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炙甘草秘密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凡方280首,方中用甘草者126方,甘草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味药。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以《伤寒论》为例,有70首方剂中用了甘草,除了 “甘草汤”、“桔梗汤”两方使用的是生甘草以外,其他68方均使用的是炙甘草。
那么,东汉时期的炙甘草与当今用的一样吗?
01
先秦时期用的是哪种甘草?
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发现大量古中医文献,经考证为扁鹊(敝昔)及其弟子的著作,其成书年代为战国晚期。经整理的《六十病方》药物中即有“甘草”,并未注明是炙用。
而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甘草出现五次。《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亦为战国晚期。
以上所记载的甘草并未注明炙用,由此看来,先秦时期甘草应为生用。
02
何谓“炙”?
成书于战国晚期的《六十病方》中,多处记载了药物的煮、蒸、燔、酿、渍、阴干、暴干、炙、打、屑、父且(咀)、火淬、炭烧、挠等加工炮制方法,加工的药物要求“炙之令黄”,使用的器具有臼、金壶、甑、甗、铁鐅等,其中“甑”(zeng,四声)为古代的一种瓦器,如同现代的蒸锅。
说明战国晚期药物炮制方法已经很丰富了,并出现“炙”法。
《说文》曰:“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制论》对于甘草的炮制提出了三种方法:酒炙、酥炙、炒,而酥是一种奶制品,并非蜜制。同时期的《本草经集注》提及对甘草的炮制方法时曰:“亦由火炙干者,理多虚疏”,即对甘草的炮制是用火炒干或者烤干。
03
甘草的蜜制是何时出现的?
自汉以降,直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才初次提及对蜜煎甘草的使用,“治阴头生疮方:蜜煎甘草,涂之即瘥”。此方中蜂蜜加强了甘草的解毒功能,提到的是蜜煎甘草,而非蜜制甘草。
直到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才首次出现了蜜制炮制法,即将药物用蜜炒来进行炮制。
随后出现了大量的方剂中使用蜜制的记载,除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还有《济生方》《博济方》《伤寒总病论》《本事方》《三因方》《局方》等几乎无不用炙,炙法愈来愈丰富了。除了以上《雷公炮制论》在论述甘草制法时总结的三种方法,《本草纲目》又多用长流水炙之,或用浆水炙之。后来竟发展到以蜂蜜炙之。而甘草经蜜制后,已不同于原来的炒甘草了。
在明清时代的《先醒斋广笔录》、《成方切用》《医方集解》等医学著作中出现了蜜制甘草的记载,而明代的《炮制大法》则明确对甘草要求“切片用蜜水拌炒。”
故对草药蜜制的炮制技术最早可能发明于宋朝,成熟于明清时期。故,汉朝的《伤寒论》是不可能用蜜制甘草的。
04
《伤寒论》的炙甘草是如何炮制的
结合先秦时期的“炙之令黄”,以及上文提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炙法,现代学者经考证,认为《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是不加任何辅料制作的,应该是炒甘草。
以张仲景心思如此缜密之人,连煎、服法都要反复叮嘱,不可能不注明炙甘草的炮制方法。若是蜜炙,一定会标注为蜜炙。在下文举例的《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中,对于其煎法,张仲景不惜笔墨叮嘱如下:“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由此可见仲景师治学之严谨。
而今人所用的炙甘草是蜜制甘草。与《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是有差别的。
05
为何选用蜂蜜炮制甘草?
【药性】蜂蜜:甘,平,归脾、胃、肺、大肠经。【功用主治】:补中、止咳,润燥,解毒。
《本经》云蜂蜜:“味甘、平。”《别录》:“微温,无毒。”《本草纲目》:“生凉,熟温”《本草汇言》:“味甘,气寒,性润,无毒。沉也,降也”
【宜忌】: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大便不实者。
《医学入门》:“中寒有湿者禁用。”
《本经逢源》:“脾胃不实,肾气虚滑,及湿热痰滞,胸痞不宽者,咸须忌之”
从上可看出,蜂蜜之药性与甘草有很多相似之处。蜜制甘草,蜂蜜之性由凉转温,加强了甘草的补中作用;而蜂蜜的味甘、濡润也加强了甘草的甘、缓之性。蜂蜜本身也有解毒作用,故加强了甘草的解毒作用。且较甘草多了润燥之功。故,《本草纲目》云蜂蜜:“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然而,生甘草易受潮发霉、生虫,难以完好保存。生甘草采摘以后需要放置阳光下爆晒,再储存。如是潮湿天气,应隔半个月一个月再晒。如果是南方天气,即便再阴凉也会发霉的。而甘草蜜制以后较易保存。
笔者认为鉴于以上缘由,故宋人选择了用蜂蜜炮制甘草。
06
蜜制甘草的不足
但长期/大量使用蜜制甘草也会加重湿热痰滞、中满痞胀及大便不实者的病情。而当今痰湿患者屡见不鲜, 如果对于湿重、有水饮的患者使用《伤寒论》中的方剂,以蜜制甘草代替炒甘草的话,可能不仅方剂的疗效打折扣,而且还可能加重患者的湿重、水饮之患。
这是因为蜜制甘草中的蜂蜜用量不容忽视。制作炙甘草,每甘草片100kg,用炼蜜25kg。即甘草:蜂蜜=4:1,蜂蜜已然成为方剂中的一个无法忽略的成分了。以苓桂术甘汤举例:
《伤寒论》“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方二十八。[65]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按汉制1两为当今15g计算,如使用当今的蜜制甘草二两相当于:甘草30g 蜂蜜7.3g,即,苓桂术甘汤不止四味药,还多了一味蜂蜜。
而此方本意是用于温阳利水降冲的,增加的蜂蜜反而有濡润、助湿之嫌,如此使用还能完美发挥原方祛除水饮的作用吗?肯定不能。由此可看出,蜜制甘草绝非仲景之炙甘草,实为后世传承过程中误用或擅自修改所为。。
故应用《伤寒论》原方时,炙甘草应使用炒甘草,而非蜜制甘草。
(作者:张芳芬,西学中。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梁繁荣,王毅主编,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 老官山汉墓初探[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44
2、《伤寒论》方中炙甘草炮制方法探析[J],河北中医,2013,35:1654-1655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中药大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88
附:煎药学
熬中药是一门学问。很多东西,是医生必须告诉你但没有时间和耐心仔细跟你讲的;很多东西是病人想问又不敢问的。我今将其罗列如下,如法熬药、服药,药效翻倍。
这是迄今最全、最细、最正宗的煎服中药法则,要转载哦,功德无量!
(1)现在多数药店都有代煎服务,一般取药后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取到熬好的药液,每剂两包,回家放到冰箱里,随时取用,非常方便。但除非实在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中药最好还是自己熬。因为熬药有很多细节,药房代煎不一定给你细致操作。
(2)熬药的程序:
A.先将群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无须浸泡。
B.头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0-40分钟,启锅滤汁。后下药无须浸泡,注明“后下几分钟”,则在头煎的最后几分钟放下锅。
C.二煎:在头煎药渣中加水,再次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与头煎同样的时间,然后启锅滤汁。
D.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装入保温瓶,每日分2-3次喝完。
(3)熬药用陶瓷器皿,避免接触金属器物。因为大多数药物都是草木,而金克木,金属器皿往往能改变草木药物的性质。而土生万物,陶瓷器皿属土。
(4)每次熬药的水量由自己控制,保证两次滤出的药汁共有500-600毫升(约一啤酒瓶)左右即可。每一煎加水要一次加足,不要边熬边加水。
(5)需要先煎的药:主要是金石矿物、骨骼、甲介类,需要提前单煎,然后再与群药同煎,以保证其有效成分充分被熬出来。一般来说,龟板、鳖甲需先煎40分钟;磁石、代赭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等需先煎20分钟,石膏需先煎15分钟。还有的药,须久煎以去其毒性,如麻黄需先煎,去沫,一般是先煎15分钟左右,再将煮出来的泡沫去掉。附子也要先煎,熬到没有麻味为止。一般来说,少量用附子时候,先煎30-40分钟即可,如果是大量用附子(多于 15克),就必须先煎2小时,保证药性下沉,否则,后患无穷。
(6)需要后下的药:芳香辛散类药,久煮易失效的药,在煎煮过程中要后下。一般来说,钩藤在头煎最后7分钟下,藿香、佩兰、绿萼梅、月季花、玳玳花、玫瑰花、厚朴花、紫苏、砂仁、肉桂、天竺黄等在头煎最后5分钟下,薄荷在头煎最后三分钟下,鱼腥草在头煎最后2分钟下。二煎的时候,后下药一起煮即可。还有的药,有时候需要后下,有时候不需要后下,比如,大黄,如果要用来通便,则宜后下,如果不用来通便,则不后下。
(7)熬药的时间,指煮开后用文火慢煮的那段时间,一般是10-40分钟。一般来说,走上焦的药,如治感冒、肺部疾病的药,不宜久煮,一般文火煮 10-15分钟即可起锅。走下焦的药,尤其是养肾、滋补类药,需要久煮,宜用文火熬40分钟左右。其余文火煮20分钟即可。总体来讲,药熬的时间越长,其性越往下沉,药力越往下走,熬药的时候可根据病位掌握熬药时间。
(8)熬药的时间一定要掐准。很多人熬药熬忘了,导致久煮,这样非常影响疗效。还有人熬药忘了时间,把药熬糊了,再加水以图补救,这是熬药的大忌,因为此时,药性已经变了,这一剂药已经熬废了,不能再喝了。
(9)一般的药物煎煮两次就可以了。在以下情况下,也可以煎煮三次:
A.第三次煎煮出来的药液,就比较淡了,味淡入脾,三煎药物有健脾之功,对于脾虚者很适宜。
B.内含龟板等贵重且养阴的药材,可以煎第三次,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
C.用于皮肤病的内服药,第三煎的药液可以用来外洗。
D.有些特殊的病种所配的方剂,需要用上一剂药的第三煎药液代水来煎下一剂药。这就要遵医嘱而定。
(10)需要另煎的药:很多贵重药需要另煎,以免跟群药同煎造成浪费,如人参、西洋参、藏红花、蛤蟆油等。另煎药液跟群药煎出的药液混合服用。
(11)需要包煎的药:如滑石、米糠、旋复花、茅花、密蒙花、蒲黄、五灵脂等,它们本身或所带的毛容易引起药液浑浊,需要包煎;车前子容易沉底,粘附于药罐,导致糊底,也要包煎。一般用纱布包裹。包煎药需要同群药一同浸泡。
(12)需要冲服的药:很多贵重药物及用量极少的粉剂药物,需要另行冲服。即在服药时用药液冲服。如麝香、三七粉、朱砂、川贝粉、珍珠粉、苏合香、安息香、琥珀、柿霜、血竭、熊胆、牛黄、冰片等。
(13)需要烊兑的药物:胶类及糖类药物,需要先烊化,再兑入药液,一同服用。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虎骨胶、蜂蜜、饴糖等。烊化的方法,一般采取隔水蒸,将药物放在一个小碗里,加水少许,再将小碗座在沸水中加热,不久小碗中的药物即烊化。
(14)服药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病位在上部,药宜于饭后服用,这样饭把药顶在上面;病位在下部,药宜于饭前服用,这样饭能把药很快往下压。如果没有明显的病位,可在两顿饭之间服药。有些方子比较特殊,比如鸡鸣散,要在早上鸡鸣时分服用,这就要具体遵医嘱而定。
(15)现在市场上有免煎剂,是从药物中提炼出来的有效成分,只需要将其冲服就可以了。但由于生产厂家不同,业界尚无免煎剂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可依,免煎剂难免良莠不齐。所以,在实在没有时间和条件熬药的情况下,免煎剂是可以用的,但只要有了时间和条件,还是用标准的中药饮片熬制更好。
(16)不要喝隔夜药。中药一般都是每天一剂,当天的药当天熬,当天熬的药当天喝,不要使药液隔夜。有人喜欢头天晚上把药熬好,第二天喝,这是不妥的。最好起早把药熬好,当天服用。
(17)有人喝药喜欢放糖,以缓解苦味,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糖也是一味药,而且不同的糖作用还不一样,比如:白糖性平,滋阴收敛;红糖性温,能活血;冰糖甘寒生津。药液加入糖后,等于在原来的方子里又加进去了一味药,方子就变了。
(18)药渣的处理:按传统民俗,药渣最好倒在路上,取“对路”之意。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路,“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因为铸洛钟所用之铜是从西边的铜山采来的,两者之间仍有冥冥的联系,所以铜山崩时洛钟会有响动。人喝下去的药液跟药渣本是一体,它们虽然分开但仍有联系,所以,不要把药渣倒在下水道或垃圾堆里,这样也会影响药效。这一条,虽无现代科学依据,但这是中医前传后教的东西。奉劝诸位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