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家最常用的招数解析——服从性测试!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秦纪三 第8卷
秦三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
【原文】
初,中丞相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
【译文】
当初,中丞相赵高想独操秦朝大权,但又担心群臣不服,于是便先进行试验,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啊。”二世笑道:“你错了吧?怎么把鹿叫作马?”即询问侍立左右的大臣们,群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以迎合赵高,有的则说是鹿。于是,赵高暗中借秦法陷害了那些明说是鹿的人。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错。
【解析】
这是非常有名的服从性测试。
什么是服从性测试?
简单来说,你抛出一个反常、有难度的事情,看别人对此反应。是顺从还是对对抗。从而判断对方在人格、心理、权力上,是否服从于你,并认同你对他的支配。以此来区分谁和你是一派的,谁不服你,谁你要优先收拾。
从用的角度来说,服从性测试就是一个环境中区分敌我、组织内部区分亲疏的工具。
赵高指鹿为马这场大秀,在历史上算是服从性测试的经典案例教程。接下来一点点分析这个服从性测试怎么回事、怎么用。
1.指鹿为马
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这是抛出了一个反常的问题,并且丢出了自己观点。显然,只要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东西就是鹿,怎么可能是马。
2.当场测试
问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
秦二世说这就是鹿,并且问了左右大臣。这里就要开始进行测试,进行站队了。
有人睁眼说瞎话,顺着赵高说这个鹿就是马,而有的人不说话,有的人说是鹿。
顺从的人自不必说。
沉默的人也好理解。
而说是鹿的人,你以为他们说了实话。其实重点不在于他们说了实话,而是在于他们并没有和赵高统一意见,简单来说说就,和赵高对着干。
3.处置对抗
高因陰中诸言鹿者以法。
对于这些说了实话的人,赵高并没立即处置他们。
因为,这场指鹿为马的意义在于知道谁是赵高的人,谁不是赵高的人。
现在知道了,以此来收拾他们站不住脚,只会让他们觉得赵高排除异己,甚至会促成他们抱团对抗。
所以,才会有“阴中”这两字,暗中以别的罪名来收拾他们。
这算是把敢于明面对抗自己人进行清除。
4.确立权威
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
处置完这些人之后,赵高的权威就真正的确立了起来。
因为敢和他对着干的人都死了,剩下的就是不敢说话的和顺从的,自然就是权势滔天。
【思考】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基于服从性测试下得出来的结果,往往会有这三个问题。
第一,别人是否真的内心服从你?
显然,服从性测试得出来的结果,并不都是真心服从你,更多是因为你势力强大怕你。
第二,别人的服从,是不是低调蛰伏等待机会?
这种先服从、蛰伏等待机会,然后捣蛋绝对是大概率。比如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让他养马就是服从性测试,越王勾践就做了。而且越王勾践后面还把吴国给灭了。
第三,这种表面的服从到底有什么用?
说这个问题前,作为实施服从性测试的人,他们自己知道不知道,这种结果靠不住?
我觉得应该是知道。但是知道为什么还要做如此。
那么答案就是,玩服从性测试的人,压根就没有想要让别人真心服从自己,只需要表面服从即可。
为什么这说,有三点:
其一,混淆视听。
服从性测试,大家都服从,没人有站出来反对,那么真想反对的人,想拉拢人组成联盟,那么他怎么知道谁是真反对?如果贸然拉拢,那么这些人会不会是间谍转头举报?
历史上有这样的案例,有人故意跳出来反对权臣,结果那些反对派把他拉进来,策划政变,结果这人掌握证据后立马跳反把黑材料送上,权臣趁机把这些人一锅端。
2.推行根本
服从性测试通过后,所有人都服从,这体现在明面上,没有人敢正面刚,其意志最起码能贯彻下去。
简而言之,对方是不是真心服从不重要,只要现在听话办事就行。因为从结果上来看已经符合搞服从性测试的人的利益要求。
另一方面,服从性测试实施后,可以在维持表面服从的情况下争取时间来拉拢真正有用的人。
如果不服人多,只会陷入到斗争中,而无法专心培植党羽。
3.造势
锦上添花者多,这是人性必然。
当服从性测试通过后,成为明面上权力最高者,所有人表面服从,绝大多数资源权力为其所用。
那么想要获取权力、资源的人就会向此人靠近,来巴结、奉承、依附。
这个时候,他可以壮大自己势力。
而这些人就会成为他派系,打上他的标签,成为他的党羽。最后逐渐替换掉嘴服心不服之人。
当然,服从性测试还有其他的东西,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权作交流。
职场中,这种服从性测试也很常见,套路也和上面差不多。
简单来说就是,领导安排你给一个事情,或难、或你不会、或你要加班,他就是想看你态度是不是服从听话,至于你能不能做好,其实他不是太在乎。
如何鉴别是不是服从性测试,以后的文章会解读,请大家继续关注。