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揭秘丨铁胎为什么是建盏不可代替的关键作用
建盏能在宋代独领风骚,铁胎功不可没。如《茶录》中提到的“建盏,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这保温蓄热的功能便是源于建盏独有的铁胎。除此之外,铁胎也是建盏区分于宋代当时其他窑口所产黑釉盏的一个重要特征,甚至有无铁胎不建盏的说法。
为什么建盏的胎被称为“铁胎”?铁胎为何如此重要,于建盏有何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揭秘一下:
一、何为铁胎
作为黑釉茶器的建盏,独特的窑变神秘莫测,而铁胎则是其最为重要的工艺。
建盏的胎体原料是水吉当地的特有的粘土所制,这种粘土的含铁量高达7%-10%,甚至为同时期其它窑口的数倍,亦远高于青瓷、白瓷原料的含铁量。
因胎体含铁量高,厚重如铁、褐黑如铁、坚硬如铁、叩声如铁的特征,故将建盏称作“铁胎”、“铁器”。
二、为什么铁胎如此必不可少?
建盏的胎被称为“铁胎”,是建盏独有的象征性标志之一,也是建盏区分于同期其他窑口所仿制生产黑釉盏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什么“铁胎”这个特征如此重要,可以从下面两点来分析。
1、形成美观多变的釉色斑纹
宋代斗茶的时兴使得黑釉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生产的建盏更是在一众茶器中脱颖而出,最为人称道。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
建盏应运而生,一时间同期的定窑、耀州窑、吉州窑、磁州窑、山西怀仁窑等,也都纷纷烧制各种黑釉瓷器。
比较出名的有吉州窑的黑釉叶纹盏、耀州窑黑釉花口盏、磁州窑的黑釉彩绘,其他如河北定窑、山西临汾、怀仁窑、四川广元窑等,都可以见到仿建盏风格的黑釉茶盏。北方磁州窑、耀州窑也曾仿制出具有琉璃光泽的银色窑变斑点,只能被称之为“北方天目”。
根据目前所出土的建盏碎片、残片、标本极少部分完整品来看,在宋代其他窑口所烧制出的黑釉茶盏大多都为纯黑釉,少数根据地方特色进行一些加工创新,但却极少能成功的模仿出兔毫、鹧鸪斑等一系列的建盏成品。
经过专家深入的成分比对研究,可以确定建盏坯体的含铁量是形成建盏釉色斑纹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盏制胎所使用的原料,是水吉当地所产、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达7%~10%),就连上色的釉料中也包含了众多的铁系元素。
正是建盏的胎土和釉料,含铁量都很高,所以在经过1300C°的高温烧制后,建盏黑色底釉上会浮现自然形成的铁系结晶斑,这些结晶釉在与氧的多元化反应过程中呈现不同形态和色彩,赋予了建盏釉面纹饰万千变化的可能性,这也是建盏区别于其他黑釉瓷器的最主要关键所在。
可以说没有铁胎参与结晶过程,就没有备受追捧的黑瓷建盏艺术的生成与辉煌,因此铁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铁胎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胎体如铁一般厚重,令建盏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
蔡襄在《茶录》中提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众所周知在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按照点茶法的要求,首先需要提前将茶盏放在火上烤热,将茶盏炙热后,用茶匙往盏中挑入所需量的茶末,然后以沸水和膏油调匀,调和成浓稠适度的膏状。这样茶末都能得到浸润,在往盏中注入沸水后,茶末也不会完全浮泛在水面上。烤过的茶盏需要有一定的厚度才能持续保温。要是胎薄,散热比较快,烤过也容易迅速冷却。茶盏过冷,茶末则无法悬浮。
而建盏的铁胎恰好能满足人们斗茶时候的需求——胎略微厚,茶盏烤热后长时间都不会冷却,是点茶时选择的最佳器具。
若是胎薄的青白瓷具,散热比较快,就无法满足茶事所需。茶录中还说,“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说明盏冷是点茶时很忌讳的,会导致无法顺利形成汤沫,喝起来自然口感也不好,达不到斗茶想要的效果。
所以关于这点蔡襄也特别强调,建安所造的兔毫黑釉盏够厚,保温效果好,是最适合点茶的。其他地方出产的茶盏,有的坯胎薄,有的颜色紫红,都比不上它。
此外,还有一种青白瓷的茶盏,点茶比赛的人一般不用它。后来我们根据出土的宋代建盏标本来看,建盏的盏壁普遍有80~85毫米以上,比同时期其他窑口的茶盏确实要厚出很多。
由此可见铁胎与建盏可谓是相辅相成的,铁胎对于建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新入门的盏友想入手正宗的建盏,就一定要注意铁胎的问题,学会如何识别和分辨建盏的铁胎,可以避受不良商家的忽悠。
您如果需要了解相关瓷器知识,或者关于建盏的任何问题,可以后台私 信笔者一起探讨,少走弯路,避免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