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飘香的记忆
1:小沙蚬
早上,在海鲜市场上,偶尔看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小沙蚬出售.惊喜地叫店主称了两市斤,提着沉甸甸的袋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中午,备足香草,姜葱,小辣椒,炒了起来,还没起锅,一阵阵的香味,直逼客厅。孩子嚷了起来,问我做什么好吃的。 我笑了笑,说:“一会你就知道了。”随即在厨房伴着盘碗的节奏,哼起了歌儿。不一会儿,一盘五颜六色的炒沙蚬,端上了餐桌。另外,还用清水蒸了一碟,一种菜两个味道,吃得津津有味。炒的辛辣可口,蒸的清香甘甜,吃着吃着,竟然涌起了丝丝感动,久远的记忆,如电影的片花,一幕幕掠过脑海。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时,我很喜欢写我家门前有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成群的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底部是软绵绵的细沙,小沙蚬,就藏身在细沙中,只要有经验,用心看,还是能发现它的。每到夏天,我就和小伙伴去小河里摸小沙蚬。河水很清很清,深的地方,到膝盖,浅的地方,及到小腿处。我们蹑手蹑脚,轻轻地走在河水中,只要不搅浊河水,小沙蚬就很容易被我们发现的。 藏有小沙蚬的地方,细沙就会有一条细细的小缝,那是小沙蚬留来呼吸用的。有时候,小沙蚬张开了壳,正在呼吸,就更容易看到了,那透明白嫩的蚬肉,在微微荡漾的河面下,轻轻地摆动.蚬壳的一张一合,就更明显地暴露了它的行踪,更加难逃离我们孩童的十只手指了。有时候,小沙蚬实在太多,我们通常是双手并用,沿着河床的细沙,一路摸过去,抓起一把沙子,在水中一晃,细沙就在指缝间流走了,留在手上的,是一把浅绿色的小沙蚬。 放入小桶中,再用双手去摸,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摸到小半桶。上岸后,彼此比比战绩,看谁的小桶最满,然后,一路上嘻闹着,唱着童年的歌谣,慢慢走回家,想着巧手的妈妈,将会投来赞许的目光,为我们做好吃美味的小沙蚬,心里乐滋滋的。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农村生活相当穷,基本上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肉,要吃到鱼虾是我们自己去河里捉的。那时候,自然环境很好,河里鱼虾很多。只要约上几个人,在小河的上游截流,堵着河水,再用小水桶把堵截的一段河流的水,全部舀起倒出去,剩下河床时,鱼虾就没处可逃,被我们活捉了。 现在想来,是很残忍的事,但那个时候没办法,农村的孩子个个面黄肌瘦,还得靠捉点鱼虾煮汤来补充营养。因此,捕鱼虾摸沙蚬,成了孩子们的最大乐趣了,有得玩有得吃,我们都乐此不疲。现在回头看看,家乡的小河也没有了,本来山青水秀的农村,变得商场酒店林立,硬底化的水泥路,横亘在各个村落间。很多时候,我走在曾留下我无限美好回忆的地方,却再出找不到当初留下的足印了。小时候,我爱抬头仰望城市的高楼大厦,现在,我常常低头沉思,怀念曾经青山绿水。 今天,再吃小沙蚬,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孩童时代,小沙蚬的清甜还留在记忆里,而我,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我在想,是小沙蚬的味道变了,还是我变了?或许,都没有变,只是我更喜欢,甚至于迷恋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当年,餐桌上的小沙蚬,是我流着汗,一只只地摸回来的,吃得自然开心.现在的小沙蚬,是用钱买回来的.虽然,钱也是我工作赚回来的,然而,我却始终无法找到,当初那喜溢心头的满足感。
2:烤红薯
忘了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晚饭后出去散步,慢慢地走出小区,穿过政府办公大楼前的林荫道,便到了热闹的文化广场了。这里每到晚上,都是载歌载舞,有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聚在一起跳街舞,有闲下来的中青年男女在跳健身舞,还有耍太极的爱好者。 广场的周边,是宽宽的人行道,各种流动的烧烤档,小食摊星罗棋布,存在就是合理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买卖可做,有求才有供,这些摊档生意都很好,为广场上消遣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玩够了跳累了,就三五成群坐下来,喝上几瓶啤酒,吃几串烧烤或其它小食,也其乐融融。 我不太喜欢这种吵杂的环境,一般不会在这里逗留,但有时看那些十多岁的男孩子,在自备的音乐声中,激情洋溢地跳街舞,还是忍不住欣赏的。今晚也不例外,在场外看了十多分钟就离开了,走下广场的台阶,忽感有风吹来,伴着一股淡淡的浓香味,很熟悉的味道,但我又想不起来是什么?左顾右盼后,还是不知所以,便不以为然地往回走了。随着脚步的移动,香味越来越浓了,抬眼一望,就在前面的路灯下,停着一辆人力三轮车,上面摆满了红薯,有烤熟的,有生的。我恍然大悟,心里升了一种久违的感受。 慢慢走过去,驻足逗留.深深地呼吸着这香味,却没有买的欲望。现在,我只爱闻这味道,不爱吃了,感觉太甜太腻。记得小时候,每到秋末初冬,红薯收获的季节,便和小伙伴们,在田里地间一起垒窖,然后拾来柴草,自己动手烤刚刚从地里挖来的红薯,通常是忙的时间长,吃的时间快,还得弄得衣服脸蛋都黑溜溜的。但仍然乐此不疲,享受着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与满足,这种切身体会,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理解的。 现在城里的孩子们,也根本没法去体会这种乐趣了。而那时候的烤红薯,也是真的很香,很好吃啊!不会像现在买回来的那样腻甜腻甜的。我不知道是烤红薯的味道变了,还是我的口味变了。只是,我明白,烤红薯,只是存在我内心深处,一段飘香的记忆……
3:米砂粥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末,记忆中的童年,是在啃山芋咬红薯中度过的。那时候,农村刚分田到户,粮食还是很紧缺。山芋红薯等杂粮,常常充当主食,摆上我们的餐桌。 父母刚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扑进了土地里。给上学的我们准备的午饭也是简单快捷的红薯拌米饭等等。要是哪天赶上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母亲没法下地劳作,一定会给我们做一顿米砂粥,由于做米砂粥要费很多时间,母亲一天到晚忙里忙外,哪怕我们都很喜欢吃,她也只能闲下来的时候,才能做上一顿。那就是我们童年时期,最美味的食物。现在想起来,那缕缕余香,仿佛还在唇齿间缭绕,挥之不去。 做米砂粥的工序很复杂,而且是细心活,哪个环节把握不好,味道就会打折扣。而我的母亲,却是做米砂粥的一把好手,她做出来的米砂粥,那飘散的香气,连隔了好几座房子的邻居,也能闻到。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的每一道工序,却做不出像她那样芳香浓郁的米砂粥。也许是火候把握不好,或是手艺欠缺吧,我就不得而知了。 母亲先把大米用水淘洗干净,再把米泡在淡盐水里面,静搁一个小时。她说,米泡淡盐水的原因是,炒米时会更酥更香,而且盐水能更充分地渗透每一颗米粒,粥就更好吃了。米泡好后,她就用柴火点燃灶膛,把泡过的米倒进去,不停地翻炒了,直到米粒的大小,回到泡之前的体积,然后,一粒粒地慢慢炒成金黄色。这时,母亲就会把燃烧的柴火拿出来,用水泼灭火苗,只剩下灶膛里红红的炭。她又用火钳子,把里面的炭均匀地摊开,让整个锅底都能受热。 母亲拿来早已洗干净晾干备用的大陶瓷碗,用右手紧紧地握住碗的边沿,把碗弄成倒斜的状态。用另一边碗沿,不停地用力压在炒黄的米粒上,把米粒一颗颗研磨成细细小小的砂粒。瓷碗与铁锅碰触,中间还滚着大小不一的米粒,此时,发出了唧唧啪啪的声音,是我们家这个简陋的厨房里,最美妙动听的音乐。嘴馋的我,总是拒绝不了这种声音的召唤与诱惑,与哥哥姐姐不约而同地凑到灶膛边。 母亲总是慈爱地看着我们,说:再等一会儿吧,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米砂粥了。由于这个研磨阶段,很费时费力,忍不住嘴馋的我,会趁着母亲不注意,伸手去锅里抓一把炒米,用力地呼气,把它吹凉,然后迅速地塞进嘴里,咀嚼着香香的米粒。母亲看见了,也不会责怪,只是怜爱地微笑着,手更快地研磨锅里的米粒。直到每一颗米粒,都成了母亲满意的大小,她就会长长地吁一口气,停下研磨的动作。 随后,她重新点燃灶膛,把火烧旺,在锅里撒一点盐,加几滴花生油,用锅铲反复不停地翻炒。直到锅里的热气重新上来,她就舀来一大勺井水,一下子倒进锅里。随着唧的一声响,母亲就把锅盖盖上,再把灶膛的火弄得更加猛烈。不一会儿,锅里的米砂粥就煮开了,米粒在锅里沸腾。母亲揭开锅盖,香气随着朦胧的蒸气弥漫,氤氲在我们的周围。再慢慢飘到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飘散在我家外面的村道上。 捧起热气腾腾的米砂粥,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简易的餐桌旁,津津有味地喝着,香浓的米砂粥滑过喉咙,唇齿留香。那种味道,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温馨甜蜜的画面,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肯德基,不知道麦当劳,也不知道比萨饼是何物,可快乐的心情,是如此的简单,幸福的感觉,是如此的饱满。我的童年,没有琳琅满目的玩具,没有五花八门的零食,更没有各种各样的饮料。可我拥有大自然,我是放养的娃儿,与天地融为一体,枕着日月成长,这种快乐,是现在城里的孩子,没法相比的。 时光在流,日月交替,转眼间,已步入中年的门槛,随着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脚步,也品尝了很多地方的美食。可我再也没有吃到过,比母亲做的米砂粥更好吃更美味的食品了。现在,母亲虽然还健在,可她的手,已经没有力气为我们研磨米砂粥了。米砂粥,只能成为一段记忆,在梦里飘香,在岁月里永恒……
作者简介
一泓夜雨:真实姓名:罗带娣。对文字抱着虔诚的态度,相信一支瘦笔,能写尽红尘清欢。
QQ号:1273853357
微信号:e1273853357
注:2020年5月20日,我的个人公众号:萤窗小雨,更名为:笔尖天涯,谢谢一直以来,不离不弃的朋友们,期待未来,依然有你,陪着我,用笔尖,走天涯。
一
泓
夜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