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竹林 | 第117天


 张 
  来 
对于宅神级别的我,每到春秋,也随众以参学的名义走出过寺门,踏足了一点与佛教挂钩的地方。
封闭寺院如此多天,忽然想起那些去过的地方,印象最深的竟还是当年为期三天的集体参学平兴寺。
至今仍记得,初到寺院已近傍晚,放下简单的行李,喝了一杯寺院提前为准备好放于房间暖水瓶的开水,甜甜的水滑入喉咙,这是加了什么的水么?心惊,过午的我吓到含着那口甘甜的水,一阵懊恼——怎么办,非时食了!师父们一再强调,这就是寺院烧的开水,我才放下心来。可是那股水自带的甘甜是真的好喝啊。
住宿,比起山下,山上寺院的气温略显阴冷,睡觉需要盖上厚厚的棉被,第二天起床,小师父们各个精神饱满,纷纷说,昨晚睡得可真香啊。是因大山的寂静,还是这所僧众持守戒法道场特殊的磁场,小师父的话也说出了我的想法。
寺院忽然多出四五百人,就是集体前来的我们,早斋,馒头,粥,咸菜,白菜,三天,都是这样简单的吃法,小师父又说,就一点点菜,但为什么吃起来那么香啊。
厨房有近八十人的师父们分工协作,锅铲都是铁锹一样大,锅刷像是扫把,粥菜都要木桶盛。一场行堂能练出臂力、身体协调程度还有察言观色的眼神。用斋毕,师父们将厨房打扫的干干净净,寺院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大寮斋堂,但参学到这里时,忽然再次看到大锅饭,就想起一句话——佛门中的共产主义,忽然就想,走共产主义路线,要在佛教中取经。
寺院但凡能涉足的地方,悄悄和小师父们转了一圈,房子仍是房子,山也仍是山,山中的竹子被风一吹发出一样的声响,可就是有种特殊的磁场摄受到我们纷纷静默,不敢高声语。
盯着角落,被劈开,码放整整齐齐一面墙壁大小的木柴,看了好久,连同木柴都要码放到如此整齐,能让人强迫症复发。
而这种整齐,随处可见,比如殿堂里的坐垫和包腿的毯子,比如僧众上殿的排队。这种随处可见人或者物的整整齐齐,莫名想起军队,比起军队需要长久训练和那种刚硬的气势,同样整齐的这里,没有长时训练,也没有刚硬,有一种会让人生起肃然不容亵渎的恭敬和谦卑的柔韧感。
离开时,大众集体合影,按照师父们常常被要求的惯例,从来都是需要迅速提前排好队。提前在空旷台阶处排好队的我们,静候界老前来一起留影。
安安静静的队伍,远远走来一个人。靠近,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我们等待的人,界老吗,可这个穿着长衫利利索索正走过来的界老,为什么没有,人未到声先至的前呼后拥,而是只身前来?
一众人还未从这样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出场方式中反应过来,界老已利索坐入唯一留着的中间位置,然后说,可以开始了。
合影毕,界老起身,朝身后看了一眼一层层顺着台阶排队脑袋光光的一众僧人,准备离开,领队的师父立马高声喊,恭送法师回寮。界老转身,向大众摆摆手,朗声道,免送。然后像来时一样,利利索索的转身远去。
不知师父们如何感想,我是被这样利索的方式彻底征服,不轻易集僧前呼后拥,没有客套,也不浪费每一个人的时间,守时准点前来。
称呼法师过于大众化,界老并不老,但为表尊重,喜欢称呼界老。
初见这位佛门中名声响亮的界老,是12年在一位师父可播放视频的播经机上,视频录制估计更早。视频中讲法的法师,我不认识,瞅一眼,问师父,这是谁在讲,师父报上名字,并一顿赞叹。边听师父赞叹,边心想,就这法师,深黄的大褂和棕色的袈裟映衬着小座佛像后端身正坐讲法的这位法师黑瘦黑瘦,都不能满足我所有关于大德的容貌想象,有那么好吗?那时候的界老年轻,但也很瘦。
后来再见界老,是界老被邀请至一所数百人的比丘尼道场,作一场安居前开示。法师万般推辞不成,只好前往,这次随行的师父有三四位,寺院钟鼓齐鸣,迎接隆重。
师父的开示不仅幽默风趣,风趣中更有股发人深省,能一言指出当代佛教与戒法不合的种种不如法现象,振聋发聩。
师父开示,预先总有时间限定,时间到,利索就走,界老走下台,分坐台下不同位置的几位一起随同前来的师父竟也相继尾随身后,那份干脆利索,甚至起身问讯恭送的比丘尼师父们未及反应过来,界老和几位师父早已踏出门,从楼道消失不见。后来想,就像明星出场一样,有可能出现走下台因请教而造成的拥挤麻烦,界老的那种利索,根本不给可能遭遇围堵的机会。
犹然记得参学时界老开示到一句:
学法,戒律要学,教理也要学,为什么?因为当你学戒律,心里懊恼,怎么办,一个突吉罗罪就要地狱轮回九百万年,可日日不止一个突吉罗,似乎解脱遥遥无期,顿感心灰意冷解脱无望。但是当你学教理经文,经文中说,称念一句圣号,都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顿感信心满满。
界老在一次开示中提起,为寺院修建的一位工人不懂佛法,遇到他,质问时的语言颇有点为难,师父平静对其说道:你现在干的活,我可以干,但是我现在做的事情,你不一定做的了。
工人们本以为和尚清闲,但是在山上却一天都待不了,即便山路遥远,日日都要下山。
……
可不是嘛,
很多师父,穿着短衫,扛起锄头,就像继承佛门农禅并重的劳动人;
拿起菜刀,就是为近数百人烹饪的大厨;
穿上袈裟,立于殿堂念诵经文,就是代佛正宣法的庄严比丘;
一闭眼,仿佛就是入定的像是被供起来雕塑一样的一尊菩萨;
一张口说法,劝世改恶行善,似乎所有的魔怨,纷纷消散,从此世界一片安详光明;
一场放生,分明就像手执杨枝净瓶的菩萨,正把甘露遍洒;
……
界老说,我不经常拿长串念珠,怕正挑粪土,掉粪坑里。师父们听到哄堂大笑。
就是这样一位利索的法师,当年因病辞去正负责的一所佛学院教务长之职,回到剃度师父的寺院,即我们参学的如今平兴寺的前身,当年的那所寺院经过文革的浩劫破败到像小茅棚,谁会想到这位前来的法师,自从来到这里,自己的病好了,僧人纷纷慕名前来,逐渐聚集。如今一场安居,动辄数百人的清净比丘,一场被官方要求的僧众培训,动辄上千,都能现场来一波不用公告集僧的千僧斋。
界老说,平兴寺是小庙,师父们又大笑,中国僧众最多的寺院算是小庙,别的寺院岂不是小庙都不是。
一位师父,能振兴一座似乎不成道场的道场,一位师父能让僧众纷纷慕名前来,渐成丛林。
和师父们一起上殿,气势恢宏的满满一堂僧众唱诵的楞严咒,让我从未有过的感动,竟然有种想流泪的冲动,我没有想到今生有这么一天,还能和如此多的清净比丘僧众一起上一堂早殿。
……
参学那年,出了一本刊物,主题——问道,针对平兴寺的参学写了一首关于参学的诗歌,正好被登上刊物。
19年安居,网络传出平兴寺僧众共修读诵《大般若经》的视频,也忽然被感动,这种感动,当时也写了一首诗:
我说:
威威僧相幢,戒法此地扬
圣赞法门里,一片兴盛样
他日论功赏,首推界老上
何处纱一方,轻掩名莫扬
忧恐盛名下,财名把汝伤
绿荫高山处,静待出龙象。
……
—部 分 图 片 作 公 益 分 享,若 有 侵 权 联 删

上一篇:写于竹林|第116天

更多内容点击历史发布

(0)

相关推荐

  • 闵公财神殿——安徽九华山有一个财神殿,您知道吗?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閔",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 ...

  • “不务正业”的和尚

    "不务正业"的和尚 马秀华 摄影报道 晨钟暮鼓,诵经持咒,守戒度众,是一个和尚的本分.干嘛又是写剧本,又是当演员? 在<重阳寺>电影中,和尚.法师.演员.制片人.策划人 ...

  • 撩开燃灯塔神秘的面纱

    撩开燃灯塔神秘的面纱 马秀华 摄影/撰文 燃灯塔建在西峡县燃灯寺.寺山的山顶上.高42米,七层,六角阁楼式. 最近,我不知什么缘故,突然对燃灯塔产生了兴趣. 燃灯塔 几多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在我认知的 ...

  • 义诊万僧,让辛酸不再

    2020年10月26日 15:50:35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僧伽:"我病了不敢去医院-",义诊万僧,让辛酸不再 ‍‍‍‍‍‍‍‍‍我认识一位老年僧人,她独自住在深山老庙,满手沟 ...

  • 媒体人做公益,千份“吉祥”供养“寒山僧”!

    新年伊始,一座座佛教道场配合防疫措施再次关闭,原本就缺少生活物资的偏远地区佛教道场,陷入更深的困境.在此情况下,慧海公益.凤凰网佛教,将万千佛子的慈心善愿和涓涓爱流,转化为1000份春节吉祥礼包,供养 ...

  • 释妙林法师

    释妙林法师(1967.1-)号多闻,密号般藏陀地.甘肃甘谷县人,1987年9月在西安市兴教寺剃度出家,1990年7月回到崆峒山佛教寺院修行,现任中国佛协理事.甘肃省佛协副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平凉市佛 ...

  • 【写于竹林】我的剃度师父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正望着高高的千佛塔出神. "快去吃饭啊,那里有饭,去吃啊!"宁静的空旷中突然听到自然而然的一声呼喊,没有客套,不是命令,连说了几遍. 寻声望去,居士搀着一位老 ...

  • 【写于竹林】清明的祭奠

    <外祖母去世> 舅舅说外奶都不能动了,正值十一国庆,也正值我返回故乡,与兄嫂一行人前去探望. 那所记忆深处的村庄,铺了水泥路,路两边的房子却越发稀少曾经一行行的巷道,房子挨着房子.小时候常 ...

  • 【写于竹林】戏

    就像一台戏,主角,配角,道具,围幕一一上场,上演恨爱情仇,生死别离,惊心动魄,亦或习松平常.但当幕落戏谢,恍然觉悟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戏中扮演了一个又一个的角色.当谢幕,所有的角色向观众致谢,立于台上 ...

  • 【写于竹林】花木缘——故乡

            故乡在西北,一个别人眼里荒落得地方.连续几年未曾反乡,那一年路途奔波终于到了成长的那个院落.        四合院,水泥的地面让花坛越来越小,里面的格桑花开得正艳.母亲未曾真正打理过, ...

  • 【写于竹林】竹林深处

    文字是多么美好的东西,组合了可以表达风景可以表达心情,可以表达一切想表达的东西.它不仅仅是表达,甚至是一个记忆的出口,可以不致于心情愉悒,都没有听众. 2018年10月 一定要记着别人的好,一定不要起 ...

  • 【写于竹林】花木缘——荷花

            大殿前突然增添了盆栽的荷花,猛然看到,惊艳了我.          一 排不起眼的花盆,花盆躲在修剪整齐的榆树后,榆树 边上再是高过屋顶的郁兰花树,盆栽的尚未开花的莲叶掩 没于其中. ...

  • 【写于竹林】修行第一方

    一 她对着我们聊了点私事,说起自己配的眼镜,突然间就讲到价格,三千多,不少人睁大眼,我随口对着边上的人说了句:这么贵的眼镜,瞬间刷新了我的价值观啊. 她瞅过来:什么样的的身份配什么样的眼镜,能和你比吗 ...

  • 【写于竹林】佛前

    2019年7月20日 日日诵经的黑板写满了名字,每天都是不同的人名,今日抬头一看: 祈愿被保姆残害的幼儿早日从icu脱离危险, 我吃了一惊,望着黑板,好久才想起脱下袈裟衣袍. 堕胎了,往生了,车祸,天 ...

  • 【写于竹林】片刻的慢时光

    2019年8月4号 观堂,是轮流行堂,行完堂再自己去吃饭. 吃饭等我抬起头,负责的组长站在灯管开关边上问,师父,可以关灯么? 突然发现偌大的观堂,竟然突然间就剩下了我和她,而她如果不问我,或许早已关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