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据说95%的人都看不进去恩格斯这本书!反杜林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比如短视频,游戏,电视电影,小说这些,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数不尽的快乐。在每一天的刷视频刷剧中,看到别人的悲欢喜乐,我们也随之悲喜;在每一局游戏里,找到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在小说世界中,我们沉浸在作者虚构出来的世界体验我们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感受。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实生活到底要如何才能改变呢?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一部写得很好,但并没有《共产党宣言》出名的书。它并没有多简单易懂,反而有很多艰辛晦涩的句子。常常有很多的人在对它抱怨:“我都不相信我会看这种书,根本没有翻开的欲望”、“看完了想哭,脑子要爆掉了”等等这些话语。
很多人都觉得,这本书就是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逻辑复杂,语句生涩,看的时候特别费脑子,特别累,心累!相信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受,但是我们一定要去读挑战自己的书,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挑战我们自己过去未曾经历的一种困难,更是因为它是在指引出一条路来,一条可以改变现实困境的路来,这,不就是毛主席搞文化gm对我们所抱的初心吗?
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每天面对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奔忙在陌生市的车水马龙中,晚上回到城市的角落,看着眼前的一地鸡毛觉得心力都要被用尽了,真的,大家不妨读读这本书,让自己浮躁的心静一静,心静的时候哪里都是家乡。
恩格斯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批判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要摘下他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假面具,要为德国的工人和党扫清迷雾,指出一条明路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德国工人中的指导思想地位。同时这本书也是恩格斯用两年的心血写下的精华,我们去读他写的这本书,也是对他劳动的最大尊重,毛主席当年搞gm不也是为了让我们在文化上形成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吗?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主要看到这三个部分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可能大家看到这些名词就会感到头疼;可实际上,我们只是很容易被这些陌生的家伙给吓唬住而已,大家只要愿意静下心来去看去读,不懂就查,或者可以加入我们书店的读者交流群相互交流,一定可以战胜这些困难的。
在这书里面,大家将会看到恩格斯如何细致地给我们剖析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系统地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看到这里,我们大家是不是就想起了那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呢?这本书就将带我们看一看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在这书里面,大家将会看到恩格斯驳斥杜林的庸俗经济学观点,全面地论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因为杜林歪曲了政治暴力和经济的关系,夸大暴力的作用,否定经济的决定作用;他攻击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意在为普鲁士地主资产阶级效劳。
看到这个对头杜林的荒缪的观点,恩格斯又将怎样为我们展示一副演说家的本领来呢?
这里姑且举一些例子,他是这样说的:
(1)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领域,而不在于暴力。
(2)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也不是暴力作用的结果,而是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3)暴力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
(4)必须全面分析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
最后还有恩格斯揭露杜林假社会主义的实质,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他还会继续批判杜林把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归结到“群众消费水平低”、“个别资本家急躁”和“个人考虑不周”的荒谬原因。
大家是不是可能会觉得恩格斯是一个很严苛的人呢?很喜欢批评、抨击人呀!但其实打开这本书,我们还会看到他可爱的一面的,在他对杜林批评后,柏林大学就解除了杜林的教授职位,为此他还替论敌杜林说话,指责柏林大学以过分不公正的态度对待杜林。这就是恩格斯伟大的人格了!希望大家带着这样一种高尚的去接近伟人思想的心情去看这本书,您一定不会有难受的感觉的,这是一位为了全人类谋解放的大家,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看!
相比起《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更加集中于对马克思主义伪造、污蔑、敌对的观点进行抨击和批评,更加具有对比性,因为这些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充斥在我们的头脑中,它们带上马克思主义的假面具,糊弄是非。毛主席也说了,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多看看它的反面,这样才能全面客观看待问题。
另外我还给大家推荐4本相关的书籍,分别是马克思著的《哥达纲领批判》、列宁著的《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这些书都是特别经典特别知名的书,也都是相互间彼此联系的,真的建议大家好好看看,这些书都是毛主席那个年代出版的,不仅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还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01.《哥达纲领批判》
02.《国家与革命》
03.《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04《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