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03——认识草书3
2.2草书的识势
我说过好几次,书法是两步成字,点画组成笔势,笔势裹束为一个完整的字。点画好坏取决于用笔,无论真书草书,都是这样。点画组成笔势,不是随便乱凑的,而是要符合使转。所谓「识势」,就是懂得笔势,包括看得懂,而且自己会取势,这是有点难度的。
我举比较简单的「天」字为例,《说文》这样解释「天」字:「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在甲骨文、金文中,「天」是一个人,头写得很大,或者画一横,头顶就是颠。段玉裁注:「颠者,人之顶也。」还有一个写法,不写人头,写一短一长两横,以前讲过这是「上」字,头上为天。睡虎地秦简上的「天」字,是一横下面一个人,这「人」的写法是撇捺撇捺,两次。八分、真书的「天」,第一个撇捺变成了一横,但还是「从一、大」,上面是「一」,下面是「大」。比较早期的草字「天」,如西汉居延汉简上的写法,一横下面两次撇捺,看起来好像「久」字头上多一横。这字脱胎于秦简,不是来自八分、真书。如果追本溯源,可以一直追到甲骨文。这个字的笔势,可认为是一个飞带势,跟「歹」字一样。说到这里,我们既知道了草字「天」的来源,又知道了草书「天」的取势。
接下来看看草书「天」的演变。在草书中,撇捺写快了就是一折,改交争势为竖笔势,单独的「人」字很少这样写,但作为一个字中的部件就很常
见。你看居延汉简上这三个「天」字,后两个把捺笔放平了写,本来的撇捺撇捺,变成了两折,速度自然快了。这一来原来的飞带势改了,现在是奋笔势两开半,移位一次。皇象、索靖、智永、孙过庭都是这样写的。
《古诗四帖》
有些人懒得移位,如狂草《古诗四帖》有两个「天」,都是不移位的,结果非常容易造成误会。左边这个,可能是「之」,或者「与」,居延汉简上的「与」字,写法几乎完全一样。右边这个「天」,看上去像「三」,这作者自己写的「之」字,跟他的「天」字差不多。写草书要尽量避免误会,该移位就要移位,跟我们写正楷字「己」「已」「巳」一样,必须注意它们微小的差别,写草书并非可以随意乱写。《古诗四帖》董其昌说是张旭写的,过于武断,我看这个书写者是没有真书基础的,只有线条没有点画。
王羲之怎样写这些相近的草字呢?《十七帖》是他草书代表作,如果三横是连写,那是「与」字,《十七帖》有六个,(「与」字怎么演化成这样,以后会讲)。如果是写「三」,王羲之《十七帖》有两个「三」,都是三横取平势,不相连,牵丝都没有,隐藏牵丝虚笔,是为了点画清楚。
注意王羲之《十七帖》本子很多,尽量买宋拓馆本,差劲的拓本涂涂改改,误你一生,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买多几种,临帖时互相对照。
如果是写「之」字,王羲之《十七帖》有九个,他是用折线来写,属于使不属于转。和「之」字很相近的「足」字,有三十六个,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取用章草写法,带有雁尾,容易辨认。另一种是今草写法,取衮笔势,但都写得很小,首点往往分开。
那王羲之怎样写「天」字呢?王羲之很少写「天」字,我一共只找到三个,《兰亭序》中的「天」字是行书,这里不论。《豹奴帖》有一个,这是章草「天」,这个字很多人释为「之」,《豹奴帖》中有「之」字,章草通常上面是鸡头势,或者三点并排。《十七帖》有一个「天」,和《豹奴帖》取势一样,也用两横加撇捺,不同之处是没有雁尾,走势向下。这个写法符合《说文解字》「从一,大」。王羲之有没有写过这种今草「天」字呢?我没有找到。还有一本《孤不度德帖》,米芾说是诸葛亮作品,黄伯思说是王羲之写的,有人说是王献之所临,我不采用。
二级课程讲过三点水的笔势,散水势是三点分散,中间虚笔不写,流水势是三点连写,中间虚笔都写出来。隔水势是两点连写,一点分开。这三个点因为虚实关系处理不同,呈现出三种面貌,所以分成了三个笔势。
草书中的三横关系,跟三点水取势一样,一是三横分开,中间的虚笔不写出来,从使转来说,三横属于使,奋笔势两开半,隐藏牵丝,是为了看起来点画清楚。二是一横分开,两横连写,还是奋笔势两开半。三是三横连写,笔势没有变,只是强调连续性。四是移位一次,把第一横清楚地分开来,这里移位变成变形的重要手段,在草书中可以表示另一个字形。学习草书,要注意取势中这些细小的变化。
现在再次看看王羲之几个草字的写法,「三」字是三横分开,数字表达非常清楚。「之」字和「足」字很相近,第一笔缩小为一点,下面两笔连写,《十七帖》「之」字用折线,「足」字有些带雁尾。「与」字连续三横,「天」字王羲之用了两个笔势,绝不相混。
智永《千字文》没有「三」字,但有「二」,两笔也是分开。「之」字用衮笔势,《千字文》没有重复字,不怕混淆。「足」字采用章草雁尾,同王羲之写法。「与」字三横连写,「天」字加多一个移位动作,就这个「天」字取势和王羲之不一样,「天」「与」两个草字放在一起,非常相似,读写都要小心。
再来看看另一位草书大家孙过庭,这五个字《书谱》都有。「三」字,一定三笔分写,「之」字非常多,有用折线同《十七帖》的,也有滚动的。
「足」字有六个,最后一笔全部向三号位,类似雁尾。「与」有七个,同王羲之。「天」字和智永一样。
怀素虽然癫狂,但看他的作品,如群玉堂《大草千字文》,草法还是不乱的。但「之」字和「天」字,性急了一点,来回不清楚。晚年的《小草千字文》,更加规矩一点,比较特殊的是「与」字,和前面几位写法不同,但符合草法。你看到现在有什么感想?
草书因为省简,很多草字字形接近,取势只差一点点,历史上的草书大家,都是非常谨慎小心的。
我在二级课程讲笔势,讲了上百个,其中最重要的是「十三势」,这是崔邈所述张旭笔势,即单一笔势八种,复合笔势五种,其余都是后人加的。你学草书,会感到点画变化太多,上百种笔势还不够,是不是还要加多点呢?笔势多就难记、难用,请尽量多用张旭「五势」。「五势」中弧线运动,有转动和滚动,没有其他了。直线的运动有竖笔势和奋笔势,直线迭加,又有移位,已经把所有直线情况都包括了。最后就是直线和弧线的逆动。这「五势」把复合笔势的情况都考虑到了,没有必要再加。
《玉堂禁经》讲「五势」时,每一个笔势都有举例,但这些例子只是使用「五势」的情况之一,并非只能用这些。
转动:钩裹势
如「钩裹势」,《玉堂禁经》举了一个「勹」为例子,这字顺时针转一圈半,但并不是说钩裹势只能转一圈半。有需要你转多几圈也不犯法,还可以逆时针转,或者竖起来转,都是钩裹势。
唐《古诗四帖》草书「老」字
二级课程我讲到《古诗四帖》的草书「老」字,这个字要你分笔势很难吧?这究竟是什么势呢?再次提醒各位,画出中线的意思是包括大圈和小圈,其中大圈指笔锋的走势,调锋节点那是小圈,看笔势不必理会,还要忽略掉笔画的粗细,剩下来就是单纯的大圈。这个字画出大圈是这样的,连续逆时针转三圈半,所以它是钩裹势,就这么简单。这三圈半有大有小,跟三圈一样大小的都属于钩裹势。
衮笔势:滚动
滚动是连续写相反方向的两个半圆,手腕一左一右,或者说交替写裹和努,滚动几次没有规定。颜真卿说的「屋漏痕」就是衮笔势,《翰林密论》以「之」字为例,《玉堂禁经》提到「今」字和「令」字下部,这些都是边行走、边摇腕,称之为滚动。
王羲之《上虞帖》「与」字
上海博物馆所藏王羲之《上虞帖》中有个「与」字,这线条是弧线,可视为衮笔势。而王羲之《十七帖》中的这个「与」,明显是用折线,所以是奋笔势。笔法可以影响到笔势,二者是有关联的。同一个字可有不同取势,要看是弧线还是折线。
奋笔势和竖笔势:迭加和移位
横竖牵连是「使」,特征是折线。如果书写时有移位,移位后还是折线。折线有角,或在左,或在右,角位可以加明节点调锋,俗话说转小圈,但折角位不加小圈,也可以是折。
王羲之《十七帖》
如《十七帖》这个「之」字,就是一条两开的折线,折角位王羲之用换面,前一笔尖收,下一笔两面换起,动作较为简单,但要写得干净利落不容易。像这样的「之」字,没有转小圈,不属于衮笔势,而是竖笔势两开。
钩努势:逆动
最后说说逆动钩努势,逆动是直线和弧线的结合,但不是指左边这种,
左边这种可以归入转动,如草书中的狮口就属于这一种,钩裹势。逆动是指右边这种,写完直线来了个逆向转动,通俗地说就是不顺,或者说「转不动」。它有一个折角点,本来手腕向右,到此手腕向左。
孙过庭《书谱》「行」字
孙过庭《书谱》这个「行」字,左边是一竖,右边是一裹,用一条长弧线表达。有人写「行」字用两竖折线的,那是竖笔势。孙过庭这字用一直线一弧线,有折角点,明显是逆动,所以应该是转不动的钩努势。
孙过庭《书谱》「何」字
再复杂点如《书谱》中的「何」字,这是什么笔势?很明显左边是一竖,右边是一圈半的弧线,这也是直线和弧线的逆向结合,当然是钩努势。张旭是草书大师,他只用「五势」,足以解释任何草字,是非常聪明的方法。「五势」之外后来补充的那些笔势,如流水势、飞带势等等,当然也有好处,所指比较具体。「五势」可说是五大类,包容度较大。
2.3草书的裹束
下一堂课继续,谢谢。
本节要点:
· 草书的识势。
· 草字来源,识势要注意细节。
· 张旭「五势」的运用。
复习思考:
· 网上查王羲之《姨母帖》,最后两个「顿首」的「首」字怎样取势?它是怎样演变过来的?
· 单独写一个「首」字可以这样写吗?
· 请临写本课所讲王羲之《十七帖》中「三」、「之」、「足」、「与」和「天」五个字,第一次只写大圈,第二次完整地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