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知多少?小小拔罐中的大学问!
拔罐知多少?
『什么叫拔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 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
1.拔罐工具有哪些?
罐、酒精、打火机、棉球、止血钳(镊子)
抽气罐
2.常用器具
竹罐、陶瓷罐、玻璃罐、抽气罐
3.怎么拔?
燃烧、抽气或蒸汽形成负压→吸附皮肤→起罐
4.吸拔方法
①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法)
闪火法:
用止血钳或镊子等夹住95%乙醇棉球,一手握罐体, 罐口朝下, 将棉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摇晃数圈随即退出, 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临床最常用,适用于各个部位。
注意:蘸酒精宜少,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投火法:
将易燃软质纸片(卷)或 95%乙醇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 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此法罐内燃烧物易坠落烫伤皮肤。
多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
贴棉法:
将直径 1~ 2 cm 的 95%乙醇棉片贴于罐内壁, 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适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
架火法:
置瓶盖或面饼、中药饮片于应拔部位在其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吸拔于该部。
此法不易烫伤皮肤。
②(水煮法、蒸汽法)
水煮法:将竹罐放入水中或药液中煮沸 2~ 3 min, 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罐口朝下)夹起, 迅速用多层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 以吸去罐内的水液, 降低罐口温度(但保持罐内热气) , 趁热将罐拔于应拔部位, 然后轻按罐具30s 左右, 令其吸牢。
蒸汽法:将水或药液(勿超过壶嘴)在小水壶内煮沸, 至水蒸汽从壶嘴或套于壶嘴的皮管内大量喷出时, 将壶嘴或皮管插入罐内 2~ 3 min 后取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③抽气法
先将抽气罐紧扣在应拔部位, 用抽气筒将罐内的部分空气抽出, 使其吸拔于皮肤上。
5.拔罐法应用方法
拔罐法应用方法有:单罐法、多罐法、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针罐法:留针罐法、刺络罐法、药罐法。
呜呼~
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留罐法以及走罐法~
留罐法:
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
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等多钟疾病。
留罐时间视拔罐反应与体质而定。
肌肤反应明显、皮肤薄弱、老人、儿童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留罐中可提按、震颤、摇晃或旋转罐体,以增强刺激,提高疗效。
走罐法:
先于施罐部位涂上润滑剂(常用凡士林、医用甘油、液体 石蜡或润肤霜等) , 也可用温水或药液,同时还可将罐口涂上 油脂。用罐吸拔后,一手握住罐体,略用力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反复推拉,至走罐部位皮肤紫红为度, 推罐时应用力均匀, 以防止火罐漏气脱落。
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肌肉丰厚而平整部位如背部脊柱两旁、下肢、腰骶部、腹部、肩关节等处。
可用于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症等病症。
6.拔罐效应
治疗效应:吸拔部位片状紫红色瘀点、瘀块,或兼微热痛感,称罐斑或罐印,属正常反应,几日后消失。
病理反应:罐斑显水泡、水肿或水气状——湿盛、寒湿
罐斑色深紫——瘀血
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热毒瘀结
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虚寒
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风邪
罐斑或血泡色淡——虚证
7.起罐方法
起一般罐:一手握住罐体稍倾斜,另一手手指按住罐口边缘皮肤,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则罐自落。
起抽气罐:向罐内注入空气,罐具即脱。
启水(药)罐:应防止水(药)液漏出,若吸拔部位呈水平面,应先将拔罐部位调整为侧面后再启罐。
8.拔罐后处理
启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去小水珠。
小水泡:任其自行吸收,无需处理。
大水泡: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用消毒敷料覆盖。
出血:棉球拭净。
皮肤破损:常规消毒,用无菌敷料覆盖。
拔罐治疮痈:启罐后拭净脓血,常规处理疮口。
9.哪些情况适合拔罐?
等等......
10.拔罐的禁忌症
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接触性传染病。
急性外伤性骨折
精神分裂症、抽搐、不配合者
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静脉曲张部
瘰疬、疝气、活动性肺结核
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部
婴幼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