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下面到底能不能出孝子?

蓝 字关 注

“孩子不打不成器。”

“棍棒下面出孝子。”

“孩子就是属破车的,一天不敲打也不行。”

“老子打孩子,天经地义。”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新一代福睿斯对比别克英朗

广告

“孩子不打不成器。”

“棍棒下面出孝子。”

“孩子就是属破车的,一天不敲打也不行。”

“老子打孩子,天经地义。”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对“惩戒教育”误读,害苦了一代又一代人。

首先声明,本节只谈教育问题,不谈法律问题。

如果你觉得惩戒教育有违背法律的地方,你就可以不涉及这个话题。免得到时候你说,我听大力老师说的,把大力老师整成了教唆犯。

展开剩余89%

我讲惩戒教育,不是叫你去打孩子。

-01-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教育。

古时候对教育的研究不像现在这么深透,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教育流派,当然对人权啊什么的,也没有现在这么尊重,至少口头上没有。

所以,教育孩子更多的采用“打”的方式,“打”就成了当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用“打”呢?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人作为动物,本能之一就是“趋利避害”,也就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这是本能。

挨打就是一种痛苦,为了不挨打,所以就要改掉毛病。

两害相较取其轻,当挨打的痛苦超过了别的痛苦的时候,为了逃避挨打,只好听话,选择另一个事情做。这就是惩戒教育的原理。

惩戒教育就是利用了人性的这个规律,达到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养成习惯的目的。

-02-

惩戒教育就是拖过来就打吗?

后人曲解了古人对“打”的意思。

古人的“打”,不是用巴掌扇,用脚踹,更不是随手拿过一个物件如笤帚疙瘩、衣服架子、铅笔盒子、课本等,而是有专门的惩戒工具:戒尺、杖、家法之类。

而且也不是随手就打,而是按照家规、家法、私塾规矩等,犯了哪一条,打几下。

那么借鉴古人,我们今天的惩戒教育应该怎么做?

实行惩戒教育,必须先立规矩。

规矩就是根本大法,有了根本大法,实行惩戒教育才有法可依、执法有据、才不会随意惩戒、才不会把惩戒当成发泄情绪的手段、才不会伤害孩子的安全感、才不会伤害亲子关系,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所以,立规矩,是惩戒教育的前提。

没有规矩,就很有可能把惩戒变成随意性执法,家长高兴了就放过去,不高兴就劈头盖脸一顿;孩子变得无所适从,到底对还是不对?很茫然。

因为没有规矩,没有事先的约定,孩子就会觉得委屈,就会降低对家长的信任度,甚至对家长的惩戒心生怨恨。

很容易变成破罐子破摔,越惩戒反而越厉害,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用,屡教不改!

所以,在没有制定好规矩之前,不要实行惩戒教育。

那么规矩怎么制定呢?制定什么呢?

可以就孩子的日常行为制定规矩:比如起床时间、吃饭规矩、做哪些家务、自己的哪些东西自己整理、收拾自己的房间、睡觉时间等。

也可以就某件事情制定规矩,比如玩手机规矩:周一到周五几点到几点玩,周末几点到几点玩。手机里哪些内容可以玩。

比如学习:每天几点到几点是阅读时间,几点到几点是预习时间,每门课的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

制定规矩,必须注意,规矩里面一定要有关于惩戒的具体规定:

比如,早上赖床一分钟,惩戒几下。没有整理房间,惩戒几下。到点没有主动上交手机,惩戒几下;预习没有做,惩戒几下。

惩戒的内容要具体、清楚、好操作,让孩子一看就知道:我犯了哪一条,按规定惩戒几下。

-03-

制定规矩的内容要科学,要遵循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

规矩既要体现爱,也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还要保证规矩的可执行性。

一开始可以先就某一件事情制定规矩,简单、明白、好操作,一是一二是二,不模棱两可。

比如先制定一个手机使用的规矩,也不用那么复杂,先从使用时间和使用内容上定个规矩。

比如:周一到周五,每天放学以后、吃完饭以前,可以玩一会手机。

吃完晚饭以后开始做作业、预习、课外阅读。晚上9点30以前完成所有事项以后(作业、预习、阅读、洗刷、家务),可以玩手机。

但10点30分(定上闹钟),大点的孩子(尤其是那些迷恋严重的孩子)可以适当延长一下,比如到11点。

到点,必须把手机主动上交。不主动上交,明天停止玩一天。如果连续2次不主动上交,停止玩一周,同时惩戒手心(屁股)3下。

如果发现浏览黄色信息,惩戒5下,停止玩手机一周。

先制定这个简单的规定。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如果想玩手机,就必须执行这个规定。

我们是法定监护人,我们必须担负起这个职责,必须制定这个规矩,而且严格执行这个规矩。

同意就按这个办,玩手机就合法化,合法化的前提是必须按规矩,按规矩才能合法化,不按规矩、不承认这个规矩,抗拒这个规矩,那对不起,你就不能玩手机。

这不是家长和你对话,这是你的法定监护人在和你对话,在告诉你你必须接受这个规矩。

-04-

规矩既要体现权威性,又要考虑合理性。

比如玩手机,权威性就是必须按时间规定来,合理性就是违反了规定进行惩戒,要考虑到不能一下子就断绝孩子的念想,以后再也不能玩了,没收、摔了等等。

因为你要长时间不让玩,尤其是那些深度迷恋的孩子,他会想各种歪门邪道:逃学去网吧、骗钱买手机、抢钱买手机。

或者跟老人要钱、跟亲戚借钱,学会了骗人,撒谎,抢劫,逃学,这都是你惩戒手段的绝对化导致的:他看不到希望,所以就只好铤而走险。

惩戒教育是通过惩戒,让他逃避更痛苦的,先放弃不太痛苦的,经常重复这一个放弃不太痛苦的动作,形成了习惯,就感觉不到痛苦了。

所以,惩戒教育是无奈的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通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不是靠自我能动性完成的。

但惩戒教育很有效,立竿见影。假如我们一方面惩戒,一方面注意引导,养成习惯,这就是比较理想的效果了。

-05-

惩戒教育只有“打”吗?

可以是罚站、面壁思过、打板子等,不一定非得打。

所以,家里设置一个思过角落,很有必要。

如果一定要通过打孩子来惩戒,注意,不能抬手就打,抬脚就踢,而是要专门制作一个戒尺,执法工具。按照规矩里面规定的,打几下,不能多,也不能少。

这就叫执法要严,不能放过,也不能多打,严格按规定办事。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家长把“惩戒”当成了逼迫孩子认错的手段,一边打一边问:“说,错没错,错在哪里了?”“认识到错误没有,不认错就一直站着,直到知道错了为止!”

这叫刑讯逼供,不是惩戒教育。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认错了,知道错在哪里了,就不用再定惩戒了,放弃惩罚。

这也无助于孩子养成规则意识,甚至会变得世故圆滑,学会投机取巧。因为做错了没关系,认个错就躲过去了。

所以,实施惩戒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是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真心悔改,愿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甘心情愿接受惩罚。

实施惩戒教育之前,要让孩子重新学习一遍规定,或者家长宣读一下规定,让孩子知道,这是规矩在惩罚你,不是家长在惩罚你,戒尺就是家法。违反规定,家法不容。

家长在惩戒的过程中,不能再唠叨,也不用说:“叫你不听话,叫你不守规矩。回回不长记性,这回记住了吗?”

这些话都不要说,你一说,就容易带着情绪,一带情绪,惩戒的作用就被情绪带跑偏了。孩子就容易觉得委屈,甚至记恨。亲子关系就会受到伤害。

家庭成员之间最好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一个执行惩戒,另一个过后来安慰一下。并不是唱反调,一个要惩戒,一个不让,这不行。

夫妻意见要统一,只是角色不一样而已。最好是爸爸执法,妈妈过后来安慰一下。也不用多说什么,拥抱一下就好了。

如果打肿了,打破了,帮着消消毒消消肿。千万别叨叨:“你看看,你不长记性,受苦了吧!”更不能:“你看你这个狠心的爸爸,怎么下手这么狠!”你这不是安慰,你这是种植仇恨呢!

实在想说,就说:“看着很疼啊!妈妈心疼,爸爸也心疼啊,可是没办法啊,谁让咱违反了规矩呢,以后我们可要注意了。”

需要注意的是,惩戒教育并不是对任何人都好使。

12岁以前的孩子,适当使用,有效果,不能常用。

惩戒教育用好了,就是一次管一生,尤其是初次犯错的孩子。用完一次,把戒尺往显眼的地方一挂,起到威慑作用就行了。

就像过去皇上的尚方宝剑,是用来吓唬人的。如果天天用它来真的杀人,那还得了!

-06-

所以,如果惩戒教育实施了一次,孩子还犯同样的错误,那就别再实施了,那是因为不适合实施惩戒教育了,也就是越打越不管用了。应该怎么办呢?

亮点原则是对屡教不改孩子的灵丹妙药。

家长可以给孩子写一封信《你是一个好孩子》,回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那些让你感动的地方,那些善良的地方,孩子的亮点、特长、优秀的品质,举例说明,你是一个好孩子。

重新唤回孩子的自我价值,重新启发孩子的自我能动性。

当孩子自我价值感增强了,想要改好,想要变好的时候,他才会愿意改掉身上的缺点错误,才会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甚至愿意接受惩戒。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惩戒教育不是家长发泄愤怒的借口和手段。

尤其是一边打孩子一边骂孩子:“看我今天不打死你!你这个混账东西!老子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混蛋玩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这不叫惩戒教育。

所以,切记,惩戒教育不能带有任何侮辱性的语言和动作,不能带有任何否定孩子品性的语言。否则,不但起不到惩戒教育的作用,反而会极大地伤害到孩子。

如果你实在把握不准,记住一条:规矩上说打几下,就打几下,一手拿着规矩,一手拿着戒尺。

少说话,或者不说话,直接打就是。

-07-

惩戒教育是教育的底线,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没有底线的教育。

没有底线的孩子,人性会越来越少,动物性会越来越多,因而害人害己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棍棒出孝子,溺爱多败儿”,惩戒教育做的再怎么不好,也比溺爱放任不教育要好一些吧!

*作者:大力老师,微信公众号《爸妈必读》创始人,山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指导师。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的在线传播,被广大家长誉为“最接地气的家庭教育实战专家”。

本文编辑✎予同

请告诉女儿:嫁人,三观比五官更重要》

有句话叫,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三观不同的人像两个相斥的同极磁极,

说话永远不在一个频道,

所以就有了两颗孤独的灵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