决定再次折让房租。这样感人的故事举不胜举……这样民办的“爱心组织”需要政府的关注、社会力量的支持,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努力。我与“宝贝之家”的缘分和与赵老师的友谊是珍贵的人生经历。纵使有再多困难,即便有再多不理解,我也愿追随赵丽萍老师和“宝贝之家”,做一名长年的“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