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明确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和二者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分)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2.示圆片图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3.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认识圆的特征(26分)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5.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2题。
三、布置作业(4分) 书P60第1-4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