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说“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或太少都有什么危害?
1
进入夏季之后,由于气温升高,不少朋友在比较热的时候都变得比较容易出汗。
其实,人体出汗分多种,有些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而有些可能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
我们学中医的当然要来认识一下“汗”,正常出汗是生理现象,天气过于炎热,或因着急或从事体力劳动后出一身大汗,也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
而生活中,还有一些人无缘无故出汗,有的甚至吃饭汗如雨下、动则汗流浃背,这就要找找原因了。
中医把汗出异常分为自汗、战汗、盗汗、绝汗、闭汗等几种类型。前四种属于汗多的情况,后一种属于无汗的情况。
人在清醒时无缘无故出汗较多,称为自汗;
高烧全身战栗后出汗,称为战汗;
睡着以后出汗较多,称为盗汗;
绝汗是病情极危重时的一种大汗淋漓,又称脱汗,“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怎么活动也不出汗,称为闭汗。
《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岐伯曰:水榖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经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由于这部分津液是由阳气蒸腾津液所得,因此一旦汗出会消耗心的阳气。
所以经文曰:“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只有阴阳平衡时津气藏于皮下,腠理开时汗出。腠理开而汗出同时也耗损卫气,卫气随汗出而外散。腠理开是由于外有热而非内有热,经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沬则为痛。”这里的天暑衣厚都是外有热,而腠理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则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为里有热则无汗,里有寒而汗出的论述,与《伤寒论》中的阳明热证的大热、大汗、大渴、大脉的四大热证不太相符,阳明热证在腑属于实热证。而本段经文所讨论的寒热证是指在里,五脏的寒热证所致的阳虚有汗,阴虚无汗证。
如果夏暑汗不出,会形成湿热停留于体内,到秋季发风疟。这个道理和冬季不藏精是一样的,冬不藏精则外感寒邪,等到春季发热病。
2
马莳注:“此言血气本为同类,而人不可以两伤之也。"
营气化血,则血之与气,其名虽异,而其类则同,故古经有是言,而帝乃援以问之。此气字兼营卫言,盖营卫虽分阴阳,皆出于谷气所化之精气也。伯言营为水谷之精气,卫为水谷之悍气,虽有阴阳之殊,而均之为水谷之精气也。
血则由营气所生,乃气之神化者也。有精气然后有神气,故谓之异名同类也。惟其异名同类,则邪在气者,可伤气而不可伤血;邪在血者,可伤血而不可伤气,不可以两伤也。
试观上文言营气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化而为血,则血以营气而化,以液而成,汗即心之液,是血与汗亦一物而异名也。故夺血而泻之者,无得再发其汗;夺汗而发之者,无得再去其血。若夺血者又夺汗,夺汗者又夺血,则两者受伤,人必有死而无生,故谓之有两死而无两生者此也。”
张志聪注:“此承上文而言营卫生于水谷之精,皆由气之宣发。营卫者,水谷之精气也。
血者,中焦之精汁,奉心神而化赤,神气之所化也。
血与营卫,皆生于精,故异名而同类焉。
汗乃血之液,气化而为汗,故夺其血者则无汗,夺其汗者则无血。
无血者死,无汗者亦死,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无两生者,谓营卫血汗,总属于水谷之精也。
此言中焦之精汁,皆由气之所化而为营为卫,为血为汗,有如水中之沤气,发于水中,则为沤泡,气散则沤亦破泄矣。”
3
肝开窍于目,其津液出于目则为泣;
肺开窍于鼻,其津液出于鼻则为涕;
脾开窍于口,其津液出于口则为涎;
肾开窍于耳,但其津液不是来自于耳,而是因为肾主水,当肾阴虚有热时,则唾液过盛,唾者,《说文解字》:“口液也。”肾阳虚多津,肾阴虚多液;
心开窍于舌,但其津液不是来自于舌,而是因为心主火,五脏之太阳,当心阳虚有寒时则表现汗出。
汗为心之液的意思是当心阳虚时表现为汗出,五脏中阳虚有寒而汗出时是指心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