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中介、调节效应——快来找ABC

(图源:pexels)

昨天,在我们的知识星球社群中有位老师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如下图:

有意思的点在于:最后老师问了一句话,如何让被挑选的变量的影响路径更有说服力?

这大概是很多老师有疑问的点。如何选择中介、调节效应的变量?或者说,这种类型的科研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思路?

首先,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我们之前也讲过关于这个主题的很多文章,大家可以先点击链接查看一下:

那么,今天就以《中国特殊教育》杂志(北核)上的一篇文献为例,给大家展示一下作者是如何做出科研设计思路的。文献是:[1]张效芳,杜秀芳.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01):67-72.

首先,从标题上来看,作者的重点研究问题(变量)是教养行为(标记为A)和学校适应(标记为B)。简化理解就是:作者要研究的是A对B的影响过程。

其次,我们再来看文献的前言部分。看一下作者是如何引出问题的。

#问题提出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适应状况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学校适应是学生在学校背景下,行为方式符合学校行为规范,与教师、同学保持良好关系,能以积极的身心状态投入学习,最终获得学业成功和人格完善的过程。(首先,介绍B。引出学校适应的概念和“学校适应”问题)

研究发现,不同的父母教养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梁军林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到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其研究发现差生组的儿童,父母多采用严厉惩罚的行为,优等生组的父母多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行为。(学校适应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姚春荣、李梅娟研究发现,儿童父亲文化程度高、家庭抚养方式科学合理,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高。董会芹、张文新的研究表明专制型父母教养下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放纵型父母教养下的儿童,如果父母对其暴力管制,他也会对同伴实施暴力;冷漠型父母教养下的儿童,缺少爱的灌溉和培养,容易出现暴力和犯罪行为。但以往研究仅仅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父母教养行为对学生学校适应某一方面的影响,对于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过程,即父母教养行为与学校适应的中介机制需进一步探查。(以上是A→B影响的文献列举,但是A如何影响B的过程不清楚,这是机制问题。)

根据以往的研究,学生学校适应受心理资本(标记为C)的影响(C影响B)。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等心理品质。Snyder等人研究发现希望水平高的学生,平时成绩优秀。同时,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又受父母的教养行为的影响(A影响C),如王春莉、廖凤林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行为对子女的乐观和消极情绪有显著影响,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越多,高中生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低,积极乐观情绪越多。父母投入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保护越多,高中生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积极乐观情绪越少。(该部分是寻找变量C的过程,这是最难的点。)

因此可以认为,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行为和学校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作出假设:A→C→B)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为开发学生的心理资本、提高学校适应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教育建议。(验证假设,提出研究目的)

以上是本文献完整的前言部分。不知道这样标记大家能否看的懂?看懂--掌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