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比说什么更体现人的目的性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宣皇帝 本始元年 前73年

大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为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译文】大将军霍光叩头要归还执政权给皇上,可是皇上谦让不肯接受;因此凡事都还是先向霍光报告,然后再奏闻天子。自从昭帝时开始,霍光的儿子霍禹和他哥哥的孙子霍云就都当了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担任奉车都尉、侍中、统御胡、越等外族归顺的部队,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未央宫和长乐宫卫尉,霍光的兄弟、女婿、以及外孙都有奉朝请的资格,每当朝廷有事,都可以参加朝会。大多任命为各部门功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官,亲族连成一体,盘根错节的盘踞在朝廷。等到昌邑王被废黜,霍光的权力更加威重,每次朝见天子,皇上都显得很虚心,表情严肃,对霍光表现得非常的有礼貌。

【解析】这篇材料,是紧接着上篇材料的。在汉宣帝大手笔的封赏群臣之后,霍光主动向刘询请求还政。结果刘询心领了霍光的请求,表示要让霍光继续摄政。

难道刘询不想自己亲政吗?霍光主动请求归还执政权,而刘询却拒绝接受,刘询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我认为刘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顾虑。

一、霍光的意图不明

霍光这个时候,虽然主动请求归政,可是却缺乏诚意。看一个人是否有诚意不能光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是怎么做的。

霍光只是口头上请求归政而已,实际上则是吃定了刘询不会接受自己的请求,其目的不过是通过请求归政,来进一步加强自己摄政的合法性而已。只要汉宣帝拒绝了,霍光继续摄政的合法性就得到了延续。

而如果霍光真的想归政,首先该做的应该是把中郎将、东西宫卫尉、胡骑校尉、越骑校尉等等这些致命的职位逐步交给刘询来任命。霍光完全掌握这些位置,整个皇宫都在霍光的掌控之中,对整个长安也有非常大的掌控力度。

皇帝在霍光的控制之中,这个时候本末倒置,请求把执政权交给皇帝,就好像把刀架在刘询脖子上问他要不要亲政一样,看起来缺乏诚意,如果哪个傻皇帝不客气真接下了,很可能就要完蛋。

这个时候霍光的意图不明,所以刘询没有答应亲政,霍光对刘询还是比较客气的,还跟他客气一下,前面的汉废帝刘贺,可是客气都免了。

二、维护政治形象

这个时候,刘询从一个平民,骤然成为皇帝,除了生命,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霍光带来的,如果没有霍光,他还是那个在三辅地区整日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霍光把刘询拥立上位,刘询就把霍光赶下台,这就显得刘询刻薄寡恩,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又没有形成自己稳固的基本盘,是很难在政治生态里生存下去的,更难以这种形象有所作为,甚至不会有好下场,比如说商鞅,就算你做的再多,贡献再大,也没有人喜欢刻薄寡恩的人。

如果这个时候刘询真的答应了霍光交还政权的请求,和刘询之前通过大赏设立的人设是相悖的,群臣通过前后人设的对比,刘询的政治形象就崩塌了,原来之前大封大赏都是装出来的,原来这么不知道感恩。

如果留下一个刻薄寡恩的形象,大权未在手,群臣侧目,支持率下跌。就算执政权拿到手了,可是皇宫还在霍光手上,到时候霍光随便给刘询穿个小鞋,刘询就蹦跶不下去了。

三、自己的经验不足

这个时候,刘询刚刚上位,完全没有执政经验,之前一直在社会上混,现在猛然的让刘询当皇帝,还真不知道从何当起。在自己正式亲政之前,刘询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熟悉。

在这个过程中间,就需要一个人为刘询遮风挡雨,如果不信任霍光,还是得信任重用一个能够执掌朝廷的其他人。相对来说,刘询对霍光更信任一些,毕竟是他一手把自己扶上台的,同事自己和霍光之间还有卫太子和霍去病这层关系在,与其信任重用其他人,不如维持现状,让霍光继续执政。

对于刘询来说,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生变,如果罢免了霍光,任用了其他人摄政,这个时候就要乱套了,霍光和这个新任用的大臣之间必有一战,一乱起来,自己会不会被伤到就不好说了,毕竟霍光的刀就在自己脖子边。如果自己亲手执政,一个生兵蛋子,就更驾驭不了这个国家了。

所以刘询在以上这三个考虑下,依然选择了让霍光继续摄政。刘询跟崇祯比,崇祯为什么不得官心,抛开当时的形势不谈,很大原因就是刻薄寡恩。魏忠贤扶他上位,他却立刻打倒了魏忠贤。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谁也不敢、不想对他好,这个形象展现出来,政治形象就毁掉了。再加上自己是藩王上位,没有经过正统的培训,骤然去处理国家大事,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交织在一起,一时之间适应不了。从意图、政治形象和执政经验上来看,崇祯不该这么对魏忠贤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