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故事,还是个故事

  网络上的段子很多。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人的注意力。可以说是语不惊人誓不休。
  为了防止浪费时间、精力,最主要的是防止浪费感情。
  没事的时候也提醒自己尽量少看,看的时候要保持清醒,不能入戏。
  有的事情说起来,让人还不得不关注。
  先抛开来源、真假,这个事还真能挑动人的神经。
  一则信息:
  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假七天,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
  两三天过去了,父亲还没死。
  儿子问父亲:
  “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七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
  老人为了不连累儿子,随即自杀。
  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继续回城打工。
  看完这个信息,心情是复杂的。
  不是不相信事情的真实性,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也许现实还要更糟。
  罗曼·罗兰是怎么说的?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看清了冷酷的现实,但仍然需要热爱生活。
  本来想评论一下,现在不想说了。
  说什么呢?
  说儿子的不孝、冷漠?还是感叹老人的悲凉?还是说生活的压力和无情?
  什么都说不出来。但愿只是个故事。
  日常生活中,平淡的故事是很难让人留意的。只有能触动的内心,打破内心的平静的事才能让人关注。
  而能打破内心平静的事,要么是痛心的,要么是激情的,要么是感动的流泪的事。
  最伟大最经典的文艺作品往往是悲剧题材。
  悲情对人心的振撼力无与伦比,悲情用在军事上叫“哀兵必胜”。
  和电视、电影、小说的情节相比,现实是更曲折,更冷酷的。
  前面的那则信息,据说是事实。
  是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刘燕舞,在2008年做《农村的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时,了解到的真实故事。
  不仅这个故事,比这个更冷的故事还有很多。
  好在,都是故事。故事就是一些故旧的往事,今天不会再有了。
  社会、时代一直在变,在这里面能不能抓住些不变的东西呢?
  不变的是什么?
  是人性。
  杜月笙有一句名言:
  可以不识字,不可以不知人。
  可以不了解这个社会和时代,不可以不了解人性。
  熟悉体制、制度、规则都不如熟悉人性。
  进入自媒体时代,海量的的信息喷涌而来。这个形容毫无一丝夸张。
  像无数触手一样牢牢抓住每一个人,这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思想的交流,进而是财富的交流。
  不经意间,你的思想观点改变了。但你不知道是谁改变的。一不留神,你的钱包空了。但你不知道是被谁拿走的。
  昨天,确实是痛心了。因为那一条信息。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况孟夫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看到别人的事情,想到自身,所谓见不贤而内自讼也。
  内自讼完还需要见贤思齐,学一种英雄主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