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校本教研,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必须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理解校本教研的涵义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二、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层内涵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及教师群体为取得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关系到教育改革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把握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校本教研必须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激发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成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教研活动为基础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开展集体备课。为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优势,使重点问题得以突破,构建集体备课制度。学校教研组每周有一次大型集体备课,每天上课前有小范围集体备课,从而不但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形成创新的教研风气。集体备课,可以交流研究成果,互通教改信息,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举办观摩教学。举办不同层次的观摩教学活动,召集全体教师参加,并于听课后,组织评课,由教研人员、校长、教师代表,就各位执教人的课堂教学的闪光处给予点化,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一是为优秀教师展示教学艺术提供机会,二是交流、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注重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骨干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先行者,他们在教学教研上先行一步,有了成功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教科研成果,是学校看得见摸得着的校本教研引路人。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校本教研正常有序地开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指导自我反思。良好的思维,想思考、能思考和善思考,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反思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实施校本教研,就是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做到课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什么教育理念,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认真反思:自己有什么收获,存在哪些不足,今后怎样改进等。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对教学会有更多的理性认识,时时处处用新课程理念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反思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不断提高,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开发校本课程,实现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化。
校本课程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的价值在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针对本校教师的需求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并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编制的体现本校特色的、多样性的、可供教师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会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上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且要密切关注本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了解学科课程的发展前景和规划,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定会促进教师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发展。
(三)加强校本培训,实现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是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的,要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使之不流于形式,必须加强校本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技能。与此同时,制订有关培训制度,细化培训目标、措施、要求,强化培训的操作性,扎实开展培训活动,大力实施以专题研究、远程教育等为内容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并通过实践与反思,与教学对象不断互动,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师的日常教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使教师的专业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走符合学校的校本教研之路,让每位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