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高贵,在生与死之间 2024-06-15 04:04:46 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有种热乎乎的东西在眼中转动。此时是2020年1月30日,23点28分。截止到1月30日23:06,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已经确诊8149例,疑似病例为12167例,死亡人数171例。可谓国之大难。已经51岁的老陈从事的专业是内分泌。但是,几番周折之后,目前身为内科负责人的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本地这一战役的“领头兵”。原定好春节回沧州老家陪已经八十多岁的老父老母过年的,一次会议改变了我计划很久的行程。走起路来铿锵有力像个军人一样的我,在一个不眠之夜后,给千里之外的老爸拨通了电话,电话时间很短:爸爸,我春节不能回去了,单位要值班。最近流感很严重,您和俺娘少串门,让她也少抽点烟。第二天,本来就不好的牙周发炎了。媳妇看在眼里,知道我的心思,做得都是可口的饭。春节在牙痛和感冒中度过了初五。吃完“过五”的饺子,副院长打过来电话,医院要抽调医护人员到抗击肺炎第一线,在写了请战书的人员中,征求我和内科护士长的意见。必须的!今天清晨5点钟,我就悄悄爬起来,准备收拾简单的行李。地处北京东大门的秦皇岛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时至今日午夜,还没有一例“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则已经有了7人。为了更好的切断传染途径,早发现、早识别肺炎病例,更好的管控高危险“传染源”,政府对曾经在武汉等地旅居来秦的人员,集中进行医学观察。进过紧张的准备,工作迅速展开。初六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小声的告诉妻子,我可能要去一线了。并且告诉她,是“高危人群”,不是病人,也没有发热的,不会有事。13点17分,副院长打来电话,要求立即启程,与护士长会和,奔赴“高危人群集中医学观察地”。护士长姓马,是邯郸人,燕赵之气很浓。说话快人快语,做事“嘁哩喀喳”。科室护理人员少,年前就参加护士轮班了,今天正好是她中午班(12点---6点)。她急忙从单位骑车跑回家,收拾行李。我已经开车在她家楼下等候。马护士长已经是医院年龄最大的护士长了,72年出生的她仍不失“虎将”风采。她的老公从单位赶到了家,又从家里赶到了我们现在战斗的地方。他们有一个儿子,在南方上大学,如果正常开学,我们需要就地战斗2周的话,她就没有办法送儿子上学了。“给儿子做好饭就行了,我这里没事”。北方人很少客套。前来报道的医护人员一共12人,由于诸多原因,来自这个行政区的二级医院有4人,剩余的是从乡镇来的年轻人。12人被分成两组。我的年龄最大,职称也是最高。于是,我就成为了这次行动第一梯队的负责人,带领5名医护人员负责前来接受医学观察的数十人的日常生活(送饭、对外联系等)和医学观察。马护士长在卫健局领导宣布分组成员名单后,毅然把声调提高,“看看能不能调换一下,我想参加第一小组!”我刻意地回头看了一下她的老公,平淡无奇的面孔和目光,好像在说:能够想象到这种结局。学习自我防护是必须的一关。年轻人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更何况是乡镇卫生院的年轻人。身为队长的我,为大家简单分析了目前的形式,告诉大家不要慌张,逐一讲解了一些细节,并用随身带来的电脑重放了一下“自我防护”的视频。傍晚5点23分,已经陆续接来了5名“被观察者”。他们被单独安置在后面的一栋楼里,每间客房只住一个人,不允许从客房出来,医护为其送饭、送水,保持对外沟通,生活垃圾由专人接送。是时候需要医护人员进去'’“观察”、“安慰”、“收集信息”了。马护士长一马当先,和同是在二级甲等医院从事护理多年的小张担任第一梯队的“先锋”。又亲身为年轻的医生们演示了一次“防护的穿戴”。拍张照吧!老妈和小张回过头来,镜头一闪而过。 由于“防护服”有限,小张穿的是下午为大家演示时的那一套“防护服”;“身材魁梧”的护士长在穿戴是拉锁坏了,舍不得更换新的,而是用黄色胶带围着粘了好几圈。新来的被观察者,对新入住地有着这样那样的“建议”,我们外面的四个人则奔跑于“隔离区”与“指挥部”之间:明天对讲机就会到位;房间冷的问题,已经准备的几十个电热毯,告诉他们注意安全;不够吃就准备几箱方便面,临时救急......有领导亲自视察目前状况,也算是慰问和“鼓鼓劲”,工作还算顺利。本来6点钟就可以开饭,由于新来的人是分批次的,很多人到7点多才吃上,最后一批是晚上9点多。电话已经和新来的“被观察人”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够理解。当马护士长和小张护士把自己的饭菜送给那个喊着“没吃饱”的人的时候,我站在门外就听到了他那激动的声音:这个饭我不能吃,都是抚宁人,您们也辛苦了!此时的时间定格在2020年1月30日,10点08分。不知道放啥插图才能表白,就用一束荷花吧!真好,有您真好!难得相遇的贵人。我身后的三名乡镇卫生院的年轻人在躲避我的眼光。电热毯终于送到了每个人的手中。在测量所有人的体温正常、没有不适症状之后,她们走出了“观察室”。也再次为我们上演了一堂课---“如何脱去防护装备”?这要比学习穿戴更重要的多得多!烧了一壶水,沏好茶。时针已经走过10点半。她们在里面工作了近5个小时,没有喝水,也没法上厕所。已经没有了食欲。我们几个人坐下来,没有激动,也无需祝贺。明天工作安排完,11点,大家各自散去休息了。这个地方,有山有水。外面,了无声息。打开电脑,翻下手机,都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无意争春,只是想净化,或者说是升华一下自己的灵魂,而已!抚宁天马湖!加油!给妻子发了个短信,报个平安。我在想,妻子可能跑到女儿那屋睡去了,肯定是干瞪着眼睡不着。同在那个县城的,失眠的应该还有一对父子,那不是对“自我奉献”的怨愤,而是为“大爱在旁”而自豪。妈妈美丽高贵,且爱且珍惜!天马湖的传说里,是否也有那平静中的高贵? 赞 (0) 相关推荐 新冠面前医护如何避免“裸奔”?30名感染者分析揭秘感染原因并提出建议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一些医务人员也被病毒击中,有的甚至以身殉职,令人痛心.由于疫情初期病原体未明,加之防护设备严重短缺,院内感染比较严重.2020年2月,发表在<Zhonghua Jie H ... 希腊确诊1156例:忙于救治新冠病毒病人的希腊医生,有什么诉求吗? 今天是2020年3月29日,截至希腊时间18:20,希腊已经确诊115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较昨天增长95例,单日增幅为8.95%:新冠病毒肺炎在希腊已经造成38人死亡.希腊疫情正处于"社区 ... 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感染去世:医护人员接连倒下,我们该怎么做? 今日,在医疗圈又传出一则令人伤感的消息. 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去世,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去世,他是第一位因新冠肺炎去世的院长. 而武昌医院2014年被湖北省卫计委评估为三级综合医院,现有员工966人. ... 生与死之间,藏着宇宙的1个秘密!深度探索后,真相让人忧虑 作者前言:本文核心论据引述自以下权威刊物. <生物物理学杂志>,2016年3月8日:110(5):1028-1032.2016年3月8日在线发布.二:10.1016/j.bpj.2016. ... 《殡之森》——生与死之间,就是当下 "殡,对死去之人痛惜之忍受,还有场所的意思,出自<丧>丧失的意思." 海拔30米,是人类身高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们闻不到那里大风催动森林时的味道,只能远远地听见" ... 所谓的人生,不过是生与死之间一段装X的过程! 一直想把公号卖掉,从18年十月,连续三年,写了七百多篇原创,一百多万字. 之前有个愿望,就是到三十岁的时候,写一百万的字,挣一百万的钱.钱就不说了,查询账户余额是件很难堪的事,一百万字是超额完成了. ... 酒精与心血管疾病: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酒精与心血管疾病: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曾建新║《生与死之间》外一首 (诗歌) <生与死之间> 或者死于忙碌 或者死于清闲 或者是二者之间 总有一种形式 是生和死的形式 唱挽歌的人们 很有必要 给自己也唱一次 做一次日记 你生命的记录 记录一次就多了一次 没有记录等于 ...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2021年毕业演讲:六英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生与死的距离!(附视频&演讲稿... 常有读者朋友反映会错过最新英语演讲更新 请您点击上方"精彩英文演讲",选择"设为星标" 英语演讲视频,第一时间观看 每年的五六月,是全球各大高校举行毕业典礼的日 ... 好望角,狂风巨浪,肋骨与舱底板之间脱焊,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图文无关 一.情况经过: 20XX年8月23日,该轮153航次满载13846吨花岗石从安哥拉纳米贝(NAMIBE)港开航,途经西非沿岸.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及中国南海,目的港泉州. 该轮的海务总 ...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我眼中的生与死 <知北游>中孔子问老子什么是"至道",老子回答:"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 骨子里的高贵 高贵,不是身着多么华丽的衣裳,参加多么隆重的宴会,而是从一个人骨子里透露出来的优雅和从容. 关于高贵,可以用作家梁晓声的话来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01.根植于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