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浅析自首

通常我们理解的自首都是属于理论上的一般自首,就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简单的来看就是分了两步,一个是犯罪后自动投案,一个是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也是一般自首的两个条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有关于这两个条件特殊规定如下:

一、犯罪以后自动投案。自动投案,一般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从而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与裁判的行为。但是根据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与有关司法解释,下列情形也应视为自动投案:(1)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的,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3)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查询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后逃跑,在通缉、追捕的过程中,主动投案的;(5)经查实犯罪嫌疑人确已准备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机关捕获的;(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7)司法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这几种特殊的情形是考试中容易出选项的,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记忆。

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如实”的实质是既不缩小也不扩大自己的罪行。在认定“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2)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作为一般共同犯罪成员的犯罪人,如果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必须交代自己所知的同案犯的罪行,否则对“自己的罪行”的供述不可能“如实”。(3)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是我们在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需要理解消化。

但是,除了一般自首,我们还有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明文规定,对这种情况“以自首论”。根据司法解释,其中的“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是指与司法机关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如果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是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有哪些从轻减轻的规定呢?根据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也是通常在题目当中会把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处罚原则放在一块混淆进行考查,要注意辨别清楚。

(0)

相关推荐

  • 哪些情形构成自首?自首真的可以从轻处罚?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听到"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是犯罪类影视剧中的经典台词,在现实中,我国也确实有坦白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但其仅是在司法实务中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的,且适 ...

  • 关于提请“两高”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扩大适用特殊减轻处罚规定的建言

    关于提请"两高"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 扩大适用特殊减轻处罚规定的建言 刘晓虎等 近期,经我们研究发现,部分案件因减轻处罚规定的适用导致罪罚严重失衡的问题.如司法机关仅掌握犯罪嫌疑人收 ...

  • 通知本人到案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来源:检察日报.刑事法律专家 作者:翁寒屏 陈明南 江单婵 通知本人到案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将通知本人到案视为自动投案,本质上符合自首制度设立的基本精神. ●因无法联系本人,通知亲友规劝投案可以认 ...

  • 法律知识:浅析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法中的知识点.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一个知识点.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此知识点通常会以客观题(单选.多选.判断)形式出现.其中,最常见的考察方式有两种:一是给一个案例,问这 ...

  • 法律知识:浅析累犯

    在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累犯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但是考生对于累犯这一知识点不是很熟悉,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累犯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 ...

  • 法律知识:刑法中的自首与立功知多少

    刑法中当一个行为满足了犯罪的构成条件,可以将该行为认定为犯罪,但是法院在量刑的时候会考虑一些因素,自首与立功就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那么什么是自首,什么是立功,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自首与立功这一知识点. ...

  • 2021吉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浅析善意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

  • 法律知识:浅析物业服务合同

    近日,新闻报道市江滨小区全体居民因不满原物业公司的服务,单方解聘后自行与自己找的物业公司订立物业合同.原物业服务公司工作人员认为居民的行为不符合物业合同的规定,居民却向记者反映物业合同早已到期,双方争 ...

  • 法律知识:浅析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一.法律部门: 1.概念: 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PS:但由于社会关系复杂交错,彼此联系,因此法律部门之间往往很难截然分开,同一种社会 ...

  • 拆迁户拿什么对抗强拆,法律知识还是脆弱生命?

    说起珍贵想必没有比生命再重要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建立在生命之上,有了健康的生命才会延伸出其他,然而如此珍贵的生命却不能抵挡强拆的脚步,看似暴富改变生活的拆迁背后隐藏了多少暴力悲剧,拆迁户的财产受到威胁双 ...

  • 法律知识: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

    一.概念与特征 1.概念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特征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张三赌博输给李四6000元 ...

  • 法律知识:居住权的意义解读

    居住权是新颁布民法典中的亮点内容之一.在中国社会的整体背景下,将会彰显出其独特价值. 一.对古罗马法的传承借鉴 从渊源看,居住权产生于罗马婚姻家庭关系中,而且与财产继承制度紧密相关,最初是作为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